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不育者精液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刘艳波;左一鹏

关键词:男性不育, 精液, 支原体检测,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原核微生物,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治疗方案, 试验分析, 生长繁殖, 人工培养, 多种疾病, 细菌, 病因, 病毒, 报告
摘要: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在人工培养上生长繁殖的小原核微生物,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多种疾病有关,为了探讨男性不育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检测了120名不育者精液中的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并对UU和MH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带器妊娠超声观测及原因分析

    B型超声适时观测带器妊娠,准确方便、快捷、可重复检查,并能指导临床宫腔操作.收集分析我院1989年2月至2002年10月带器妊娠88例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为临床诊断、预防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作者:李韬;赵冬梅;聂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停搏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ECC)和心脏停搏下,行法洛四联症(TDF)根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主动脉阻断后于其根部插针顺行灌注4℃停搏液,试验组灌注CP停搏液(在单纯冷晶体高钾停搏液中加入CP,浓度为10 mmol/L),对照组灌注单纯冷晶体高钾停搏液.2组患儿分别于ECC前、主动脉阻断(ACC)30 min后,术后2、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血清心肌酶(CK-MB、cTnI)的浓度;分别记录,临床观察指标(心脏诱导停搏时间,自动复跳时间,自动复跳率,术后呼吸机维持时间、ECC停止及术后24 h多巴胺、盐酸肾上腺素用量和使用率).结果 试验组在各临床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清心肌酶均于ACC 30min后开始上升,并于术后24 h达高峰,与ECC前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2组间比较,试验组在ACC 30 min后各时点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含CP的冷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的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关键词l磷酸肌酸钠;冷晶体停搏液;心内直视术;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

    作者:刘东璐;吴伯娟;陶仁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腰椎骨折手术的体会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由于其麻醉起效迅速,作用完善,操作简单,平面可控性强和易于术后镇痛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旨在观察CSEA用于腰椎骨折手术的优越性.

    作者:刘平水;康书峰;赵华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前房内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前房内麻醉技术在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84例(90眼)各种类型白内障随机分为2组,每组45只眼,分别在前房内麻醉下及传统的球后麻醉下实施乳化白内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麻醉效果分为3级;Ⅰ级:无疼痛;Ⅱ级:轻微疼;Ⅲ级:疼痛;2组术中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内麻醉技术在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行的,是超声乳化手术麻醉值得探索的新方法 .

    作者:陈玮;高宁;翟付敏;曹桂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脓肿的螺旋CT分析

    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疾患,大部分病例经I临床或超声检查可以确诊,但不典型肝脓肿易与肿瘤混淆,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肝脓肿83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CT表现的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朱会敏;张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急诊常见疾病,近年来虽然骨折治疗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伤情的多样性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对于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再加上骨折复位不良等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1].本文对2003年8月至2006年10月间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股骨粗隆问骨折103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由内固定选择及应用因素所导致并发症的原因.

    作者:乔云峰;白广启;赵新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精索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

    精索静脉曲张(VC)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约占男性人群的10%~15%,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男性原发不育患者中约占75%~80%,居男性不育病因的首位[1,2].过去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及触诊诊断(缺乏准确客观的指标)或选择性静脉造影及逆行精索内静脉造影.现在彩超检查已逐步替代了传统方法,成为VC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以往诸研究主要观察精索静脉内径(D)及Valsalva试验的返流时间,本研究将内径(D)与血流速度(V)相结合,观察V/D在VC中的变化,从而揭示其对VC的诊断意义.

    作者:赵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链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8例

    本文分析2000~2005年我科收治的8例结核性膜炎伴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抽液胸膜腔内注射链霉素,抑制胸水产生,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白传明;张楠;张玉辉;宋书田;黄如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任丘市学龄前儿童血铅、锌、钙、铁水平的测定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发展,环境中的铅污染日趋严重,空气、土壤、水、食物、汽车尾气、油漆以及油漆玩具、学生用品(钱币、彩笔)生活用具(水壶、陶瓷炊具、化妆品等)均含有铅.了解任丘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锌、钙、铁水平.我院对任丘市区1 980例3~6岁的儿童进行末梢血血铅、锌、钙、铁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瑞茶;丁玉柱;韩清河;王二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奈瑟氏菌科,是一群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常存在于人的皮肤,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近年来认为,不动杆菌可能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脑膜炎,中耳炎的主要致病因子[1,2].在临床标本中不动杆菌属以鲍曼不动杆菌分离频度高,且致病性强.该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ICU的患者威胁很大.

