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例

华学光;姚盛来

关键词:普鲁卡因, 静脉麻醉,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静脉滴注, 复合全麻, 诊治, 临床, 方法, 病例, 报告
摘要: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是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全麻方法之一,但极少数病例在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我们在1992~1999年中诊治5例,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韩-薛-柯氏病1例

    患儿,男,3岁.以多饮、多尿1年余入院.缘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每日饮水约6 000~7 000ml,每日尿量约5 000ml.

    作者:何建国;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骨折(附25例报告)

    带锁髓内钉,引进我国治疗下肢骨折已近10年,它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1999~2001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Orthofix)闭合复位或局限切开或切开复位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骨折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舰;李会民;李玉强;池青;张玉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擦伤创面涂布O.5%碘伏疗效观察

    擦伤创面处理在门诊非常常见,尤其是夏季,肢体裸露,擦伤后创面不洁,虽创面表浅,如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感染,特别是肘部、膝部等骨隆突处,一旦感染,创面很难愈合.我院门诊换药室对100例擦伤患者创面涂布0.5%碘伏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青;林永;龙群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41例分析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重度宫颈炎患者41例,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0%,术后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宫颈光滑,一次性治愈率达97.5%,有效率达100%,85%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术中出血5~20ml.随访半年,无息肉及糜烂复发.结论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易接受.可作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夏秋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经颅多普勒在脑血管痉挛诊治中的有用性评价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一种无侵袭性的检测方法,可以测定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和估计血管的管径,以判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存在及程度.本文观察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CVS 31例患者的TCD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与MRA、DSA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TCD在CVS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解慧玲;刘力强;魏忠梅;由彦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广泛门静脉系血栓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广泛门静脉系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广泛门静脉系血栓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施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中门静脉系大剂量尿激酶灌注,胃网膜右静脉置管术后尿激酶灌注.其中1例施行坏死肠管切除术,2例均作术中门静脉系造影,显示血管通畅,无血栓残留.术后恢复良好,无继发性血栓形成,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本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彩色多普勒、CT增强扫描对广泛门静脉系血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仁;周光荣;葛恒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1998~2001年9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4例患者实行了冠脉搭桥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风宜;齐力;张淑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低剂量舒必利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观察

    咽异感症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遇到,多数为非器质性的,以30~50岁的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吞咽有异物感、咽部有贴叶感、虫爬感、痰粘着感、呈小球在咽部上下活动感,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且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他们反复就医,但治疗效果差.本文在常规咽侧索粘膜下封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舒必利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经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金兰;李斌;冯红;董淑萍;罗克勇;张大振;刘知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非药物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临床电生理学理论认识的不断提高,使PSVT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和完善.与药物治疗相比起效快,副作用少.其中导管消蚀术(CA)可治愈,而非暂时性抑制,现将PSVT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李海滨;戚国庆;刘坤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病103例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肖化系统常见病,为异常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的症状和食管粘膜损伤;引起食管粘膜破损时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BE).我院自2000年至今共收治GERD103例,分析如下.

    作者:冯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青年人血清ApoA-1/ApoB-100水平的调查

    近年来,对载脂蛋白(Apo)诊断动脉粥样状硬化(AS)及脂代谢紊乱的报道较多,对载脂蛋白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及Apo与老年性疾病的研究也多有报道,但对青年人Apo水平与AS危险因素的研究未见报道.

    作者:刘斌哲;李维红;曹海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型诊断的研究

    目的应用24h食管内胆红素与pH监测(食管内双监测)以及食管内镜检查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进行临床分型研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食管胆红素与pH双监测和食管内镜检查的情况结合病人症状对GERD进行临床分型,观察病人在各型的分布.结果食管内24 h胆红素与pH监测结果显示Ⅰ、Ⅱ型病人的胆红素吸收值≥0.14及pH<4总时间百分比、酸反流次数和胆汁反流次数较对照组和Ⅲ型明显增加(P<0.05),而Ⅰ型和Ⅱ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型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ERD病人在三个临床分型中呈正态分布,Ⅰ、Ⅱ、Ⅲ型病人分别为23.3%、65.9%、10.8%.结论病理性酸反流和胆汁反流的破坏作用是导致GERD的重要原因.临床分型对GERD治疗中药物选用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詹群珊;朱惠明;黄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临床分析(附96例报告)

    糖尿病患者在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时,面临着血糖控制问题.而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田笑虹;李忠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鼻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评估及临床分析

    鼻部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消失及填塞物的影响,疼痛是必然现象.剧烈的疼痛常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可造成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

    作者:王翠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既往多局限于防治感染和保护创面的被动修复方法.因此,国内外都在试图通过刺激或诱导患者自身创面残存的上皮细胞来修复创面.我科自1999年7月~2000年5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创面6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卢长虹;李连贵;张瑞臣;张文生;王根法;吴沛东;胡太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撤离策略

    随着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获得迅速改善已不是困难,但是基于COPD呼吸衰竭为一慢性病理生理过程,上呼吸机后发生的撤机困难多,平均撤机时间长.据统计,80%的COPD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需要撤机技术[1].现就COPD呼吸衰竭的撤机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张丽娟;牛秀茹;王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182例临床分析

    为了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本文对182例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分析.

    作者:蔡玉美;陶立幸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脑血管病患者20%~40%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1].

    作者:王桂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低血糖防治(附46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常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以致智力、视听、语言、适应能力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低血糖通常是容易治疗的,常因缺乏症状被忽视而延误治疗.为了更好的防治新生儿低血糖,我们对1999年以来我院发生的46例低血糖新生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郝淑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微波配合太达宫片治疗宫颈糜烂106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于1999年11月~2001年10月采用QLX-Ⅵ微波治疗仪配合太达宫片治疗宫颈糜烂10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若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