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疗效观察

龚志鑫;邵新中;张克亮;韩金豹;杨淑红

关键词:手, 皮肤缺损, 皮瓣, 动脉, 神经
摘要:目的设计应用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介绍几种手术方法,研究这些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探讨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自1993年开始应用微型皮瓣126例(共144个皮瓣).结果144个皮瓣成活141个,成功率97.9%,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手指的外观及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比较满意,按Swanson评定标准:手失能<5%.结论微型皮瓣用于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可以缩短痛程,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手部功能及外观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液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芬太尼术后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了解芬太尼对周围神经阻滞的影响,我们对40例施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的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双;宋万军;董江龙;柳顺锁;高鹏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立717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及5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较健康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减少(P<0.05);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显著减少(P<0.01),而冠心病恢复期组血清胆红素含量恢复正常.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联合检测是一项对疾病诊断、疗效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作者:丁兆明;孙永筱;邱清芳;孙浩仙;程永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骨折(附25例报告)

    带锁髓内钉,引进我国治疗下肢骨折已近10年,它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1999~2001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Orthofix)闭合复位或局限切开或切开复位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骨折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舰;李会民;李玉强;池青;张玉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清醒病人机械通气的护理

    呼吸机作为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的一种治疗措施,在我国得到了普遍应用,使呼吸衰竭的抢救率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呼吸机也已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各种呼吸功能障碍病人的呼吸支持.通过我们开展的整体护理,认为清醒病人机械通气更加痛苦,更加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水平及高技术的护理.

    作者:安聪娟;张林会;卢金菊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9例分析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我院从1994年7月~1999年7月共865例行胆囊切除、胆总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其中发生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共计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益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冷冻保存角膜行角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穿孔

    化脓性角膜溃疡穿孔,是眼科难治疾病,按常规处理需行眼内容摘出术,安装义眼.因此尽可能挽救患者眼球,保护患者视力十分重要,我们采用冷冻保存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穿孔5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莉;孙朝晖;黄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附38例报告)

    目的老年期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2个高峰,由于老年生理和病理的特点,决定了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发病和临床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方法对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和同期住院的36例非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特征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具有以下特点:(1)起病年龄较晚,哮喘症状不典型;(2)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感染、肺心病是常见的基础病,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3)伴发病及合并症多,本组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基础疾病占100%;(4)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在治疗时多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在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应提高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水平.

    作者:赵景春;平芬;孙洁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韩-薛-柯氏病1例

    患儿,男,3岁.以多饮、多尿1年余入院.缘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每日饮水约6 000~7 000ml,每日尿量约5 000ml.

    作者:何建国;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固定性药疹1例

    患者,女,41岁.因子宫多发性肌瘤伴妊娠2个月要求手术治疗而人院.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中经过顺利.

    作者:季明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对肝性脑病(HE)的催醒作用.方法52例HE患者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对比分析两组清醒所需时间、清醒前后血氨值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清醒前后血氨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清醒所需时间短(P<0.05),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纳络酮对HE具有催醒作用,其机制与综合治疗后清醒的机制不同.

    作者:王志建;薛海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合并外科急腹症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方法对29例过敏性紫癜合并的急腹症进行临床分析,其中肠套叠18例,胰腺炎7例和肠坏死4例.结果肠套叠14例空气灌肠整复复位,手术4例,手法复位3例,肠切除1例.胰腺炎保守治疗7例.肠坏死4例,作肠切除1例,末端回肠坏死1例,行肠造瘘术,2例全部小肠坏死作腹腔引流术,术后死亡.结论过敏性紫癜合并急腹症,病情凶险,在治疗过程中,如病情恶化,及时作影像学检查,掌握好治疗时机.

    作者:戴春娟;贾胜琴;郭志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早产低体重儿外周静脉营养的护理观察

    早产低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生活能力低、适应性与抵抗力差,护理难度大,常出现喂养困难致热量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并发症.我院新生儿科于1999年1月~2000年10月对早产低体重儿经口喂养热卡不能达到基础热卡60%者,采用外周静脉营养(PPN)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珍;李惠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182例临床分析

    为了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本文对182例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分析.

    作者:蔡玉美;陶立幸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胰免疫核糖核酸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渗液体会(附4例报告)

    2001年6月~2002年8月我科共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14例,其中4例手术后腹腔渗液较多,经应用胰免疫核糖核酸素(BP素)等方法治疗得以及时控制痊愈出院,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平;李云涛;范忠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青年人血清ApoA-1/ApoB-100水平的调查

    近年来,对载脂蛋白(Apo)诊断动脉粥样状硬化(AS)及脂代谢紊乱的报道较多,对载脂蛋白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及Apo与老年性疾病的研究也多有报道,但对青年人Apo水平与AS危险因素的研究未见报道.

    作者:刘斌哲;李维红;曹海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型诊断的研究

    目的应用24h食管内胆红素与pH监测(食管内双监测)以及食管内镜检查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进行临床分型研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食管胆红素与pH双监测和食管内镜检查的情况结合病人症状对GERD进行临床分型,观察病人在各型的分布.结果食管内24 h胆红素与pH监测结果显示Ⅰ、Ⅱ型病人的胆红素吸收值≥0.14及pH<4总时间百分比、酸反流次数和胆汁反流次数较对照组和Ⅲ型明显增加(P<0.05),而Ⅰ型和Ⅱ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型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ERD病人在三个临床分型中呈正态分布,Ⅰ、Ⅱ、Ⅲ型病人分别为23.3%、65.9%、10.8%.结论病理性酸反流和胆汁反流的破坏作用是导致GERD的重要原因.临床分型对GERD治疗中药物选用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詹群珊;朱惠明;黄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为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致.此病发病急、误诊、误治可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将此病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力;孙显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鼻窦炎胶囊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200例临床研究

    我院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用自拟中药鼻窦炎胶囊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200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芳;张庆梅;张文芝;耿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鼻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评估及临床分析

    鼻部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消失及填塞物的影响,疼痛是必然现象.剧烈的疼痛常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可造成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

    作者:王翠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阑尾切除手术口大小与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的关系

    我院自1966年10月至今,经手术切除阑尾3 729例,,经过分析手术切口大小与术后并发腹腔脓肿有一定关系.

    作者:田伦;田文;胡真忠;林榕;王耀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