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治疗现状

赵巍;郑锦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摘要: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总结中医对该病治疗的现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治疗现状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总结中医对该病治疗的现状.

    作者:赵巍;郑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分析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该学科教学的策略:即合理安排中西医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加强学生临床实习与病案讨论;注重教学效果反馈,促进学科建设.

    作者:钱义明;钱风华;张微微;赵雷;夏一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研究推拿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肌肉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手法组和牵引组,每组30例.手法组患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牵引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前后腰部软组织张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法组和牵引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手法组患者的患侧和健侧软组织张力位移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而牵引组患者的患侧和健侧软组织张力位移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软组织张力,而牵引治疗对患者的软组织张力无改善甚至加重其减退.

    作者:顾非;黄湧;房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对外教育短期进修生临床教学管理体会与思考

    中医药对外教育短期进修发展越来越快,其在学生构成、学习需求等多方面也愈显复杂,同时对教学基地、带教老师等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基地建设,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患者与留学生之间沟通协调等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中医药国际化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鉏桂祥;乔静华;应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电针对肾虚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肾虚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和药物组(22例).针刺组采用电针治疗,药物组口服舍尼亭,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有效膀胱容量(Vv)、大尿流率( Qmax)、平均尿流率(Qave)、尿流时间(FT)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v、Qmax、Qave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Vv方面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肾虚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

    作者:侯文光;邢曼;哈力甫;张丽;尹平;褚桂克;魏清琳;范松梁;陈跃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张介宾“形而上”的理论气质对中医学术发展之意义

    张介宾“形而上”的医学理论气质促进了中医理论核心价值的发展,并进一步塑造了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指出用以形态学为基础的还原论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术并不可取.

    作者:尚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模拟推拿对离体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目的:观察力学刺激对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以探讨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变频气体驱动控制仪模拟推拿手法刺激,对离体培养的肥大细胞给以不同时间的机械力刺激,观察肥大细胞组胺释放量的变化.结果:离体肥大细胞不受任何刺激时也稳定地释放组胺;随着对肥大细胞模拟推拿刺激时间的延长,组胺的释放量逐渐增加,至10 min时组胺释放量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可促进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严峻;刘丹;王莉新;魏建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消膏转浊方对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膏转浊方对高脂饲养的肥胖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膏转浊组、罗格列酮组及饮食控制组.正常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余组的大鼠饲以高脂饲料.8周后,正常组饮食同前;模型组继续高脂喂养;消膏转浊组及罗格列酮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饮食控制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肝匀浆中FFA、MDA、SOD的含量,检测肝细胞色素P4502E1的蛋白表达,以及肝脏CYP2El、胰岛素受体(Ins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膏转浊组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匀浆中的FFA、MDA含量(P<0.01),同时提高SOD活性(P<0.01);消膏转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均能够显著提高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GIR(P <0.01);消膏转浊组肝细胞中CYP2E1染色阳性的细胞面积和MOD值、CYP2E1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消膏转浊组与罗格列酮组InsR mRNA、IRS-2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以引起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消膏转浊方可减少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以保护肝脏;同时消膏转浊方通讨增加肝脏组织InsR以及IRS-2的表达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董柳;陈良;甄仲;李敏;赵昱;段军;潘琳;仝小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葛根素双相动态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中葛根素的佳双相动态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提取率为主要指标,出膏率为次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查硫酸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葛根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的佳提取工艺为浓度2.0%的硫酸,12倍量溶剂,100℃,提取2次,提取时间1.5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便于质量控制和工业化生产.

    作者:薛明;胡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学影像学》PBL教学在中医院校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

    在《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阶段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并通过考试成绩及同卷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知识面的扩大、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田芳;周自明;鲍虹;周蕾;陈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秦亮甫教授辨治痛风经验撷英

    秦亮甫教授认为痛风多由湿浊瘀阻,流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非一般风邪所为;治疗当以益肾健脾、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祛痰,同时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提倡分期辨治.

    作者:何东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推拿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力学的影响.方法:37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共10次;另选取37例无颈椎病人群作对照(正常组).应用等速运动测试仪测定两组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较正常人群低(P<0.01);经推拿治疗后,治疗组的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推拿治疗可通过改善颈部肌群的协调性以治疗颈型颈椎病.

