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淳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ITP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5 mg/(kg·d),5d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 mg/(kg·d),疗程为4周.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00 mg/(kg·d)治疗,连续治疗5d.监测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小板参数水平,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儿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14 d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分别为(265.72±51.42)×109/L和(3.25±1.32)%,高于对照组的(208.69±44.56)×109/L和(2.4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14 d的MPV和PDW分别为(8.72±1.23)fL和(10.59±1.56)%,低于对照组的(10.12±1.34)fL和(14.2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6±0.79)d、(4.38±2.23)d、(3.02±1.05)d和(9.87±1.26)d,低于对照组的(3.76±1.21)d、(8.64±3.45)d、(4.13±1.18)d和(13.28±1.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ITP,可有效改善患儿血小板参数水平和出血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清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64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短暂性低血糖43例,反复发作性低血糖21例)和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低血糖持续时间与其发生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反复发作性低血糖与短暂性低血糖两组间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发作性低血糖组GFAP含量高于短暂性低血糖组(P<0.05).结论 血清GFAP水平与低血糖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低血糖脑损伤程度具有评估作用.
作者:卜笃翰;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各6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三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其血清CRP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支原体肺炎组血清CRP水平和血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治疗后1周,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和血清CR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细菌性肺炎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 小儿细菌性肺炎血清CRP阳性率高于支原体肺炎,血清CRP检测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罗慧;李伟艳;田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对小儿难治性哮喘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难治哮喘伴OSAHS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哮喘状态、肺功能变化,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和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控制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 难治性哮喘伴OSAHS患儿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哮喘不易控制;积极对OSAHS进行手术治疗,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建议临床加以重视.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RF患者78例,依照建档顺序分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酸碱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UN、Scr、PCO2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O2、酸碱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05% (32/39),对照组为61.54% (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真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TNF-α、VEGF指标变化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TNF-α、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20.3% (10/48),观察组为4.17% (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5,P<0.05).结论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TNF-α、VEGF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利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HSPN的46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常规结果分为HSPN(-)组(404例)及HSPN(+)组(65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HSPN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D-二聚体、CysC、WBC、ANC、皮疹复发>3次、尿微量白蛋白、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将其作为自变量,以是否肾炎作为因变量,以再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D-二聚体、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为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D-二聚体、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升高与HSPN发生呈正相关,为HS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该实验室指标出现相关异常时,需警惕HSPN的发生.
作者:张春伟;吴慧;李燕林;王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下肢手术应用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手术的患者180例,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将其分为三组,组1的60例患者应用1.5 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舒芬太尼+0.10%罗哌卡因治疗,共计150 ml;组2的60例患者应用1.5 μg/kg舒芬太尼+0.10%罗哌卡因治疗;组3的60例患者应用2.0 μg/kg舒芬太尼+5 mg/ml曲马多,共计150 ml,实施静脉镇痛,分别在T0、T1、T2、T3各时间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对其NE、E、APTT、COR、PT、APTT、FIB以及TT值,同时在术后T1、T2、T3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通过对组2、组3患者进行比较,其术后T1、T2、T3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未见统计意义(P>0.05);与组1比较,组2、组3的术后T1、T2、髓时间点PT、APTT、TT值均比组1低,而NE、E、COR、FIB值比组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组1患者的T1、T2、T3时间点PT、APTT、TT、NE、E、COR、FIB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2、组3比较,T1、T2、T3时间点的各个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思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妇产科门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48例和健康孕妇48例纳入课题研究,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组孕妇和正常孕妇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差异.结果 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度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轻度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可以作为ICP诊断和轻度、重度分级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开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8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开喉剑喷口腔等治疗;治疗组在开喉剑喷口腔的基础上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应用;比较两组有效率及在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总疗程时间的差异,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及各自病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总疗程时间分别为(5.3±2.1)、(3.9±0.5)、(6.8±1.2)、(7.1±0.83)d,观察组分别为(2.5±1.3)、(2.7±0.6)、(4.4±1.5)、(5.3±0.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IgG、IgA、Ig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有所上升,但治疗组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能调节患儿免疫,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靳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指标低于开腹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腹腔镜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
作者:谭成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Deluxe-PS型与PFC Sigma RP型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膝关节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A组选用Deluxe-PS型假体,B组选用PFC Sigma RP型假体,评价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假体屈曲角度以及外翻角.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假体屈曲角度及外翻角均少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中,Deluxe-PS型假体同PFC Sigma RP型假体的应用效果相当,可很好实现假体同骨截面高精度的结合,提高假体同截骨覆盖面融合的适合性,但Deluxe-PS型假体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葛建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期确诊为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血清结核抗体(TB-AB)、腺苷脱氨酶(ADA)、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比较各个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情况.结果 观察组斑点形成细胞(SFC)形成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原检测SFC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极高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郭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恢复、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3d,对照组视力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1d,对照组眼压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高于观察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眼压和视力恢复,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贾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食管反流患者食管功能及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食管反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兰索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观察患者食管功能、胃电节律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食管功能及胃电节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反流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患者食管功能明显改善,胃电节律水平明显提高,疗效显著.
作者:韩世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自觉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且患者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的自觉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安全可行,利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的恢复,改善美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郭赞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在保障患者知情权的情况下,根据所用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管取石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胆漏、反流性食管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及药物镇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6 ±5.1)ml、(2450.0±350.0)ml、(20.2±5.3)h、(7.1±2.8)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9、10.314、12.616、6.715,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273、1.69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 (2/48),使用镇痛药物患者3例(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4、7.157,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克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手术引发胆管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疾病患者568例,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理因素、其他因素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患者生理指标中血白蛋白含量≤40 g/L,总胆红素含量≥17.5 μmol/L,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较易出现胆管损伤.另外,如果患者年龄≥40岁,有慢性胆囊炎,出现胆囊积液症状的患者也较容易出现胆管损伤.结论 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患者年龄、患病类型、积液状况、血白蛋白含量、总胆红素含量、并发症情况等均会较严重地影响胆管损伤,医护人员可以参照这些数据采取合适的围术期干预手段,减少胆管损伤,降低损伤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34例,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其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统计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屈曲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机体功能、社会职能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8.2% (30/34),并发症发生率为11.8% (4/34).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3mg/kg完成诱导插入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吸入2%~3.5%七氟醚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插入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PAED评分(8.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吴振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