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流产结局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刘梅云;张红杰;朱继红;高敬

关键词:药物流产, 流产结局,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药物流产后因不全流产或失败行手术干预者为病例组,以药物流产后完全流产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影响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病例组32例,对照组17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流产史(χ2=4.691, P=0.030)、药物流产的地点(χ2=13.487,P=0.000)、药物流产的孕周(χ2=6.747,P=0.009)、药物流产前是否诊断为阴道炎(χ2=22.153,P=0.000)对药物流产是否完全流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流产的地点(OR=3.693,P=0.009)和药物流产前是否诊断为阴道炎(OR=4.520,P=0.000)是药物流产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私立诊所行药物流产妇女比选择公立医院或计划生育诊所,更可能发生流产不全或失败;患有阴道炎的妇女发生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碘克沙醇对于肾功能不全大鼠肾损伤分子-1水平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碘克沙醇对于肾功能不全大鼠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l,KIM-1)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干预研究。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碘克沙醇组1、碘克沙醇组2(n=12)。模型组与碘克沙醇组均采用右肾切除及左肾动脉缩窄法制作肾损伤模型。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内隔日经内眦静脉取血测定BUN、SCr及取尿测KIM-1值。术后第3周对模型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碘克沙醇组1注射碘克沙醇(5 mL/kg)碘克沙醇组2注射碘克沙醇(10 mL/kg),观察碘克沙醇组在应用对比剂前与应用对比剂后3 h、24 h、48 h、72 h、7 d血尿素氮、肌酐和尿KIM-1的变化;术后第24 h、72 h、第7天,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处死。采取TUNEL法测定并比较这四组动物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BUN、SCr水平于术后第2天急剧升高(P<0.01),达术前2倍左右。之后逐步下降,手术后2周时稳定于术前1.5~2.0倍水平,但尿KIM-1无显著变化(P>0.05)。(2)与模型组相比,碘克沙醇组2在注射后24 h、72 h、第7天BUN、SCr、KIM-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碘克沙醇组2尿KIM-1水平在碘克沙醇注射后3 h即升高,明显早于碘克沙醇组1的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采用左肾动脉缩窄及右肾切除的方法能制备慢性轻中度肾衰竭动物模型;碘克沙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动物的急性肾损伤,具体机制可能和该对比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KIM-1能作为对比剂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不同浓度的对比剂对肾小管的损伤作用是不同的。

    作者:王娴君;吴尚勤;姚青海;董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卡马西平联合刺络闪火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闪火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用卡马西平100 m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用刺络闪火拔罐法,隔日1次,2组均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睡眠程度进行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睡眠时间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刺络闪火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为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又一选择。

    作者:马晓娟;张维娜;李河山;郄永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球囊扩张经皮肾镜通道建立在肾鹿角形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经皮肾镜通道的建立在肾鹿角形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球囊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治疗肾鹿角形结石患者35例,观察其出血及通道建立时间。结果35例患者一期手术通道建立均成功,经皮肾镜通道建立时间平均约6.5 min,31例患者无明显结石残留,清石率为88.6%,4例患者结石残留,0.5~0.7 cm,术后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排石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后结石均排出。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周围脏器损伤,无输血及集合系统穿孔等并发症发生,连续随访3~12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囊扩张经皮肾的通道建立在肾鹿角形结石的治疗中是快捷、安全、有效的,为肾鹿角形结石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平;杨文增;安丰;古德强;崔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否减少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复发。方法将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人,观察组采用连续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饮食控制和防螨措施依从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疾病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和防螨措施等干预方式的依从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5%(P<0.01)。结论通过对患儿中医保健按摩和日常生活关键环节的管理,可有效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和避开过敏原,减少患儿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作者:徐海霞;徐利平;卢红利;韩宁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皿治林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皿治林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6例,给予皿治林10 mg/d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3次/日,口服。对照组54例,只给皿治林口服,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均连续用药4周,并分别在1周、2周、4周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下降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2.86%,对照组74.0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皿治林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好。

    作者:马晓敏;李河山;魏佚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托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实习生综合技能

    目的:探讨在骨科实习带教中运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实施效果,提高骨科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方法将2012届毕业实习的12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传统教学法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实习带教,实习结束进行考核,比较2组实习生的实习带教效果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运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带教实习的学生,其实习结束出科考核成绩及综合技能明显高于传统带教实习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骨科实习生的综合技能及实习质量。