    作者:竺融;沈国权;张喜林;吴耀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于《医心方》研究论现行教材五脏病机遗缺内容

    基于《医心方》五脏病机研究结果,探讨现行中医教材中心脏受邪、脾气实、肺阳虚损、肝阳气虚、肾有实证等五脏病机忽略或遗缺的内容,以翼进一步充实中医病机理论,并使之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于凌;李其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从验案解说-贯煎的应用

    详细分析一贯煎验案38则,总结出“以案证方”这一研究方法,据此可更好地掌握古方的适用范围、应用指征和灵活化裁的心法,从而达到促进中医经典方推广应用的目的.

    作者:梁慧凤;陶御风;朱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朱砂灌胃给药后汞在孕大鼠脏器内的分布和排泄途径研究

    目的:探讨朱砂口服后汞在孕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排泄途径.方法:结合生殖毒性Ⅱ段试验,雌性SD大鼠交配后随机分成朱砂悬液高(1 000 mg/kg)、中(300 mg/kg)、低(10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0.5% CMC-Na)4组,妊娠第6天至第15天每天1次,连续灌胃10 d,于妊娠第20天处死.取孕大鼠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子宫)和全血、胎盘、胎仔、尿液,每组10只,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取不同时间的粪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汞含量,分析汞在各脏器的分布情况以及排泄途径.结果:在测定的各脏器中,心、肝、肾和子宫组织内汞含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脑、肺、胎盘和胎仔组织内各剂量组的汞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第2天粪便中就出现大量汞,日排泄量折合成Hgs约占摄入量的38.2%~ 50.4%;而给药第10天日排泄量上升到72.2%~86.6%;停药第4天粪便中HgS排泄量急剧下降.尿液中排泄的汞极其微量,并有剂量依赖性,停药第4天排泄量仍在较高水平.结论:①汞在不同脏器内蓄积与给药剂量有关,其中以肾、肺、子宫、肝内汞含量较高;②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在阻止汞进入脑内和胎儿内上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应谨慎评价;③口服朱砂主要经肠道排泄,而组织内蓄积汞的排泄可能经肾脏排泄.

    作者:汤家铭;米金霞;吴文斌;谷颖敏;李咏梅;夏晶;张甦;曹帅;季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刀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颈部疼痛评分及斜方肌张力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肩颈部疼痛以及斜方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刀组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通过改善斜方肌肌张力、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张琥;陆世昌;张明才;郑昱新;詹红生;匡勇;刘印文;卢伟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学》见习教学改革的临床实践

    非针灸专业本科《针灸学》课程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操作时间短等不足,而医师执业技能考试中大大增加了针灸内容的比例.为提高学生临床技能,采用调整见习时间、小班化教学、开展多元化见习考核等方法进行见习教学改革.问卷调查与学生实习表现均显示见习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作者:傅勤慧;裴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年来PBL教学法在《临床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利于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选修《临床病原生物学》的本科生122人进行调查,评价PBL教学效果,并探讨其对当代教学体系的影响.结果:80%以上的学生表示PBL教学法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有明显帮助,其效果明显优于LBL教学法.但PBL教学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中医药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适合所有课程,即使同一门课程也不是所有章节都适合.结论:PBL教学法基本适合于《临床病原生物学》各论的教学,对该教学法的推广应根据中医药院校课程的需要,同时兼顾教学成本,统筹安排.

    作者:李玉虎;程国强;杨秋美;姚红英;蒋美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征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养阴方(YQYYF)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疗程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 FINS)、空腹C肽(C-P)、餐后2hC肽(2h C-P)、胰岛细胞功能相关指标(HOMA-IR、HOMA-B)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P、2h 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水平及HOMA-IR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C-P、2h 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琚婉君;杨宏杰;吴家胜;张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试论中医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基于家庭医生服务责任制模式下,通过从个体化的诊疗方式、“治未病”思想及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与中医特色疗法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中医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认为中医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宏长;浦斌红;潘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