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对患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观察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纳,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以及呼气流量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测量值对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可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李法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餐后2h血糖(2hP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总胆固醇(AG)、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血糖、胰岛素功能指标,对于血脂调节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蔡茵瑜;叶庆邦;史伟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胃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于检查前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注,对照组给予5 ml氯化钠注射液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T0),置入胃镜后1 min(T1)、3 min(T2)、5 min(T3)和检查结束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观察组T1、T2、T3、T4时刻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时刻血清NE、E、Cor水平高于T0时刻(P<0.05),观察组T1、T2、T3、T4时刻血清NE、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检查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了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邓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加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压吸氧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儿时间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48 h,研究组患几的氧合指数、pH值优于对照组;治疗3d,研究组X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加CPAP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病程.
作者:张剑;张艺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妇产科门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48例和健康孕妇48例纳入课题研究,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组孕妇和正常孕妇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差异.结果 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度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轻度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可以作为ICP诊断和轻度、重度分级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开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中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6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颞肌下组、改良颞肌下组、颞肌外组,每组12例,对比三组患者术后的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并对比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改良颞肌下组患者在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方面优于其余两组,并未增加颅内出血、感染、硬膜外血肿、钛网松动、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颅骨修补术中,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能够使患者在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等方面得到改善,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自信心,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张松;杨春红;陈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随机性分为两组,每组42例,术中以电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电刀组,术中以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超声刀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较电刀组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较电刀组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RF患者78例,依照建档顺序分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酸碱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UN、Scr、PCO2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O2、酸碱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05% (32/39),对照组为61.54% (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真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逆转效果.方法 将64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4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阿托伐拉汀10mg/d,疗程均为8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心肌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及左心重量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SBP及其平均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降低血压,增强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可有效改善LVMI,逆转心肌肥厚.
作者:刘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手术引发胆管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疾病患者568例,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理因素、其他因素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患者生理指标中血白蛋白含量≤40 g/L,总胆红素含量≥17.5 μmol/L,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较易出现胆管损伤.另外,如果患者年龄≥40岁,有慢性胆囊炎,出现胆囊积液症状的患者也较容易出现胆管损伤.结论 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患者年龄、患病类型、积液状况、血白蛋白含量、总胆红素含量、并发症情况等均会较严重地影响胆管损伤,医护人员可以参照这些数据采取合适的围术期干预手段,减少胆管损伤,降低损伤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Y型钢板内固定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肱骨髁间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杜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34例,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其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统计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屈曲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机体功能、社会职能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8.2% (30/34),并发症发生率为11.8% (4/34).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4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8.2±0.8)分高于治疗后VAS评分(2.13 ±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69,P=0.000).治疗后患者的中缘高度(78.3±19.0)%高于治疗前(58.20±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8,P=0.000).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72.1±16.2)%高于治疗前(56.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P=0.000).治疗后患者的Cobb角(13.6±2.0)°少于治疗前(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5,P=0.000).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6%)少于治疗前(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113,P=0.001).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中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瑞明;杜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评价组;将同时期收治的110例非梅毒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化学发光法、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金标测试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后的阳性率、特异性、灵敏度和对照组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结果 评价组中化学发光法、TRUST、TPPA和金标测试法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98例、94例、104例和105例,阳性率分别为89.09%、85.45%、94.55%和95.45%;TPPA的假阳性率与化学发光法、TRUST和金标测试法的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低于化学发光法、TPPA和金标测试法,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TRUST、TPPA和金标测试法四种检测方式相比之下,TPPA法比较适合用作检验梅毒螺旋抗体,因其阳性检出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假阳性率不明显,综合效果甚佳.
作者:张意钗;岑美婷;臧宁;黄燕文;罗胜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保守治疗的27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6个月时记录VAS评分和ODI评分,于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常规进行脊柱正侧位片、磁共振检查,测量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比较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变情况,同时观察骨折椎体愈合情况.结果 27例患者均完成随访,男6例,女21例,年龄(68.33 ±8.40)岁.27例患者治疗前同治疗后1周比较,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较治疗前更加严重(P<0.05).27例中出现椎体骨折不愈合5例.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保守治疗中期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较严重,且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彬;丁一;赵伟峰;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组,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左心射血分数与E/A.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但研究组左心射血分数、E/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刘泽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恢复、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3d,对照组视力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1d,对照组眼压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高于观察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眼压和视力恢复,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贾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住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恢复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创伤小,对骨折局部血液运行破坏少,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延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他啶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仅采用头孢他啶,研究组联合采用头孢他啶及盐酸氨溴索,两组均持续治疗7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清CRP、PCT、WBC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55% (29/31)高于对照组67.74% (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血清CRP、PCT、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PCT、WB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头孢他啶及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CRP、PCT、WBC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改善用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左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早期认知功能、免疫功能.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早期(T1、T2)精神状态以及镇静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且与手术前(T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T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早期(T1、T2)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恢复较快,显著低于同时刻对照组(P<0.05),且与手术前(T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具有避免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快速恢复患者免疫机制等特点,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包中喜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