李爱玉;张建文
以氯仿-甲醇-水(7:4:0.5)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为显色剂.413nm为扫描波长,测定了不同产地地黄中梓醇的含量.其中以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以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
作者:刘长河;李更生;黄迎新;王慧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生态环境是化学物质形成和变异的重要因素,药用生物中各活性成分的形成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生态除物种本身外,还包括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等因子,自然生态诸因子不是孤立的或者恒定的对生物起作用,而是构成一种连续变化的环境综合效应.药用生物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形成是这些自然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树玲;王志阳;安华;王晓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张自平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年近八旬,从医近60年,工作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擅长诊治脾胃疾病,尤善治慢性胃炎.本文就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裨益后学.
作者:李爱玉;张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单用地高辛片及参麦注射液配合地高辛片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的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证实: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地高辛片对心脏的毒性反应,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92.1%,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别(P<0.01).
作者:赵俊峰;杜爱芩;孙天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1995年元月以来,我们在名方五子衍宗丸基础上加味,配成生精助育丸口服,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献忠;余文清;马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子宫腔内粘连是由于宫壁粘连使宫腔部分或全部闭锁,或宫颈内口粘连而导致月经异常,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量过少、不孕、习惯性流产或产科并发症.本科以中药热敷为主.配合西药抗生素、孕酮治疗6例痊愈怀孕.
作者:孙阳;孙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应用二黄子洗液坐浴治疗外阴瘙痒症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淼;桑问;魏素丽;杨建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胸痹是指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为常用.笔者认为从脾胃论治胸痹,疗效更佳.
作者:朱淑梅;张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用注射血塞通加口服银可络片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并与注射脉络宁加口服月见草油胶丸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汉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医认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与肾虚有密切关系,其病理机制颇为复杂.本文通过对209例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血E2、睾酮、皮质醇、硷性磷酸酶、钙离子、无机磷及尿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拟对中医这一证型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探讨.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祁建生;葛继荣;汪碧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神经科常见的顽疾之一.至今原因未明,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1996~2000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
作者:蔡增强;杨华;夏章勇;杨霞峰;秦绍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痹证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引起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等症.痹证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又无特效根治办法的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痹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治疗痹证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注重掌握辨病位、辨寒热、辨气血的辨证方法.
作者:张忠民;褚安州;张秋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19岁~30岁10例,31~40岁20例,41~52例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或湿痰咳嗽或呕吐,苔白润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
作者:王金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自1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间,采用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医药有限公司中药二厂生产,批号:9905234)静滴治疗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腺炎等患者125例,其中有5例发生异常反应,现择其案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治疗以及改善中风病人的偏瘫,降低致残率,一直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传统治疗办法多为几组穴位针灸交替使用.近我们采用综合疗法(传统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重点在亚急性期采用不同药物注射分布在肌腱为主的穴位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汉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慢性肾炎是一组病因不同、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样的肾脏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终难免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并在长短不等的时间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作者:陈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伤寒论>成书后不久即遭散失,后又屡经编次,传写之讹、错简之误,必不能免.故古代医家强调看此类书当选精校善本,以免误入歧途,事倍功半.
作者:李华;王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供应视神经的动脉血液供应急性障碍,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造成的视神经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眼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自制活血利水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汪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伤筋是指人体某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到外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持续活动、经久积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所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取药酒推拿、配合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45例伤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参考了近年大黄、芒硝等中药炮制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1998~2000年间,以大黄芒硝为配伍,采用水浸渍后内服的通便方法解决骨折便秘的临床问题.通过临床研究,以大黄芒硝配比浸渍法治疗瘀滞热结型便秘病人,并作对比分析研究,证明其具有稳定性高、副作用小、简便等优点.
作者:林梓凌;辛少芳;全小明;潘静华;陆明媚;杨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