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附1例文献复习)

冯平勇;高国栋;李英;杨海庆;尚华

关键词:血友病, 骨关节病, 关节病变, 分析论述, 文献, 继发, 基础, 合本, 复习
摘要:血友病骨关节病是在血友病基础上继发的骨关节病变,近年来鲜有报道,现结合本院所遇1例,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分析论述.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麦味麻黄汤在肺心病中的应用

    肺心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属于咳嗽、哮喘、心悸、痰饮、水肿等症.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用中药参芪麦味麻黄汤加减治疗肺心病18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武;孙国栋;莫存东;李小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农业机械致手外伤急诊手术112例

    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6月对比较严重的农业机械致手外伤112例进行手术治疗,其重点是在清创的基础上行骨折内固定肌腱吻合术及皮瓣、皮片修复术,随访6个月~6年效果满意.

    作者:杜伟华;周军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北戴河区757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观察北戴河区757例不同年龄组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与胃粘膜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切片Giemsa染色检测H.Pylori,两项均阳性者判定为H.Pylori感染.结果757例慢性胃炎病人H.Pylori感染率为64.46%;20~30年龄组感染率为82.69%,60岁以上感染率为46.36%,P<0.05,萎缩性胃炎20~3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5.12%,60岁以后为46.36%.结论北戴河区757例慢性胃炎病人H.Pylori,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胃粘膜萎缩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757例慢性胃炎H.Pylori,感染的高峰年龄提前.

    作者:金晓娟;肖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一起集体食用菜豆中毒分析

    我院于1999年8月8日下午4时,收治一起民工35例食用菜豆集体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桂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弹力绷带外固定头皮留置针体会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儿科中常因传统方式固定不当引起脱针,如患儿用手随意乱抓或因头部出汗多、胶布不粘、固定不牢、家属照顾不周等,给患儿造成不应有的痛苦.自2002年4月开始我科对0~2岁的患儿采取了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任国华;张俊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传统X线影像的数字化和PACS系统

    除了CT、MRI、DSA这类已经达到数字化的大型设备外,还有大约占放射学科工作量70%的传统X线影像也必须实行数字化.这将是医学影像学工作者必须重点考虑和研究的新课题.各类成像设备的图像信息,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存贮、处理、归档、检索等一系列功能,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图像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及远程操作;以达到科室内部、科室之间、医院之间甚至地区之间信息传递,供医疗诊断、治疗、远程会诊和教学的需要,有效地管理和及时提供这些医学影像是传统X线影像的数字化和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徐文涛;张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就医方式调查报告

    2000年和2001年我们按石家庄市卫生局的要求对辖区居民进行了两次一年一度的健康查体,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赵君兰;王小平;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又称生物芯片,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在比较小的有限面积和(或)有限空间的载体上集成相当大数量的反映常见生物分子的实验室技术[1].芯片制造技术的特点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微量固化在有限空间的基片上,以期达到快速高效的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诊断的自的.该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它涵盖了生命、信息、物理等领域,涉及生命科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研究热点.

    作者:雍兰娜;高社军;胡邑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影像科PACS系统的设计与构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向医疗系统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已由过去单纯医院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等事务管理模式,向面向医疗服务,集成病人信息、医学影像信息和医疗管理信息的综合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成像设备如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性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X射线数字减影(DSA)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医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设备在临床上的使用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但同时也使医院医疗图像的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者:史朝霞;秦瑞平;黄勃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手足搐搦1例

    患者,女,59岁.主因全身麻木、手足搐搦3个月,加重1 d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颜面都、四肢及躯干部麻木、无力,进而出现双手及腕肘部抽搐.抽搐时双手拇指内收,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展,呈鹰爪状,伴有上肢及腹部疼痛,恶心,无呕吐.无胸闷、心悸等.症状持续约1.5 h左右缓解.1 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全身麻木、无力,间断发作抽搐3次,症状较前加重.门诊曾怀疑脑血管病变,做头颅CT未见异常.既往有商血压病史半年,应用降压药物效果差.体格检查:T 36℃,BP145/90mmH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全身皮肤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

    作者:郭志琴;游敏生;张至;容春莉;王家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右上叶前段支气管结石1例

    患者,女,48岁.主因反复咳嗽、发热4年于2002年5月22日就诊.患者于4年前出现咳嗽、咯少许白粘液,伴发热,曾于我院诊断为肺炎,静脉滴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症状缓解,此后病人时有咳嗽、咯痰、间断发热,反复应用抗生素症状缓解.每年均发作1~2次,1年前病人再次出现咳嗽发热,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痨治疗1年,病人症状时轻时重,为进一步诊治来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于30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8年前出现痰中带血,未行治疗咯血自止.

    作者:牛占丛;王新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青年人肺癌75例临床分析

    有关青年人肺癌误诊误治近年来报道较多,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收集年龄小于40岁的肺癌患者75例的完整病历,重点探讨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病理类型等特点.

    作者:李保军;李红;刘继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处女膜伞58例治疗体会

    处女膜伞是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极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我科1992年至今共收治58例,均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占五;陈林英;王长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HS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采取抗过敏及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近些年来我科采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向魏坪;王永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是当今较常见的疾病,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因此,观察的重点首先放在颅内血肿这一环节上,因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之一,对本病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临床症状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面谈体会如下.

    作者:马桂欣;刘荣香;周艾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手外科护理体会

    我院自1973年成立手外科,现已达到130张床位,在护理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将从对手外科病人的手术配合、术后护理和功能练习三个方面论述我院在手外科领域里的护理学发展进程和体会.

    作者:李冬梅;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反刍综合征2例

    例1.患儿,男,14岁.因餐后反复在口内咀嚼刚吃下的食物被其父发现1个月就诊.仔细追问病史并经与其关系密切的同学证实,患儿餐后在口内反复咀嚼食物的现象已持续存在3年多,几乎每餐饭后都会将刚吃下的食物反流至口腔内反复咀嚼然后再咽下,即便刚吃的是稀饭也不例外.据同学讲,患儿反刍时不管什么环境,不论什么姿势都会发生,如站在操场上、坐在教室中,他都可旁若无人地咀嚼.

    作者:侯建明;钱应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糖尿病患者不同情况下性激素的变化.方法对56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测定性激素五项及血清果糖胺水平,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有无血管并发症、病程以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睾酮(T)降低,雌二醇(E2)、雌二醇/睾酮(E2/T)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激素(LH)仅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变化对疾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给予适量的睾酮治疗,可能会提高其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X线影像信息数字化新产品--CR系统

    本文对既不放弃常规X线机又可获得数字化信息的过渡产品--CR(computed radiography)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特点进行了阐述如下.

    作者:任献玲;田云霄;倪新英;李跃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无痛分娩的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对分娩提出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无痛分娩.现代产科医学模式转变及爱母行为的倡导,麻醉科医师与产科医师有责任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根据产妇的病理生理特点采取综合方式,既可采用心理方面治疗如Doula[1]陪伴分娩,又可应用适合的方法及药物帮助产妇安全、顺利地进行分娩.

    作者:范永利;赵砚丽;赵鹤龄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