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溶栓治疗

马春华;张中秋;郧立杰

关键词:治疗急性脑梗死, 介入溶栓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 组织缺血, 组织坏死, 中老年人, 致残率, 血管闭塞,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溶解过程, 临床症状, 直接用, 再通率, 溶栓剂, 脑血流, 经动脉, 高浓度, 障碍, 血栓
摘要:脑梗死是由于脑局部供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急性脑梗死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病的50%~70%,是中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可以使高浓度的溶栓剂直接用于血栓,加速溶解过程,缩短血管闭塞到再通时间、提高再通率,脑血流的恢复使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以来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3例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巨大血管平滑肌瘤1例

    患者,39岁.主因腹胀、腹部渐进性增大半年入院.病史中无月经改变、无恶心、呕吐、呕血及黑便,无恶液质及贫血症状,无呼吸系统症状.近3个月出现尿频,无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就诊于我院.B超示盆腔巨大实性肿物,考虑来自卵巢.门诊以巨大盆腔肿物收入院.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81例护理体会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多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以往外科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手术并发症多.介入性治疗PDA具有疗效可靠,操作方法安全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并适用于手术结扎后再通者.现将我院采用国产(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81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屿;高义双;宋立娜;管霄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治疗

    急性白血病(AL)按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可分为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或非淋巴系白血病(AML、ANLL)两大类;按病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继发于慢性白血病急变、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转化和治疗相关性(放疗、药物)所致,均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作者:林凤茹;张静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方甘草甜素对结石性阻塞性黄疸术后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甜素对胆总管结石导致阻塞性黄疸术后肝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观察组)胆总管结石导致阻塞性黄疸术后第1~12天在应用复方甘草甜素后胆汁引流量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对照组应用肝得健.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胆汁引流量较对照组提前3~4 d达到稳定,胆汁颜色深.术后5~7 d开始,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P<0.05).结论 复方甘草甜素对胆石性阻塞性黄疸术后黄疸提前减退和肝功能尽早恢复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韩洁;韩玲梓;尹晖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品行障碍原因分析与相应干预措施

    品行障碍是儿童少年期出现的反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是精神常见病之一,但这方面的报道少见,现将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树旺;秦爱粉;高明秀;唐鹏举;田晓馨;朱宏日;蔡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干眼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红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加拿大所有验光诊所各30例连续非选择病人的问卷调查表明28.7%的病人有干眼症状.日本8个眼科中心2 127例连续门诊新病人的检查结果,患干眼(泪膜和眼表都异常)有359例(17%),美国65岁以上老人,15%的病人有干眼症状,干眼病人超过5000万.我国虽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单纯从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数量会更多.

    作者:宋秀君;庞润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早期观察及内固定手术的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工业的迅速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骨盆骨折多系高能量复合损伤,容易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8例,效果良好,现就骨盆骨折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食管癌1例

    患者,女性,39岁.主因头晕半年,皮肤出血点20 d于2005年6月3日第一次住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

    作者:赵松颖;化罗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Noonan综合征伴反复中耳炎与角膜溃疡1例

    患儿,女,14岁.主因右眼畏光,视物模糊10余天入院.患儿孕38周顺产,出生体重3 100 g,生后哭声响亮、无窒息,父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庭史.追问病史,患儿生后2个月始即反复中耳炎、角膜炎及口腔溃疡,每次经抗感染好转,7岁体格及智力发育停滞,伴有视力、听力下降,间断反复吸呼道感染.

    作者:许冠英;张国平;骆金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方双黄溶液对Ⅲ度烧伤大鼠免疫调节及肠粘膜局部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双黄溶液对重度烧伤后大鼠免疫调节功能及肠粘膜局部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烫伤、自由进食水;烧伤组:烧伤前1 h胃饲1 ml生理盐水,烧伤后6 h第2次胃饲,4次/d;烧伤胃饲大黄组、烧伤胃饲双黄组在同等时间胃饲等量大黄溶液、复方双黄溶液.测定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肠粘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含量.结果 复方双黄溶液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肠粘膜分泌SlgA的量明显高于烧伤对照组及烧伤胃饲大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双黄溶液可调节严重烧伤大鼠机体免疫及保护肠粘膜局部免疫屏障功能.

