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1)

左常波

关键词:针灸疗法/方法, 名医经验
摘要:董氏奇穴,乃董景昌先生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是有别于十四正经的独特的针灸体系,具有特效的奇穴、特殊的针法、独到的诊法、完善的理论和极强的临床实效性.笔者依据董公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传授的经验,对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作一重点介绍.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案例讨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为颅脑损伤中较为特殊的疾病,其致伤机制为回旋性外力,使脑各结构间产生剪力,造成白质本身损伤.

    作者:郭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合谷穴注射转移因子治疗面部扁平疣30例

    本组30例均为由本院或外院皮肤科确诊的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6~15岁8例,16~25岁19例,26~36岁3例;病程3个月~1年17例,1+~2年10例,2+~5年3例.

    作者:吴菊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辨证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陈乃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磁极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失眠症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甚至彻夜不眠的一种病症,是大脑机能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性疾患.笔者采用磁极针治疗与普通毫针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对健康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作用规律.方法:正常健康育龄女性28名,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针刺对外周血中FSH、LH、E2、T、P等水平的影响.结果:针刺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卵巢性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P<0.01).结论: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沛;吴荔琼;徐文倩;陈贵珍;黄攸玉;李香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耳针与体针治疗花粉症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耳针与体针治疗花粉症的疗效.方法:体针组取印堂、迎香、合谷、太阳、太冲等穴位加辨证取穴;耳针组取内鼻、外鼻、眼、肾上腺、肝、脾、肺等穴位加毫针点刺放血.结果:体针组与耳针组在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上基本一致,取得疗效时间上体针组显著短于耳针组.结论:体针治疗花粉症比耳针起效快,且对于痰热夹瘀型花粉症患者体针效果好于耳针,而对于肺脾气虚型耳针效果明显优于体针.

    作者:霍则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

    介绍了石学敏院士率先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即作用力的方向是决定补和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佳参数为每个穴位操作1~3分钟;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佳参数为3~6小时等四大要素.使针刺疗法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

    作者:卞金玲;张春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风池穴互透治疗失眠58例

    本组58例,均来自门诊.男20例,女38例;年龄小20岁,大65岁;病程短3个月,长12年.诊断标准为下述症状中出现2项:(1)入睡困难;(2)睡不安稳,多次醒来;(3)睡眠时间缩短,早醒;(4)一夜梦魇困扰,并被惊醒;(5)睡眠后无清醒感觉;(6)1周有3次失眠或持续1个月以上.

    作者:夏于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内关穴注射止呃18例

    自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单侧内关穴治疗呃逆18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有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梅花针为主治疗腱鞘囊肿30例

    腱鞘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复发率高,药物不易控制,临床上没有什么特殊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世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头针配合穴位注射降低小儿脑瘫发病率观察

    目的:探讨头针及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的早期治疗效果,旨在降低脑瘫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头针、穴位注射及脑活素综合治疗,并与单纯脑活素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治疗组脑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及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对脑瘫早期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彭桂兰;张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络穴位导入在损美性疾病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系统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方法:经络穴位经皮给药运用于损美性疾病33例,对照组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经皮穴位导入给药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

    作者:罗小光;林雪梅;贺志光;吕明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穴位敷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治疗口腔溃疡的佳方法.方法:敷贴组采用穴位敷贴治疗,针刺组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结果:敷贴组总有率为92.7%,针刺组为93.3%(P>0.05),随访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5.3%与14.3%(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单纯针刺组疗效相仿,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作者:唐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100例

    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是由于环枕筋膜中的环枕后膜挛缩,刺激、压迫其中的血管神经而引起以头昏头晕、后枕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郎伯旭;方震宇;柳新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微波热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小25岁,大72岁;病程短12小时,长5天.

    作者:刘乃元;王峰;伊庭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经穴对运动状态下正常人脑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运动状态下针刺体穴对正常人脑代谢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名正常受试者在脑运动激活下行PET扫描,再行针刺加运动后扫描.利用SPM分析软件行分组t检验处理.结果: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旁中央小叶、额内侧回、双侧小脑、壳核等神经元细胞葡萄糖代谢发生了改变.结论:针刺通过对脑功能的调节实现其对肢体运动功能、镇痛等的调节.

    作者:常雄;石现;田嘉禾;尹岭;左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暴盲案

    刘××,男,58岁.初诊日期,1998年10月26日.主诉:双眼失明1月余.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

    作者:王健;李玉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针殷门穴治疗便秘50例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间歇时间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排便时间延长的一种病症,属肠道病变.笔者选用殷门穴电针治疗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尤亚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针配合TDP治疗闭合性克雷氏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电针加TDP照射,对照组用中药外敷,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克雷氏骨折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勇;李伟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斜刺血海、梁丘治疗膝关节疼痛282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斜刺血海、梁丘穴位治疗膝关节疼痛282例336个膝关节,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相奇;蒋亚芳;秦克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