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仪
目的:探讨清下解胰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A组、治疗A组、模型B组、治疗B组;通过经典胆胰管逆行注射法并改良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肉眼大体观察各组大鼠术后表现及死亡情况,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损害的改变,检测血清淀粉酶及TNF-α、IL-6、IL-10水平,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损害显示,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较模型A组、模型B组显著减轻(P<0.01).模型A组、治疗A组与对照组相比,淀粉酶及TN F-α、IL-6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A组较模型A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B组较模型A组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而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B组较模型B组淀粉酶及TNF-α、IL-6水平均降低,其中TNF-α、IL-6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A组、治疗A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A组和模型B组较模型A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B组较模型B组显著升高(P<0.01).经相关性分析,淀粉酶水平与病理损害无相关;各组TNF-α、IL-6的变化情况一致,呈正相关,且与病理损害呈正相关;IL-10与病理损害和TNF-α无相关.结论:清下解胰方可能通过降低TNF-α与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维持高水平的动态网络平衡,阻断“瀑布样级联反应”而起到减轻胰腺损伤的作用.
作者:周秉舵;朱生樑;王晓素;方盛泉;王宏伟;孔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详细分析一贯煎验案38则,总结出“以案证方”这一研究方法,据此可更好地掌握古方的适用范围、应用指征和灵活化裁的心法,从而达到促进中医经典方推广应用的目的.
作者:梁慧凤;陶御风;朱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力学刺激对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以探讨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变频气体驱动控制仪模拟推拿手法刺激,对离体培养的肥大细胞给以不同时间的机械力刺激,观察肥大细胞组胺释放量的变化.结果:离体肥大细胞不受任何刺激时也稳定地释放组胺;随着对肥大细胞模拟推拿刺激时间的延长,组胺的释放量逐渐增加,至10 min时组胺释放量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可促进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严峻;刘丹;王莉新;魏建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阶段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并通过考试成绩及同卷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知识面的扩大、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田芳;周自明;鲍虹;周蕾;陈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非针灸专业本科《针灸学》课程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操作时间短等不足,而医师执业技能考试中大大增加了针灸内容的比例.为提高学生临床技能,采用调整见习时间、小班化教学、开展多元化见习考核等方法进行见习教学改革.问卷调查与学生实习表现均显示见习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作者:傅勤慧;裴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肾虚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和药物组(22例).针刺组采用电针治疗,药物组口服舍尼亭,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有效膀胱容量(Vv)、大尿流率( Qmax)、平均尿流率(Qave)、尿流时间(FT)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v、Qmax、Qave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Vv方面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肾虚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
作者:侯文光;邢曼;哈力甫;张丽;尹平;褚桂克;魏清琳;范松梁;陈跃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力学的影响.方法:37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共10次;另选取37例无颈椎病人群作对照(正常组).应用等速运动测试仪测定两组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较正常人群低(P<0.01);经推拿治疗后,治疗组的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推拿治疗可通过改善颈部肌群的协调性以治疗颈型颈椎病.
作者:竺融;沈国权;张喜林;吴耀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接受中医药干预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中医药干预持续3个月及以上的老年(年龄≥65岁)晚期(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病理、临床分期、合并症、治疗方法、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等预后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10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1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6%、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性别(P =0.035)、临床分期(P =0.029)、合并症(P=0.000)、治疗方法(P =0.018)、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P=0.000)相关;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P=0.000)、治疗方法(P=0.005)、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P=0.00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合并症是增加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后因素,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及长时间的中医药干预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刘苓霜;姜怡;沈丽萍;韩植芬;范怡蕾;李和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葛根中葛根素的佳双相动态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提取率为主要指标,出膏率为次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查硫酸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葛根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的佳提取工艺为浓度2.0%的硫酸,12倍量溶剂,100℃,提取2次,提取时间1.5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便于质量控制和工业化生产.
作者:薛明;胡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药对外教育短期进修发展越来越快,其在学生构成、学习需求等多方面也愈显复杂,同时对教学基地、带教老师等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基地建设,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患者与留学生之间沟通协调等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中医药国际化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鉏桂祥;乔静华;应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心饮预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的影响,为舒心饮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心饮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灌胃蒸馏水,舒心饮组灌胃2.43 g/kg生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灌胃1 mg/kg.用药5周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观察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酸(CPK)及乳酸脱氢酶(LDH)浓度,RT-PCR检测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as mRNA,Western blot检测心肌Fas、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评价舒心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舒心饮可明显降低血CPK、LDH浓度,下调TNF-α、Fas转录水平及Fas、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舒心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下调死亡途径的受体和配体从而拮抗心肌组织的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励冬斐;孙鑫;胡丹丹;孙勇;章怡祎;梁知;陈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颈部疼痛评分及斜方肌张力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肩颈部疼痛以及斜方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刀组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通过改善斜方肌肌张力、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张琥;陆世昌;张明才;郑昱新;詹红生;匡勇;刘印文;卢伟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治中焦如衡”是治疗脾胃病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结合临床实践,对“治中焦如衡”的学术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虚实兼顾、寒热适宜、升降并调、刚柔相济几个方面,对“治中焦如衡”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说明和举例.
作者:蔡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秦亮甫教授认为痛风多由湿浊瘀阻,流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非一般风邪所为;治疗当以益肾健脾、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祛痰,同时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提倡分期辨治.
作者:何东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基于家庭医生服务责任制模式下,通过从个体化的诊疗方式、“治未病”思想及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与中医特色疗法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中医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认为中医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宏长;浦斌红;潘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养阴方(YQYYF)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疗程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 FINS)、空腹C肽(C-P)、餐后2hC肽(2h C-P)、胰岛细胞功能相关指标(HOMA-IR、HOMA-B)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P、2h 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水平及HOMA-IR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C-P、2h 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琚婉君;杨宏杰;吴家胜;张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总结中医对该病治疗的现状.
作者:赵巍;郑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痰补肾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月经改善情况及体重指数、腰臀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亦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较化痰补肾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倩;陈锦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膏转浊方对高脂饲养的肥胖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膏转浊组、罗格列酮组及饮食控制组.正常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余组的大鼠饲以高脂饲料.8周后,正常组饮食同前;模型组继续高脂喂养;消膏转浊组及罗格列酮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饮食控制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肝匀浆中FFA、MDA、SOD的含量,检测肝细胞色素P4502E1的蛋白表达,以及肝脏CYP2El、胰岛素受体(Ins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膏转浊组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匀浆中的FFA、MDA含量(P<0.01),同时提高SOD活性(P<0.01);消膏转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均能够显著提高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GIR(P <0.01);消膏转浊组肝细胞中CYP2E1染色阳性的细胞面积和MOD值、CYP2E1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消膏转浊组与罗格列酮组InsR mRNA、IRS-2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以引起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消膏转浊方可减少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以保护肝脏;同时消膏转浊方通讨增加肝脏组织InsR以及IRS-2的表达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董柳;陈良;甄仲;李敏;赵昱;段军;潘琳;仝小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客观评价线管分期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形成技术规范和推广应用方案.方法:将来自4个研究中心的180例复杂性肛瘘(高位和低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采用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进行病例分布和基线资料的比较,采用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治疗组中,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高位旷置加线管分期引流术,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线管分期引流术;对照组中,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术,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住院费用,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结果:纳入的180例患者,终有效179例,剔除1例.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生存质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管分期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曹永清;郭修田;王琛;张强;梁宏涛;应光耀;沈德海;唐一多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