    作者:李国华;李山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手部腱鞘结核1例报道

    腱鞘结核在临床上少见,误诊率极高。主要由结核杆菌感染随血液运行或转移而间接发病,原发性更为少见。常以误诊为腱鞘囊肿(腱鞘炎)、软组织肿瘤(如腱鞘巨细胞瘤)、类风湿性滑膜炎及普通细菌感染等,因延误治疗,甚至治疗不当导致活动功能障碍等不可逆损伤。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原发性手部腱鞘结核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浩;高文山;王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壮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青壮年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门诊诊治的80例18~45岁脑卒中患者(发病≥3周)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A组,另45例卒中后未发生抑郁者为B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A、B两组患者的Hcy水平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依据HAMD评分对A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估,并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三亚组,再比较各亚组间血清Hcy的水平。结果A、B两组与对照组比较,Hcy水平均明显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Hcy水平在轻、中、重度抑郁组中随HAMD评分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性(r=0.7545,P<0.05)。结论青壮年卒中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血清Hcy水平有关,且Hcy水平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作者:刘喜艳;李会敏;史福平;姜晔;张秋平;高天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并内疝肠扭转肠套叠1例

    肠系膜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病。因起始症状和体征表现不同,很难早期明确诊断。近期易县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肠系膜淋巴管瘤致内疝、肠扭转、肠套叠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辉;张进国;张保宗;孙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手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对324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与手术后死亡相关的主要因素。结果入院后意识障碍越深病死率越高,IV级、V级病死率明显增高(P<0.01);出血量越多病死率越高,>80 mL为明显(P<0.01);出血部位越深病死率越高,丘脑及脑室出血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并发症中恶性颅内压增高与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的直接原因(P<0.01)。结论患者的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术后并发症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是造成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

    作者:宋朝彦;谢东;董晓辉;王春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整理近年有关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辨证治法充分体现了整体观念、虚实夹杂的中医特色,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能力,减轻家庭、社会负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轶璠;赵永辰;李德需;高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色LED光源对肝损伤大鼠肝再生影响的研究

    目的:应用红色LED光源照射肝损伤大鼠,观察其对肝损伤大鼠肝脏再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 min照射组、20 min照射组、30 min照射组。各组大鼠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取肝脏称重并计算再生叶占肝总质量比例,用显微镜观察再生叶肝细胞的再生情况。结果各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谷草转氨酶30 min照射组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再生较模型组明显;再生叶占肝总质量比例均较模型组增大(P均<0.05)。结论红光可促进肝损伤后肝组织的再生,并有助于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孙建钢;刘式浩;董宏伟;侯陈宁;谢盈慧;刘子豪;王欣悦;纪刊;崔妍;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48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硬化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未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硬化组血清MMP-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颈动脉硬化组中,易损斑块亚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稳定斑块亚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P<0.05)。结论MMP-9水平升高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检测指标。

    作者:宋月平;孙菊平;周金英;邸卫英;刘丹;高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ASA I-II级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开始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及VAS改善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术后补救镇痛药物数量减少。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金立;闫红丽;靳小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保护接生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9月在唐县人民医院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屏气和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22.2%,而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出血率(2.2%)较对照组(13.9%)显著降低(P<0.001);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III °裂伤,其中观察组I °裂伤率高于对照组,而II °裂伤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三个产程及总产程用时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切口感染,提高分娩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率,同时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可行性。

    作者:聂津;牛保兰;董文敬;乔朋;栗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常用化疗药物对胸部肿瘤细胞敏感性分析

    目的:通过测试常用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胸部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减少临床对化疗药物选择的盲目性,更好地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改良四氮唑盐(MTT)比色法,对近期手术切除的肺癌(13例)、食管癌(4例)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及肿瘤细胞药敏试验。结果肺鳞癌对16种化疗药物敏感率高的为:草酸铂(60%),顺铂、环磷酰胺、紫杉醇(40%)。肺腺癌对16种化疗药物敏感率高的为:盖诺、紫杉醇、氟尿嘧啶(63%)。食管鳞癌对16种化疗药物敏感率高的为:盖诺、长春新碱、羟喜树碱(75%)。结论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对胸部肿瘤化疗药物的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斌;李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亚型,常被视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加强TIA相关研究,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和预后,降低卒中发生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临床意义,TI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日趋成熟。

    作者:张冬立;李轶璠;张占英;赵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翡翠贻贝多糖对宫颈癌细胞凋亡及miRNA-34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翡翠贻贝多糖对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凋亡及miRNA-34a表达的影响。方法100 mg/L翡翠贻贝多糖处理宫颈癌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细胞中miRNA-34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翡翠贻贝多糖处理后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同时宫颈癌细胞中miRNA-34a表达增加(P<0.01)。结论翡翠贻贝多糖通过上调miRNA-34a表达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作者:赖银璇;何冬梅;杨丽梅;刘新光;李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肥大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肥大细胞是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中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除参与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外,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该细胞不仅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直接识别、吞噬、杀灭病原菌,还参与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和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作者:王晓曼;王静茹;王梦;曹志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预备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无预备全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无预备全瓷贴面修复的牙齿100颗,2年定期复诊,详细记录修复体的完整性、颜色的满意度、粘结后基牙的敏感性。结果100颗无预备全瓷贴面牙,失败6颗,成功率为94.0%。结论无预备全瓷贴面治疗前牙缺损、间隙、变色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是可靠的前牙美容修复技术。

    作者:张玲;王绮;张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