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周鲁;付超;李兴华;周晓芳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中药复方数据库, 用药规律
摘要:为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39首,建立了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基于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以及对各种典型症状临床治疗中的用药特点.研究显示,在所使用的152种中药中,清热药和补虚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高.这表明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各医家运用了驱邪与扶正并重、治标与治本并行的治则,在清热驱邪外出的同时补益人体正气的治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药中尿囊素的含量

    为建立测定山药中尿囊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39),检测波长为224nm,柱温30℃,流速0.8ml/min.结果显示,尿囊素在0.24μg~2.40μg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0.294X+8.9891(r=0.9992),尿囊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提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山药质量控制的可靠手段之一.

    作者:王海波;蔡宝昌;程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益气化瘀方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研究益气化瘀方(主药:黄芪、丹参、川芎等)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8~10周龄SD大鼠70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芬必得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4只.定时、定量胃饲相应药物,4天后分别处死大鼠取血清,相同条件下制备益气化瘀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取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进行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中药组能促进细胞DNA合成(S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表明益气化瘀方具有促进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生长、增殖及促进细胞DNA合成的作用.

    作者:许理忠;侯宝兴;王拥军;施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部研究与辑复《素问》早期传本的集大成之作--《《素问》全元起本研究与辑复》评介

    从<南史·王僧孺传>、<隋书·经籍志>等文献可知,注释<素问>的第一人是南朝齐梁时代的全元起.全元起本系<素问>的早期传本,上承两汉魏晋传本,下启唐代王冰注本及宋代林亿等的校正,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惜该书亡佚于南北宋之交,至今已达千年之久.学者仅从书目中知其名而未能睹其书,致使研究<内经>的人无不为此感到遗憾!

    作者:许敬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域方药民族瑰宝

    以历史年代为线索,考探史书、中医典籍、出土文物中所载的西域方药,以管窥其在与中原医药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藉以说明西域方药为民族之瑰宝,对其研究、发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庆宇;王兴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更欣方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积分及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

    采用公认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作为评分标准,同时检测生殖内分泌激素E2、FSH、LH、细胞因子IL-2的水平以观察中药更欣方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设中药组(更欣方)30例,西药组(尼尔雌醇)30例,疗程3个月.结果:①中药组与西药组在HAMD总分及各因子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②内分泌激素水平西药组治疗前后E2、FSH均有显著差异(P<0.01),LH亦有差异(P<0.05);而中药组FSH、LH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P<0.05),E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③中药组IL-2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IL-2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更欣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效果优于西药组,能有效调控生殖内分泌免疫系统.

    作者:董莉;孟炜;陆建英;季培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健康成年男性痰瘀证及其社会行为因素的调查

    探讨健康成年男性血瘀证与痰证的临床特点及社会行为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178例青中年男性,调查社会行为因素、血瘀证相关临床诊断指标、痰证相关临床诊断指标.结果:健康成年男性血瘀证的检出率为25.9%,痰证检出率为22.4%.吸烟者血瘀证危险是不吸烟者的5倍,吸烟者痰证危险是不吸烟者的6倍.饮酒导致痰证危险性增加2倍,并与饮酒量或频繁程度正相关.增龄可成为血瘀证危险性增高的因素之一.油腻饮食较普通饮食的血瘀证、痰证危险性高;体育锻炼可降低吸烟者的血瘀证及痰证危险性.提示吸烟、饮(酗)酒、油腻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可作为血瘀与痰的危险因素或候选病因研究对象.

    作者:衷敬柏;张京春;李忠文;白兰地;姚魁武;张兰凤;王在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古代情志相胜医案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初探

    通过对古代情志相胜医案的分析,发现因一种情志之偏而致病,可以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去制胜;采用某种情志刺激的方法,也可能救治多种情志的病变.所以在临床运用情志相胜疗法时,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五行制胜图,应以生理、病理为基础,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技术,灵活而巧妙地设计应用.该治法一般以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占主要地位而躯体病变不突出者为宜,同时刺激的适宜度要因人而异.

