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注射致异常反应3例

张德付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病因学, 抽搐/副作用, 过敏性紫瘢/副作用
摘要:笔者自1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间,采用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医药有限公司中药二厂生产,批号:9905234)静滴治疗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腺炎等患者125例,其中有5例发生异常反应,现择其案例,报道如下: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4例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因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水肿、充血、痉挛及粘连并刺激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以臀部疼痛为主,并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的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笔者根据梨状肌的解剖特点,采用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张自平治疗慢性胃炎三法

    张自平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年近八旬,从医近60年,工作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擅长诊治脾胃疾病,尤善治慢性胃炎.本文就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裨益后学.

    作者:李爱玉;张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106例

    治疗以及改善中风病人的偏瘫,降低致残率,一直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传统治疗办法多为几组穴位针灸交替使用.近我们采用综合疗法(传统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重点在亚急性期采用不同药物注射分布在肌腱为主的穴位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汉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血利水汤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7例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供应视神经的动脉血液供应急性障碍,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造成的视神经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眼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自制活血利水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汪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2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疑难重症,根据中医理论和慢性肾衰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我们以中药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为主要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将近几年来收治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明;刘慧丽;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寒论》病愈征象探讨

    伤寒或其它疾病经过针药治疗,或自行经传,其转归大致有三:或向愈,或恶化,或者症无进退.如何能够根据一些征象,见微知著,正确判断治疗结果,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发于机先,正确制订下一步治疗方针的先决条件.对此,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一些诊断方法,本文试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提出的一些判断疾病向愈的征象,作一归纳探讨.

    作者:牛国顺;杨维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脑积水88例

    我们自1997~1999年间,应用针药结合治疗脑积水8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萍;张宏伟;于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精助育丸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70例

    自1995年元月以来,我们在名方五子衍宗丸基础上加味,配成生精助育丸口服,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献忠;余文清;马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

    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19岁~30岁10例,31~40岁20例,41~52例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或湿痰咳嗽或呕吐,苔白润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

    作者:王金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169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2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反复发作,每逢春季发病,夏季加重,秋冬渐缓,来年春季复发.我科从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8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姚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认为窦房结功能由大气所主,在气下陷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机基础,故临床治疗应以益气升阳举陷为着眼点.

    作者:姜燕;吴先奇;韩又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黄、芒硝配比煎浸口服法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研究

    我们参考了近年大黄、芒硝等中药炮制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1998~2000年间,以大黄芒硝为配伍,采用水浸渍后内服的通便方法解决骨折便秘的临床问题.通过临床研究,以大黄芒硝配比浸渍法治疗瘀滞热结型便秘病人,并作对比分析研究,证明其具有稳定性高、副作用小、简便等优点.

    作者:林梓凌;辛少芳;全小明;潘静华;陆明媚;杨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二黄子洗液坐浴治疗外阴瘙痒症25例

    我们应用二黄子洗液坐浴治疗外阴瘙痒症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淼;桑问;魏素丽;杨建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外搽治疗尖锐湿疣激光后复发45例

    目的:观察疣净搽液降低激光后尖锐湿疣复发率临床疗效.方法:用疣净搽液在患者于激光治疗后7天左右开始外搽.结果:尖锐湿疣激光后5个月内未见复发者32例,且HPV的PCR检测阴性,复发间隔期延长者21例.结论:疣净搽液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腐蚀消疣的功效及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的作用.

    作者:史新明;刘海杰;吴铁强;彭东洲;徐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局封配合手法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58例

    1997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对58例腰3横突综合征采用局封配合手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永军;高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泄泻八法辨治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其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严重地妨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中医理论总结概括辨证治疗泄泻的八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惠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苦木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

    中药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D.Don)Ben]为苦木科苦木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广东和广西等省.该药的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为抗菌消炎,祛湿解毒.

    作者:谷华;王梅;王志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然生态对药用生物的药效学影响

    生态环境是化学物质形成和变异的重要因素,药用生物中各活性成分的形成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生态除物种本身外,还包括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等因子,自然生态诸因子不是孤立的或者恒定的对生物起作用,而是构成一种连续变化的环境综合效应.药用生物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形成是这些自然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树玲;王志阳;安华;王晓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胸痹从脾胃论治

    胸痹是指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为常用.笔者认为从脾胃论治胸痹,疗效更佳.

    作者:朱淑梅;张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