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木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

谷华;王梅;王志阳

关键词:苦木/药效学, 解热, 降压
摘要:中药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D.Don)Ben]为苦木科苦木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广东和广西等省.该药的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为抗菌消炎,祛湿解毒.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鱼腥草制剂应用心得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腥草.味辛微温性凉毒,入肝肺两经,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C11H22O)、癸酰乙醛、月桂油、槲皮甙等,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要用于内热咳嗽、痰热咳嗽、肺脓疡、热淋、白浊等.主治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经提取制成的鱼腥草注射液,发挥了更好更快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临床各科.

    作者:吴燕;王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外搽治疗尖锐湿疣激光后复发45例

    目的:观察疣净搽液降低激光后尖锐湿疣复发率临床疗效.方法:用疣净搽液在患者于激光治疗后7天左右开始外搽.结果:尖锐湿疣激光后5个月内未见复发者32例,且HPV的PCR检测阴性,复发间隔期延长者21例.结论:疣净搽液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腐蚀消疣的功效及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的作用.

    作者:史新明;刘海杰;吴铁强;彭东洲;徐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2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反复发作,每逢春季发病,夏季加重,秋冬渐缓,来年春季复发.我科从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8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姚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

    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19岁~30岁10例,31~40岁20例,41~52例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或湿痰咳嗽或呕吐,苔白润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

    作者:王金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痹证的体会

    痹证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引起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等症.痹证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又无特效根治办法的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痹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治疗痹证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注重掌握辨病位、辨寒热、辨气血的辨证方法.

    作者:张忠民;褚安州;张秋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肾阳虚证型病理机制初步研究

    中医认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与肾虚有密切关系,其病理机制颇为复杂.本文通过对209例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血E2、睾酮、皮质醇、硷性磷酸酶、钙离子、无机磷及尿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拟对中医这一证型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探讨.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祁建生;葛继荣;汪碧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酒推拿法治疗伤筋45例

    伤筋是指人体某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到外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持续活动、经久积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所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取药酒推拿、配合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45例伤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苦木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

    中药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D.Don)Ben]为苦木科苦木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广东和广西等省.该药的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为抗菌消炎,祛湿解毒.

    作者:谷华;王梅;王志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并发脱疽

    糖尿病目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且易并发多种病症.许多学者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年来,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用中医传统理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辨证论治的基础,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并发脱疽取效满意.

    作者:王荣珠;陈长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医辨治小儿慢性肾炎蛋白尿七法

    慢性肾炎是一组病因不同、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样的肾脏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终难免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并在长短不等的时间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作者:陈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脑积水88例

    我们自1997~1999年间,应用针药结合治疗脑积水8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萍;张宏伟;于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三仁汤治疗腻苔的临床应用

    腻苔为湿浊内蕴的表现.湿邪属阴,性质重着粘腻.发病缓慢,缠绵难愈是其致病特点.湿邪侵犯人体,常因人体脏腑功能不同、素质差异等而转化.若湿从寒化,则苔多薄白滑而腻;湿从热化则多黄厚燥而腻.湿邪致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致病,多由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临床常见身重疼痛,头重如裹等症;内湿则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致,症状兼有胸闷脘痞,身困肢倦,脉湍缓等.诸症出现在暑湿雨季,为湿温初起,卫气同病,三焦被湿邪阻遏所致,属于湿病湿温范畴;病发于其他时令,则属内湿为之.但就病因而言,均系湿邪为病,笔者选用三仁汤治疗.

    作者:王玲玲;郑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张自平治疗慢性胃炎三法

    张自平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年近八旬,从医近60年,工作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擅长诊治脾胃疾病,尤善治慢性胃炎.本文就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裨益后学.

    作者:李爱玉;张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寒论》病愈征象探讨

    伤寒或其它疾病经过针药治疗,或自行经传,其转归大致有三:或向愈,或恶化,或者症无进退.如何能够根据一些征象,见微知著,正确判断治疗结果,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发于机先,正确制订下一步治疗方针的先决条件.对此,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一些诊断方法,本文试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提出的一些判断疾病向愈的征象,作一归纳探讨.

    作者:牛国顺;杨维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与地高辛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

    目的:通过单用地高辛片及参麦注射液配合地高辛片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的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证实: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地高辛片对心脏的毒性反应,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92.1%,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别(P<0.01).

    作者:赵俊峰;杜爱芩;孙天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169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黄、芒硝配比煎浸口服法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研究

    我们参考了近年大黄、芒硝等中药炮制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1998~2000年间,以大黄芒硝为配伍,采用水浸渍后内服的通便方法解决骨折便秘的临床问题.通过临床研究,以大黄芒硝配比浸渍法治疗瘀滞热结型便秘病人,并作对比分析研究,证明其具有稳定性高、副作用小、简便等优点.

    作者:林梓凌;辛少芳;全小明;潘静华;陆明媚;杨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定喘穴贴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SOD、MDA、NO和NOS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喘穴贴膏药治疗过敏性哮喘模型豚鼠的作用机理.方法:用10%卵蛋白液给豚鼠致敏,两周后再用1%的该溶液雾化吸入,以诱发豚鼠哮喘,连续诱发一周.测定血清SOD、MDA、NO和NOS指标.结果:定喘穴贴膏组能提高其血清SOD、NO和NOS,降低MDA,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喘穴贴膏治疗过敏性哮喘可能的作用机理与提高SOD活力,升高NOS、NO和降低MDA等有关.

    作者:刘幸平;许惠琴;狄留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益溃宁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采用白芨等纯中药制成益溃宁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并以快胃片治疗60例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魏霞;韩广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精助育丸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70例

    自1995年元月以来,我们在名方五子衍宗丸基础上加味,配成生精助育丸口服,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献忠;余文清;马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