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
我院骨科自1989年~1999年,应用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会忠;黄福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社会发展的老龄化,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各种因素,其骨折愈合率仍欠满意.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都有较高的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故我院自1990年对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采用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已收到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茂;韩焕长;潘洪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2000年以来,我科利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各种骨折35例,其具有操作简单、对位良好、固定牢固的特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邸军;冯文岭;栾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十余年来,肿瘤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测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简便的检测方法相继问世.肿瘤组织含有性激素受体,这对性激素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李青山;吕喜英;冯威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Gamma钉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方法自1998年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经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等治疗.结果随访3~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88%.结论 Gamma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固定牢固,损伤小,患者可早期活动,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侯志勇;彭阿钦;李增炎;齐向北;阎金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的新材料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SR-PGA、PLLA)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棒,治疗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内骨折98例.麻醉下常规关节手术入路,骨折解剖对位,选用螺钉、固定棒1~2枚固定,钉尾部埋于关节软骨面下1mm.术后关节不采取外固定,3 d后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98例均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优良率达97.9%.结论使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棒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关节粘连、感染机会,对于关节内骨折是理想的内固定物.
作者:潘洪阁;张家茂;韩焕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占25%,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75%.
作者:吕喜英;李青山;冯威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男,1岁.因前囟膨隆伴皮肤瘙痒4 d来院.曾呕吐4次,皮肤瘙痒且有脱屑,口唇干裂有爆皮,口渴多饮,易激惹.精神食欲尚好,无抽搐,无骨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精神运动发育基本正常与同龄儿相似.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1998年3月~2001年5月共有190例婴幼儿(2个月~3岁)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薇;吴军;王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稽留流产是流产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处理较棘手,以往我院多采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行钳刮术,由于多次清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并发症[1].因此,我们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稽留流产,进行同期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高金瑜;李长华;张敏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58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上腺肿物于2000年11月27日住院.入院时T 36.7℃,P 76次/min,BP150/90mm Hg,心肺腹及泌尿系检查无阳性发现.
作者:崔英侠;曾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司机.主因车祸致右小腿外伤1 h急症入院.X线摄片示右胫骨髁间隆突似有撕脱骨折?查体见右小腿前面有少许皮肤擦伤,无渗血,触压痛,右膝关节无肿胀,患肢无畸形.
作者:刘耀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临床常见,但小于50岁的患者相对较少[1],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所遭受的暴力大,常伴有断端粉碎和移位,股骨头血供受损程度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率高[2].为此,我们选择多枚克氏针内固定并带旋髂深动脉骨块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程;张国川;焦振清;任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意义.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8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41例进行分析,其中L钢板固定12例,DCS固定20例,顺行交锁髓内钉4例,逆行交锁髓内钉2例,双支撑钢板3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41例术后随访4~35个月,平均18个月.延迟愈合9例,浅层感染6例.经清创引流未取内固定均痊愈.本组优良率80%.结论 切开复位,尽量保护软组织.可用间接复位技术,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开放骨折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早期可行外固定架固定.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可用可屈性髓内钉.
作者:李增炎;彭阿钦;闫金成;侯志勇;齐向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我院自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针对不同的病种、不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一定效果.现将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叙述如下.
作者:易红;肖江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跟骨骨折16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2~7个月,效果良好,伤口均一期愈合,已有11例扶拐下地行走,无足跟疼痛、提踵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好.
作者:宋连新;彭阿钦;潘进灶;张英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例1.女,8个月.因进行性四肢无力2月入院.患儿6个月时无明显原因出现四肢活动减少,而且进行性加重,不能翻身、独坐,手不能抓物;不发热,无抽搐发作,无呼吸困难;吃奶好,大小便正常.
作者:张淑霞;夏蕾;周燕;马香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站门诊采用2%酮康唑洗剂(采乐)治疗脂溢性皮炎6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魏杰;任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安装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变化与预防方法,总结低能量输出起搏的安全性.方法对100例(114例次)埋藏式起搏器进行登记随访,对比分析,时间以1993年前后为界限.结果 使用双腔起搏器从26%上升到67%;置入途径经锁骨下静脉,从44%上升到86%;并发症起搏器裸露或合并感染,从11%下降到1.4%;感知不良从零上升到5.4%.100例中低能量输出起搏45例占50%,随访中观察起搏安全,设计的数据合理.结论起搏技术进步的表现是使用双腔起搏器增多,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增多,感染和起搏器裸露减少,而感知不良增多,但均经程控恢复感知.低能量输出起搏,低的输出电压心房为1.0 V,心室为1.6 V,脉宽为心房0.1ms,心室0.06ms.程控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效益.
作者:苏庆立;胡惠;金英兰;刘晓媛;韩桂华;王庆胜;李松;王晓亮;姚淑兰;谭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临床上,跟骨骨折十分常见,治疗方法较多,手术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我们自1997年3月至今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中云;龚志鑫;邵新中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