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序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蒋煜

关键词:头孢拉定, 头孢氨苄, 序贯治疗, 支气管肺炎, 序贯疗法, 应用价值, 儿科, 常规疗法, 新疗法, 抗生素, 多发病, 常见病, 临床
摘要:抗生素的序贯疗法是近年来儿科推荐的新疗法.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采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序贯(之一种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与常规疗法作比较,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2年临床分离病原菌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1992年至2003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情况,以及病原菌的变迁.方法2000年前采用传统的手工分离培养,2000年9月后血液培养采用BACTE 9120全自动培养仪,细菌鉴定采用MicroSan Auto-4系统.结果共送检各种临床标本43 246份,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0 035株,分离率为23.2%,其中来自血液感染741株占7.38%,呼吸道感染4 414株占1.41%,其他感染2 838株占28.28%.分离出真菌1 635株居首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 605株,铜绿假单胞菌1 126株,克雷伯菌1023株,不动杆菌74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2株,肠杆菌406株,金葡菌388株,肠球菌387株,沙门菌339株,变形杆菌279株,沙雷菌279株,志圆菌92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47株,链球菌225株,其他细菌651株.结论标本分离率逐年提高,多数病原菌有明显变迁.

    作者:巫远忠;陈国强;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认为DM的发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与此同时炎症反应在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DM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有关,现简述如下.

    作者:李新胜;王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67例围术期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仍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1].然而,高龄患者本身就多伴有其他疾病,这不仅给手术带来了较高的风险性,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2].我院2000年至2004年对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曼玲;黄学亮;孙丽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变向变速式喷壶清疮换药的体会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清疮换药部位凹陷、窄小、深隧而致按照常规清疮换药方法无法彻底清除创面里的木屑、煤渣、泥沙等,需加压、变方向、变速冲洗的现象;另有不宜用无菌棉球、棉杆触碰的创面(如新生肉芽组织、男性生殖器龟头等)或者恐惧棉球、棉杆、镊子、探针等医疗器械直接触及创面时出现的不合作现象.

    作者:张彩云;王芳;马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网状切口减张治疗足骨筋膜室综合征

    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比小腿、前臂等部位较少见,临床中易忽视而延误诊治.我院自1999年3月共收治足部外伤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14例,采用足背网状切口减张疗效满意.

    作者:任栋;王鹏程;焦振清;潘进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麻醉性镇痛药在手术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本院住院手术患者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统计本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手术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共2 753张,对其一般情况、总用药量、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使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其中总用药量多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占55.36%(1 524/2 753),药物利用指数(DUI)从大到小依次为:(1)盐酸哌替啶注射液DUI=1.39;(2)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UI=0.79;(3)盐酸吗啡注射液DUI=0.70.结论麻醉性镇痛药在本院手术患者的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吴丽卡;莫婵;黎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滴虫性阴道炎引起泌尿系感染1例

    临床上女性尿路感染多见,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或真菌及衣原体,而寄生虫如滴虫所致尿路感染比较少见,现将临床所遇1例报告如下.

    作者:代丽丽;施庆君;贺信祥;康琼英;耿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例报告

    例1.男,51岁,农民.患者自述肛门周围肿物破溃流脓,时轻时重20余年收治入院.局部检查:膝胸位两臀部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瘘口、窦道,有脓液溢出,有臭味,未触及管道通向肛内,局部皮肤呈紫暗色,皮肤及皮下组织增生变硬.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40例护理体会

    自1999年以来,我院成功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景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股骨头坏死复活胶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为骨科疑难病症,患ANFH后如不及时治疗,将呈进行性发展,许多患者将在2~3年内股骨头塌陷,终发生骨性关节病,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ANFH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外伤、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及酗酒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一.复活丹为我院长期使用的验方,原为丸型,现转变剂型为胶囊,用于治疗ANFH 6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劼;旋志刚;扈文海;燕福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从1993年3月至2002年4月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 000余例,其中高龄患者98例,现就高龄患者LC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蒋碧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现将临床工作中诱发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梅;刘先娥;宋海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科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分析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样本院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儿科门诊处方8 780张,对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结果因各种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不合理处方1 548例(17.63%).结论存在部分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医生应加强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方面的认识,确保儿童用药的合理安全.

    作者:梁永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氨甲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氨甲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和相关护理体会.方法将3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4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氨甲蝶呤10~20mg,每周1次,连续2周后改为口服,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治愈58.82%,显效17.65%,好转17.65%,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42.86%,显效7.14%,好转14.29%,总有效率64.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氨甲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做好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能有效地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周桃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脏外伤21例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

    目的总结分析肝外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1例肝外伤患者选择性地进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同时努力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结果21例肝外伤中保守治愈8例,手术治愈12例,术后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胆漏合并感染性休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左侧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对肝外伤患者应及早作出正确诊断,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提高肝脏外伤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伍世绩;杨进华;何国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102例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约占全身骨骺分离的30%,主要好发于6~16岁儿童.国内文献专题报道较少,笔者从1986年以来,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该骨折10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子兴;蔡长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

    患者,女,38岁.因双下肢反复出现紫癜3年,加重15 d于2001年4月16日入院.患者3年来常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紫癜,多次在某院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服异丙嗪、维生素C等治疗,紫癜仍反复出现而来我院.

    作者:赵秀娟;董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艾滋病的治疗现状

    艾滋病(AIDS)自1981年美国报道首例AIDS患者后,至今全球已有199个国家和地区有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报道.估计全球累计已有6 000万人以上感染了HⅣ,已有约2 000万人死于AIDS.

    作者:黄学亮;冯曼玲;孙丽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产后大出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护理体会

    由于分娩时大出血所致的血容量锐减,肾脏供血减少,肾缺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常见原因,病情凶险,变化快,积极合理的救治,可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我科救治1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郭福燕;冉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IL-6与IL-8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原发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细小动脉硬化,并因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及血管壁坏死引起出血,继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我们检测128例EH患者和48例正常人血清中IL-6、IL-8的含量,旨在探讨IL-6、IL-8在EH形成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新;王瑞海;邹吉敏;袁宝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