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戬;田维柱
中风的疗效评定是中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临床上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在治疗中风临床研究中,常常以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来评价治疗效果,且没有统一的疗效标准.近来,随着对现代康复医学认识的提高,一些康复评定方法也被引入到针灸研究中来,不论对制订合理治疗方案还是正确判定治疗结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家认为,对中风的临床医学评价应按照WHO国际残疾分类(ICIDH)的原则进行评定.下面就WHO新国际功能分类(ICF)原则将中风病人3个层次的常用评定量表进行归纳.
作者:齐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找针灸治疗脑卒中的佳方案.方法:将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体针组(62例)、头针组(60例)、体针组(61例)进行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头体针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头针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24例,无效7例;体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9例,无效3例.头体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伯清;周平;祝玉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不孕症中常见的病症,大约占女性不孕症的30%~40%.笔者自2002年以来,与不孕不育症门诊合作,运用中药、温针灸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梅;宋立中;姜豪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与西药莫沙必利缓解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针刺中脘、足三里等穴;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以疗效指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明显缓解糖尿病胃轻瘫症状,疗效优于莫沙必利,且副作用小.
作者:庄礼兴;陈楚云;郭跃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早期人们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方法:将<内经>中有关篇章,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得出其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结果:在<内经>中,与脑有直接联系的经络主要有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督脉和跷脉;经络出入大脑的部位主要有眼系、巅顶部、风府穴和顑部;大脑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经络通路.结论:<内经>对大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是比较丰富的,在临床诊治脑病时值得重视和借鉴.
作者:张建斌;王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减肥的疗效及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原理.方法:将5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各25例.针刺治疗组采用体针、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体穴取天枢、关元等,耳穴取神门、内分泌等);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西布曲明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瘦素的含量,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的治疗结果相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刺治疗组下降水平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减肥的疗效确切,针刺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高瘦素血症,这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康锁彬;高秀领;王少锦;王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德国是西医学的重要发源地,而传统的中国针灸在德国则倍受瞩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伏,终渐日盛.本文简要回顾了针灸在德国发展的历程,对德国目前的针灸水平、针灸医疗保险、针灸研究、针灸临床、针灸机构、针灸杂志及针灸发展趋势做了详细介绍.
作者:李沛;杜野岚;刘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耳穴磁疗及特定穴位治疗老年人失眠症之有效性.方法:研究共邀请了60位60岁或以上之失眠老年人,接受3星期之耳穴磁疗疗程.均选取相同之穴位:神门、心、肾、肝、脾、皮质下及枕.贴上每粒含66 Gs之磁珠(不加压).结果:参加者疗程后的睡眠效果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进(P<0.01);而各失眠证型之总有效率为66.7%~90.9%(平均为81.7%).本研究亦显示虚证或实证失眠之老年人接受相同之特定穴位,在效果上没有分别(P>0.05).结论:耳穴磁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人失眠症,而本研究选取之特定穴位,均适合虚证或实证失眠之老年人.
作者:孙桂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小儿肺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期多由西医儿科收住院给予抗炎、抗病毒以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但是在热退、白细胞计数正常之后,部分患儿仍有轻度咳嗽、痰鸣,单侧或双侧肺底部或支气管可闻及湿罗音,此时继续静脉点滴或口服消炎药、雾化吸入等方法往往效果不明显.笔者2002年9月-2004年1月共收治该病患儿104例,均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献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找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的佳方法.方法:临床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加艾灸组(54例)、药物组(42例).耳穴贴压加艾灸组采用耳穴贴压加艾灸足三里、丰隆、局部水疱处;药物组采用口服、外擦无环鸟苷.结果:耳穴贴压加艾灸组治愈率为55.5%,总有效率为100.0%;药物组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为61.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加艾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耳穴贴压加艾灸法不失为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的较佳方法.
作者:余蕾;李月梅;曹雪梅;姚岱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机理.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谷氨酸钠溶液,制成肥胖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西布曲明组;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及血清瘦素(leptin)和胰岛素(insulin)水平.结果:电针组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1),电针组大鼠TG、TC和LDL-C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并且电针组优于西布曲明组(P<0.05);电针组和西布曲明组HDL-C的含量都高于模型组(P<0.01),但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电针组LPL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和西布曲明组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电针与西布曲明对胰岛素的影响差异没有显著意义,而对瘦素的影响电针组降低的程度比西布曲明组高(P<0.01).结论;电针刺激能够改善肥胖大鼠的高血脂状态,提高脂蛋白脂酶活性;同时调节血清高瘦素和高胰岛素水平.
作者:王少锦;李青;佘延芬;李爱英;徐华洲;赵志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机理.方法:以32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辨证选穴,分别于第1、2疗程后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各项肥胖指标(包括体重、肥胖度、体质指数)、三围、血脂、血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疗效明显,总有效率1个疗程后为84.4%,2个疗程后为90.0%,各项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并有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之趋势.结论:穴位埋线减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只需1周1次,节约了病人就诊时间,适应当今社会较快的生活节奏,是一种较好的减肥方法.
作者:杨福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案对中风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2次分别针刺健患侧腧穴,对照组每日1次针刺患侧腧穴.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分级达Ⅳ级以上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良好率为74.3%;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2.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每日2次健患侧腧穴交替应用的针刺方案更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雷龙鸣;庞军;陈家兴;彭德辉;王泽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脑出血(ICH)的佳方法.方法:将本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毫针浅刺法治疗.结果:采用毫针浅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0%,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毫针浅刺法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作者:张振伟;李文雪;薛维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注射结合体针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求治疗该病的佳方法.方法:将102例病人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结合体针组(治疗组)及药物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注入足三里、三阴交,并针刺合谷、太冲、关元、气海、太阳、风池,于经前10天开始治疗,每3天1次;对照组口服安定及谷维素,常规剂量,于经前10天每天服用,连续服至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体针方法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好于药物组.
作者:徐天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点按肩井、天宗(1)方法:取穴为患侧肩井、天宗,患者取坐位,上肢下垂,颈胸微向前,全身放松,均匀呼吸.医者立于其背后,用拇指尖或肘部点按揉患侧肩井穴,不可用力过猛,要持续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或其他组织,5分钟后用拇指按天宗穴0.5分钟.每日1次.
作者:邓曙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刃针作为一种疗法,有其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在此基础上,掌握刃针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发挥刃针疗法的效应.现将这些问题分述如下.
作者:田纪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烧山火针刺法治疗肾阳虚型不孕症患者1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7例患者均为结婚2年以上,夫妻性生活正常,无器质性疾病,年龄小25岁,大33岁.
作者:王传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火针点刺法治疗白癜风8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80例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小14岁,大58岁,平均28岁;病程短3个月,长5年.其中单发型30例,多发型50例.
作者:修猛刚;王大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眼针疗法作为微针疗法的一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证治疗,至今已历经30余载,其理论体系,尤其是眼针的分区定穴方案,现已经历了2次修改,而第3套方案以其穴位分布的合理性、穴区角度的严谨性而更易为临床医务人员所接受.本文从彭静山教授观眼识病、观眼诊病及眼针疗法3个阶段的理论基础方面加以阐述,对眼针分区定穴方案的形成、发展及变化进行剖析,从侧面介绍眼针疗法发展历史,从而指导临床眼针疗法的应用.
作者:车戬;田维柱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