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王静;李琳;黄暄

关键词: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522例AMI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258例,对照组264例.结果 (1)老年组女性占的比例大(37.98%比23.48%,P<0.01);老年组伴糖尿病(DM)(29.45%比4.55%,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OMI)(13.18%比7.20%P<0.05)、脑卒中(11.24%比4.55%,P<0.01)多.(3)老年组AMI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所占的比例少(16.28%比25.76%,P<0.01)、无痛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大(20.54%比8.33%,P<0.01)、就诊时间(h)晚(9.25±2.63比5.74±1.36,P<0.01)、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少(34.50%比50.38%,P<0.01)、住院病死率高(14.73%比3.41%,P<0.01).结论 老年AMI预后差.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A慢性中毒1例

    患儿,男,1岁.因前囟膨隆伴皮肤瘙痒4 d来院.曾呕吐4次,皮肤瘙痒且有脱屑,口唇干裂有爆皮,口渴多饮,易激惹.精神食欲尚好,无抽搐,无骨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精神运动发育基本正常与同龄儿相似.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脑及颈段脊髓多发巨大动静脉畸形1例

    患者,女,29岁,农民.主因左侧肢体无力15年,四肢无力3个月入院.该患者缘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可以持物,左下肢轻度跛行,冬天时症状加重,伴四肢末梢瘙痒、疼痛.

    作者:马晓海;张和振;崔文柱;梁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截瘫病人使用气囊导尿管的体会

    我科自1995年开始使用气囊导尿管为截瘫患者留置导尿共256例,由于其与普通导尿管不同,我们体会如下.

    作者:杨金艳;丁俊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62例

    随着社会发展的老龄化,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各种因素,其骨折愈合率仍欠满意.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都有较高的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故我院自1990年对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采用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已收到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茂;韩焕长;潘洪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iogren综合征1例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诊断条件:(1)口干燥症;(2)眼干燥症;(3)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当具备(1)、(2)项时称原发性SS,当具备(1)或(2)合并(3)时称继发性SS[1].当伴发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系统损害时称Siogren综合征.Siogren综合征报道较少,现报告1例.

    作者:郭义;胡济民;仙凤英;郝志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闭合穿针与外固定架治疗浮膝损伤

    浮膝损伤系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或股骨髁与胫骨髁同时骨折的一种高能量损伤,使膝关节与股骨和胫骨连续性中断,常规治疗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术结合术后牵引治疗、单纯牵引治疗,但均造成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胫腓骨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外露等不良后果.我院于1995~1999年临床应用股骨闭合穿针与胫骨Bastiani单边外固定架治疗浮膝损伤2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宝;李聚凯;赵双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Gamma钉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方法自1998年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经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等治疗.结果随访3~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88%.结论 Gamma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固定牢固,损伤小,患者可早期活动,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侯志勇;彭阿钦;李增炎;齐向北;阎金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宫颈放置利多卡因纱布加速产程进展观察

    我科自1998年6月~1999年6月试用利多卡因纱布在第一产程活跃期湿敷宫颈局部来达到松弛宫颈,加速产程进展的目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凤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胫腓骨骨折应用外固架治疗体会

    骨外固定技术用于治疗各种复杂骨折、骨缺损、骨不连接、肢体延长和畸形矫正,取得了良好疗效,丰富了治疗手段,促进了治疗观念和方法的更新[1].自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进社;彭阿钦;张英泽;吴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胫骨骨折不愈合并骨外露的一期修复方法探讨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一套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并骨外露的一期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小腿后侧深筋膜皮瓣覆盖骨外露,同时行骨外固定,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4例均获随访,经0.3~5年的随访观察,转移皮瓣均已成活,骨折均已愈合.小腿功能恢复正常者19例,遗有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5例.结论该方案中转移皮瓣切取简单方便,骨外固定牢固可靠,是一期修复胫骨骨折不愈合并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作者:裴宝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钢板固定治疗鹰嘴骨折18例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6月~2000年8月期间18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2个月.对所有病例应用内固定治疗,包括单纯张力带固定5例,张力带加钢板固定6例,单纯钢板固定7例,4例行一期植骨.结果肘关节和前臂平均活动范围:伸肘20度,屈肘130度,前臂旋前50度,旋后50度.按照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优10例,良6例,可2例,其中单纯钢板固定组7例均为优.结论高能量损伤中直接暴力引起尺骨近端粉碎骨折,常合并冠状突骨折和肘关节前脱位,肘关节极不稳定,单纯张力带固定不能获得稳定的固定.建议使用单纯钢板固定或张力带加钢板固定,以获得正常的鹰嘴宽度和肱尺关节的对合关系,存在明显缺损者应行一期植骨.

    作者:齐向北;彭阿钦;李增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酮康唑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我站门诊采用2%酮康唑洗剂(采乐)治疗脂溢性皮炎6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魏杰;任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节育器异位56例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避孕器械,但常产生IUD异位等并发症.我们用超声诊断IUD异位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怀孟;边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Pilon骨折是波及踝关节的胫骨下1/3骨折.由于小腿下1/3软组织少,缺少相应保护,受到高能量损伤后使原发软组织、骨膜、骨质损伤重,治疗困难.我科对1997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38例Pilon骨折做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生;薄丽亚;李衡;齐向北;阎金成;宋连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固定尺神经损伤原因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致尺神经损伤,属技术操作失误,临床偶有发生,如何避免,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尚不明确,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加以探讨.

    作者:张国川;王鹏程;王福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临床常见,但小于50岁的患者相对较少[1],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所遭受的暴力大,常伴有断端粉碎和移位,股骨头血供受损程度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率高[2].为此,我们选择多枚克氏针内固定并带旋髂深动脉骨块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程;张国川;焦振清;任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在骨折中的应用

    外固定架的基本原理是:在骨折部位两端靠近并在损伤区域之外,经皮向软组织及骨质穿针或钉,然后将针或钉固定于体外的支架上,从而达到骨折或截骨对位、固定、加压之目的.该方法不同于单纯的内固定或外固定,而是两种兼而有之.

    作者:吴希瑞;任栋;李衡;张国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以达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以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治疗目的,其手术近期效果,往往为其他手术所不及,是老年人髋关节成形手术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护理,体会到手术后病人实施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作者:国春花;马惠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围体外循环期婴幼儿呼吸道并发症防治体会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1998年3月~2001年5月共有190例婴幼儿(2个月~3岁)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薇;吴军;王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酸依替米星与硫酸阿米卡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目的进一步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硫酸依替米星组100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硫酸阿米卡星400 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5~10 d.结果硫酸依替米星组和硫酸阿米卡星组各有30例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及8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5%及88.0%.两组安全性评价各为30例,耳聋性不良反应分别为3.3%和3.3%,肾毒性不良反应分别为3.3%和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唐洁;陆建平;陆华清;沈爱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