    作者:李兆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膝关节非常见韧带和肌腱损伤的疗效观察

    观察总结针灸治疗膝关节非常见韧带和肌腱损伤的疗效,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氨糖美辛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愈病例六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P<0.01).提示针灸对治疗膝关节非常见韧带和肌腱损伤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邹一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类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类方是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的集合,是针对常见病证而形成的一群方剂.类方的研究方法有传统的方法,也有现代的数学统计方法,研究的关键是要抓住类方元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内容主要包括祖方与衍方的源流关系、类方的核心药物与边缘药物、类方的核心方剂与边缘方剂、类方与类方证群相关、类方的核心症状与边缘症状等内容,并可据此进行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作者:邢斌;曾林蕊;周纪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观察应用中药促进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75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配合中医药熏洗和内服治疗.结果:随访3~12个月52例,优良率76.9%;随访13~24个月23例,优良率65.2%.提示中药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吴宇峰;伍中庆;苏培基;高大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

    为探讨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小鼠尾部鳞片模型,观察凉血解毒汤(主药:生地黄、紫草、生槐花、大青叶等)和复方青黛丸(主药:青黛、土茯苓、丹参、白芷等)对表皮颗粒层鳞片数的影响.结果:凉血解毒汤能诱导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的形成,并使颗粒细胞数增加,复方青黛丸的作用则不明显.提示凉血解毒中药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许能;吴胜利;马绍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患者肝脾超声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为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脾超声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检查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脾超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包膜增厚、脾脏增大和脾、门静脉增宽呈正相关关系;超声肝脏实质回声强度的强弱(正常、稍增粗和增粗)改变与肝纤维化指标中 HA、PCⅢ、Ⅳ-C 显著相关(P<0.05);门静脉3级血管超声显示不清晰的肝纤维化指标值也高于3级血管清晰者.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脾超声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相关.

    作者:何峥;高月求;李玉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阴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评析

    评述近10多年来阴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认为期间该模型的研发工作在持续发展着,涉及到多手段、多技术,其中比较集中的是甲状腺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的造模;围绕模型建立的方法学和检测技术展开了讨论.

    作者:付晓伶;方肇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无证可辨肾性蛋白尿和血尿的辨治规律探讨

    肾性蛋白尿、血尿无证可辨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无证可辨的肾性蛋白尿可从治肺、治脾、治肾、治风、治毒、治血、治口入手;无证可辩的肾性血尿可从治火、治气、治血、固涩着眼.通过造证、辨病、辨体质、辨舌象等方法进行组方用药,可收到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傅文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础桥梁彼岸--试论高校普通英语、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关系

    探讨高等学校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医学英语和英语医学的关系.认为普通英语、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的关系为基础、桥梁和彼岸的关系.

    作者:丁年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痛点注射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探讨痛点注射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将11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给予痛点注射加推拿手法)和对照组(54例给予单纯痛点注射).治疗5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对风寒湿型和瘀滞型效果更佳(P<0.05).

    作者:王利群;周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挫裂伤脑组织线粒体ATP酶活性及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探讨灯盏花素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建立自由落体脑挫裂伤模型,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采用生化检测的方法分别测定伤后 4h、24h 和48h 及各自的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 ATP 酶活性水平及 SOD 和 MDA 水平.结果: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线粒体 Na+-K+-ATP 酶,Ca2+-ATP 酶, Mg2+-ATP 酶活性及 SOD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灯盏花素治疗后24h 和48h 脑组织线粒体 ATP 酶活性及 SOD 水平均高于各自时间点对照组(P<0.05),而 MDA 水平则明显低于各自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从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程英;陈鑫;朱志安;张红;马延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为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39首,建立了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基于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以及对各种典型症状临床治疗中的用药特点.研究显示,在所使用的152种中药中,清热药和补虚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高.这表明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各医家运用了驱邪与扶正并重、治标与治本并行的治则,在清热驱邪外出的同时补益人体正气的治法.

    作者:周鲁;付超;李兴华;周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中医神志学说辨析百合病

    运用神魂魄意志五神与五藏、五官、五体的配属关系,结合文献对百合病命名、病位、症状、病机及愈期判断加以探讨,提出百合病属中医神志失和类病变,由热病伤阴,余邪未尽,心肺阴虚,神志失养,加之情怀不畅,气郁不舒,百脉失调,形神失和而发病.

    作者:曲丽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试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正虚邪实之病机

    从病名、病因、病位、病性等方面阐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正虚邪实之病机.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当为中医之关格或虚劳;病因为先天不足,感受外邪;病位在脾肾,累及五脏;病性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既脾肾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湿浊氮质潴留.同时正虚的演变一般遵循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血阴阳俱虚的规律.治疗时当以补脾肾、泄湿浊、解毒活血为原则.

    作者:王少华;张晶瑜;王彬;张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