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显微手术及治疗体会

崔增学;史彦芳;李志红;宋建立;郭毅;方川;周剑云

关键词:小脑桥脑角区, 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病理证实
摘要:我院自1996年7月~2001年12月间通过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桥脑角区肿瘤36例,皆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法的体会

    插胃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昏迷患者胃管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利用胃管提供营养,还可预防并发症(如应激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了能更顺利的将胃管置入以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冲洗减少出血的观察

    前列腺增生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开放性手术,术后前列腺窝出血量大,不易止血,增加病人危险性,延长刀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甚至再次手术.我院于1996年1月~2001年8月随机抽取前列腺增生病人50例,采用恒温(37.5℃)生理盐水+利多卡因+VitK3接尿管控制滴速16滴/min持续冲洗膀胱明显减轻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提运前;王思亮;韩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慢性颅骨骨髓炎1例

    患者,男,54岁,汉族,农民.主因右颞部钝痛并局部渐肿胀、触痛2月就诊.经头颅CT扫描及头颅X线摄平片示右额、颞、顶不规则颅骨缺损伴软组织肿胀,脑室无受压,中线结构无移位,骨缺损区约7 cm×8 cm.患者病期无发热及周身不适,它处未发现感染灶.

    作者:史锡贵;王俊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眩晕100例临床分析

    眩晕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眩晕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发病原因复杂,确诊较为困难,除了前庭系统原发病外,还可因各种全身疾病累及前庭,产生继发性病理损害所致,临床上涉及多科室.我们通过10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眩晕的病因,分析各种病因在眩晕中所占比率以及各类眩晕与年龄的关系,为提高眩晕的正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曹静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T诊断眼眶恶性肿瘤15例分析

    目的探讨CT对眼眶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恶性肿瘤1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结果15例中组织学分类多样,其中原发肿瘤13例,老年及少年多见,占66.7%.CT表现为眶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有明显强化,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并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很大价值.根据年龄和肿块部位对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判定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书玲;周家凤;刘怀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2例

    我科自1995年2月~2001年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60例,在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快速静脉注射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时,22例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吉祥;马文群;张春景;张素兰;崔修生;孙志强;任洪波;张泰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管穿刺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分析

    2001年6月~2002年5月我院先后收治了3例因肾功能衰竭行血管穿刺血液透析疗法而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金国华;周君琳;胡云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护理观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受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

    作者:王秀丽;王瑞华;由彦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干损伤56例临床体会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4~2002年3月收治的脑干损伤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郗振东;马东周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26例

    由于交通事故以及建筑业的外伤日益增多,胰腺损伤也有增加的趋势.胰腺损伤有时症状不明显,早期不易发现,现将我院16年来,收治的26例胰腺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毕秀玲;吴素花;陈铁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陈旧性腹腔妊娠伴机械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36岁.因阵发性腹痛3 d伴呕吐入院.入院前3天劳动时突然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2 d后吐粪便样液体,不排气和排便.原在11年前第一次妊娠时到7个月左右胎儿即不见增长,同时月经恢复且规律,但右下腹部有一肿块,无任何不适,从未治疗.此后再次妊娠2次,生育功能均健在.

    作者:黎国屏;陈淑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儿科自1998~2000年,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宫德鸿;庄福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以龟头感染为首发症状就诊的糖尿病12例分析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位非感染性慢性病[1].由于其起病隐匿,发展较缓慢,往往被忽略,常常被延误诊断.笔者曾遇到12例以龟头感染为首发症状而误诊为性病的糖尿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不伴眼位偏斜的弱视双眼视功能检查分析(附104例报告)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常见的眼病之一,我们做了104例不伴眼位偏斜的弱视的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修复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5~2001年间共收治颅鼻沟通瘤患者11例,均采用颅面联合入路一次性完全切除,并应用EC耳脑胶固化的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对前颅底缺损进行一期修补.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全肉眼切除肿瘤,术后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脑膜膨出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人生存期为1~5年.结论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EC耳脑胶固化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进行前颅底修补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张学新;李文玲;张磊;刘英姿;邢鹏辉;佟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抑癌基因nm23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涉及许多基因变化的一系列复杂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进入血管和淋巴管,通过粘附于内皮细胞的适宜部位驻留,诱导血管形成,对抗宿主抗肿瘤免疫,终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整个过程受许多特殊基因的调控,本文就nm23抑癌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孙金禄;姚洪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无偿献血推行400ml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 m,多不超过400ml.现就采集400 ml袋血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宋俊荣;谭延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附3例报告)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3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病人,其中2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3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得宏;孟祥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围生期心肌病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以来,内科、妇产科先后收治围生期心肌病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bullous epidermolysis of drug eruption)是严重的变应性药疹,比较少见.引起此型药疹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解热镇痛剂等.

    作者:李美洲;高顺强;林元珠;李艳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