    作者:段九梅;仇树林;张培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内酯和氯沙坦及二者合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内酯和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与AMI组(n=48).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大鼠模型.再将术后72 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AMI组、AMI+螺内酯组(S组)、AMI+氯沙坦组(L组)、AMI+螺内酯+氯沙坦组(SL组),用氯胺T法观察梗死区与梗死周围非梗死区的胶原含量,观察各组梗死周围非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利用逆转录-PCR技术的方法,观察AMI早期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的表达.结果 组间梗死区与梗死周围区胶原含量差异并无显著性;AMI用药组梗死周围区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AMI组;螺内酯和氯沙坦及2者合用组在心肌梗死后2周时MMP-13mP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螺内酯和氯沙坦及2者合用并不延缓心肌梗死后早期组织修复.

    作者:刘焱;周晓东;刘刚;刘超;籍振国;刘坤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致多脏器损害的超声所见及临床观察

    砷化氢中毒主要是职业性中毒,具有强烈的溶血毒性,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发生急性中毒,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或衰竭并可合并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我院于2005年6月收治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云;李莉;殷春霞;蔡振奇;甄景琴;朱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实体肿瘤的发展依赖于血管的形成[1],新生血管是肿瘤快速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并为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提供了直接的途径.近发现,肿瘤细胞不仅分泌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同时还能表达VEGF受体,VEGF能直接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2].目前,已知有多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参与了血管形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为关键的刺激因子.现就近年来有关VEGF/VEGF受体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利社;耿惠杰;孙春荣;贾七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对氧磷酯酶1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血清PON1活性.结果 单纯2型糖尿病组PON1活性为(152±67)IU/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224±89)IU/L,P<0.01],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组PON1活性为(110±46)IU/L,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PON1活性在单纯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脑血管病变患者中均显著降低,提示PON1活性的降低参与了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尚可;孙亚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根性神经痛治疗的再认识

    根性神经痛在临床疼痛中占了很大比例,如根性的颈丛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神经痉挛等,治疗时既可阻滞神经根也可阻滞神经干[1].然而有些疾病只能阻滞神经干,却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卧林;康西忠;崔燕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直肠黏膜下层网格状穿梭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单纯直肠粘膜下层网格状穿梭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直肠粘膜下层网格状穿梭注射消痔灵液治疗直肠脱垂36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轻中度患者均经1次注射治愈,治愈率为100%;6例重度直肠脱垂患者4例治愈,治愈率为66.67%;2者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肠粘膜下层网格状穿梭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重复应用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且治疗轻中度直肠脱垂效果显著优于重度脱垂.

    作者:邢国良;杜宗浩;钟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89例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临床分析

    为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笔者对高校中、老年教师高尿酸血症的患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密切相关[1].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玉珍;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给予药物重要的途径,静脉穿刺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我院对相关科室护士,以问卷形式进行了静脉穿刺失败原因的调查,现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王凤成;丁文风;王素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ette综合征(TS).是一种18岁前起病以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为特点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本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以氟哌啶醇、泰必利、哌咪清、硝基安定等药物为主.目前有关家庭及社会因素以及行为心理对本病的影响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关于行为心理干预治疗抽动障碍的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采用心理干预结合氟哌啶醇治疗15例,与同期单纯应用氟哌啶醇15例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

    心血管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尽管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可以帮助我们确诊或除外心肌损伤,但仍需一些可预测未来风险的标志物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本文介绍一些与ACS相关的标志物及其特点和临床意义,仅供参考.

    作者:吴瑞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