    作者:任天红;刘景武;王国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因扁桃体炎及肿大、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低氧血症,甚至气道狭窄而影响呼吸,常需行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本文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强瑞华;唐显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贲门恶性黑色素瘤1例

    患者,男,65岁,主因吞咽困难2月余,来我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良好,体表躯干四肢未见色素斑块结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无肿大.上消化道钡餐示食道下端、贲门处不规则充盈缺损,管壁僵硬呈偏心性狭窄,长度约2.5 cm(图1).诊断为贲门癌.胃镜检查:于贲门处见1.5 cm×2 cm息肉状软组织肿物,表面粗糙不平、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诊断:贲门部息肉恶变.取活检3小块组织,病理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袁鲁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延迟感染

    目的 探讨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延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对12例TKA后延迟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室检查平均血沉53.2mm/h,平均C反应蛋白(CRP)35.3 mm/L.术前行<'99mm>锝扫描,感染关节均有核素浓聚.细菌培养阳性2例,阴性10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旷置和二期翻修的手术方法 .旷置期监测血沉和CRP,二次翻修术前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结果 术后6周内血沉和CRP均降至正常11例,再次行关节内清创1例,终将旷置骨水泥垫取出后伤口愈合.平均随访30.8个月,12例感染均未复发.KSS评分平均提高47分(P<0.01).结论一期手术清创、血沉和CRP监测及适当的二期翻修时机是成功控制TKA后延迟感染的关键,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成;白玉明;刘颖;王怀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动脉PI、RI与卵巢功能变化的关系

    目的 了解女性在排卵周期中卵巢动脉血流的变化和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不孕症患者排卵周期中卵巢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值的变化进行监测,同时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结果 随着卵泡发育卵巢动脉舒张期血流越来越丰富,PI、RI值下降,PI、RI值特征性改变和卵巢新生血管增加,血管阻力下降有关.结论测量卵巢动脉PI、RI值在为不孕症患者准确预测排卵,指导妊娠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莉;亓蓉;梁莹;孙梅;孟繁玉;吴炜;罗红;张瑞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领域中常见、复杂、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3%,发病急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防止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2006~2007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5 093名产妇做了阴道出血量的统计,产后2 h内阴道出血超过程400 ml的59例,根据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氧化应激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氧化应激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异氟烷组(Ⅰ组)和异丙酚组(P组).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琥珀酰胆碱静脉诱导后,Ⅰ组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P组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即刻(T<,0>)及气腹解除后5 min(T<,1>)检测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T<,0>及术后24 h(T<,2>)检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 2组各有20例患者完成试验.与T<,0>比较,2组患者T<,1>时MDA升高,SOD、T-AOC均下降;与Ⅰ组比较,P组,T<,1>时MDA降低,SOD、T-AOC均升高.与T<,0>比较,2组患者T<,2>时CK-MB、cTnI含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C术中输注一定浓度的异丙酚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LC不会造成心肌损伤.

    作者:朱喜春;霍树平;刘晶晶;赵砚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表面重建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扫描后应用表面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后同时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结合SSD、MPR图像进行多方位观察,并将其分为爆裂骨折、直接骨折和复合型骨折.结果 84例患者中爆裂骨折64例,直接骨折7例,混合型骨折13例.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SSD、MPR重建对于判断眼眶骨折的类型、损伤的程度及范围,邻近骨骼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玉芳;张淑倩;刘蓉辉;贾秀川;王连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种方法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疗效评价

    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临床广泛开展了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我院常采用氨甲蝶呤(MTX)肌内注射+口服米非司酮、MTX药物灌注栓塞、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妊娠组织取出术3种保守方法,均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兰;高淑凤;陈梦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早博的中药治疗

    室性早博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在临床上常用化学药物来治疗,但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有毒副反应.为此选择并观察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博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其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杜荣品;谷剑;陈淑霞;王立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1];但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并非少见.作者对本院66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586例中老年乳腺癌作为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尤江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