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腥草制剂应用心得

吴燕;王梅

关键词:鱼腥草/治疗应用
摘要: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腥草.味辛微温性凉毒,入肝肺两经,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C11H22O)、癸酰乙醛、月桂油、槲皮甙等,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要用于内热咳嗽、痰热咳嗽、肺脓疡、热淋、白浊等.主治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经提取制成的鱼腥草注射液,发挥了更好更快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临床各科.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益溃宁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采用白芨等纯中药制成益溃宁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并以快胃片治疗60例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魏霞;韩广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消疣汤内服外洗治疗扁平疣50例

    扁平疣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的的扁平的丘疹.笔者临床用自制消疣汤治疗扁平疣50例,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群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张自平治疗慢性胃炎三法

    张自平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年近八旬,从医近60年,工作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擅长诊治脾胃疾病,尤善治慢性胃炎.本文就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裨益后学.

    作者:李爱玉;张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塞通、银可络合用治疗高脂血症81例

    近年来,我们用注射血塞通加口服银可络片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并与注射脉络宁加口服月见草油胶丸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汉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寒论》病愈征象探讨

    伤寒或其它疾病经过针药治疗,或自行经传,其转归大致有三:或向愈,或恶化,或者症无进退.如何能够根据一些征象,见微知著,正确判断治疗结果,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发于机先,正确制订下一步治疗方针的先决条件.对此,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一些诊断方法,本文试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提出的一些判断疾病向愈的征象,作一归纳探讨.

    作者:牛国顺;杨维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酒推拿法治疗伤筋45例

    伤筋是指人体某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到外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持续活动、经久积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所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取药酒推拿、配合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45例伤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

    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19岁~30岁10例,31~40岁20例,41~52例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或湿痰咳嗽或呕吐,苔白润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

    作者:王金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黄、芒硝配比煎浸口服法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研究

    我们参考了近年大黄、芒硝等中药炮制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1998~2000年间,以大黄芒硝为配伍,采用水浸渍后内服的通便方法解决骨折便秘的临床问题.通过临床研究,以大黄芒硝配比浸渍法治疗瘀滞热结型便秘病人,并作对比分析研究,证明其具有稳定性高、副作用小、简便等优点.

    作者:林梓凌;辛少芳;全小明;潘静华;陆明媚;杨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黄芪山甲汤治疗早期肝硬化66例

    近年来,随着肝炎发病率的上升,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发展到后期疗效较差,因此肝硬化治疗的关键时期是早期.

    作者:张义才;金鸿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苦木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

    中药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D.Don)Ben]为苦木科苦木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广东和广西等省.该药的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为抗菌消炎,祛湿解毒.

    作者:谷华;王梅;王志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鱼腥草制剂应用心得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腥草.味辛微温性凉毒,入肝肺两经,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C11H22O)、癸酰乙醛、月桂油、槲皮甙等,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要用于内热咳嗽、痰热咳嗽、肺脓疡、热淋、白浊等.主治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经提取制成的鱼腥草注射液,发挥了更好更快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临床各科.

    作者:吴燕;王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泌尿结石33例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自1983年至1998年,我们根据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论,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泌尿结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全仁;侯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肾阳虚证型病理机制初步研究

    中医认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与肾虚有密切关系,其病理机制颇为复杂.本文通过对209例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血E2、睾酮、皮质醇、硷性磷酸酶、钙离子、无机磷及尿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拟对中医这一证型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探讨.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祁建生;葛继荣;汪碧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9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神经科常见的顽疾之一.至今原因未明,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1996~2000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

    作者:蔡增强;杨华;夏章勇;杨霞峰;秦绍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脑积水88例

    我们自1997~1999年间,应用针药结合治疗脑积水8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萍;张宏伟;于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外搽治疗尖锐湿疣激光后复发45例

    目的:观察疣净搽液降低激光后尖锐湿疣复发率临床疗效.方法:用疣净搽液在患者于激光治疗后7天左右开始外搽.结果:尖锐湿疣激光后5个月内未见复发者32例,且HPV的PCR检测阴性,复发间隔期延长者21例.结论:疣净搽液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腐蚀消疣的功效及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的作用.

    作者:史新明;刘海杰;吴铁强;彭东洲;徐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成药治疗进展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增高趋势,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中医中成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确切,本文就中成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思进;崔雪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味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代谢影响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绝经5年之内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服加味丸和碳酸钙-维生素D,疗程均为6个月.在服药前后分别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和比较,即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钙素(BGP)的含量、空腹尿钙/肌酐(U-Ca/Cr)和尿羟脯氨酸/肌酐(U-Hop/Cr)的比值.结果:服加味丸后,治疗组血清TRAP的含量、U-Ca/Cr和U-Hop/Cr的比值较用药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S-Ca、S-P、ALP和BGP的含量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服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味丸能够影响绝经后妇女的骨质代谢,其机理与其能降低骨的吸收而不改变骨的形成有关.

    作者:陈平;姜玉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医辨治小儿慢性肾炎蛋白尿七法

    慢性肾炎是一组病因不同、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样的肾脏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终难免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并在长短不等的时间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作者:陈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三仁汤治疗腻苔的临床应用

    腻苔为湿浊内蕴的表现.湿邪属阴,性质重着粘腻.发病缓慢,缠绵难愈是其致病特点.湿邪侵犯人体,常因人体脏腑功能不同、素质差异等而转化.若湿从寒化,则苔多薄白滑而腻;湿从热化则多黄厚燥而腻.湿邪致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致病,多由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临床常见身重疼痛,头重如裹等症;内湿则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致,症状兼有胸闷脘痞,身困肢倦,脉湍缓等.诸症出现在暑湿雨季,为湿温初起,卫气同病,三焦被湿邪阻遏所致,属于湿病湿温范畴;病发于其他时令,则属内湿为之.但就病因而言,均系湿邪为病,笔者选用三仁汤治疗.

    作者:王玲玲;郑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