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洁;王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及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及留学生在中国求学的特点,结合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工作,本文对医学留学生在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及相应对策思考进行总结分析,以期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王静;德丽娜尔·乌尔肯别克;马彩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对其进行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康复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3例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余下43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4.65%(2/43),和对照组的18.60%(8/43)相比显著较低,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24±4.95)分,和对照组的(79.38±5.38)分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出血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珍秀;帅永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ALK基因重排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携带ALK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从靶向ALK激酶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获益,因此NCCN指南推荐NSCLC常规进行ALK基因检测以筛选靶向药物获益人群.传统的ALK基因重排检测是通过组织活检提取RNA逆转录后完成检测,然而存在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法进行组织活检,因此基于血液标本的液体活检技术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血液ALK重排检测相对于EGFR基因检测难度更大,本文对现阶段血液ALK基因重排的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促进晚期NSCLC患者ALK重排检测的普及.
作者:祝行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胸心外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将从2017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就诊的224例需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宣教、感染预防、防止导管堵塞、导管置管固定、预防血液反流以及科学输液等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导管脱出(0.00%)、导管感染(0.09%)、血管损伤(0.00%)、导管堵塞(0.09%)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9%,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11.61%)(P<0.05).结论: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唐丽娟;唐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中胆心反射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8例,在D S A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或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期间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防治胆心反射的发生.结果:108例患者成功实施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或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并发胆心反射12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生命体征恢复,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探讨、分析、研究经肝胆引流术及支架置入术中胆心反射产生的诱因,并采取相应的系列护理对策,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左云霞;林杰;赵秀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方法对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性护理(n=175,对照组)及程序化护理方法(n=175,观察组)应用后对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余静;杨丹;程晓慧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的科研团队历经3年,在碳离子辐射诱导增殖性细胞死亡研究上取得进展,为重离子治癌机制研究提供了活体实验证据.据介绍,这一研究成果的优势在于首次利用活体动物模型来研究重离子对于癌细胞放疗后的增殖性细胞死亡过程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腔内弹道碎石术联合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取腔内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腔内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的排净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结石排净率81.63%,并发症率20.41%;观察组结石排净率97.96%,并发症率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腔内技术联合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窦红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异位妊娠存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甲氨蝶呤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药物.而手术治疗却存在较高的风险.近,一些研究显示吉非替尼结合甲氨蝶呤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水平和降低手术的几率.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输卵管异位妊娠,吉非替尼联合甲氨蝶呤较单用甲氨蝶呤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目前报道已知的副作用为67%的患者有痤疮样皮疹,42%患者有腹泻,持续时间较短.吉非替尼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对于是否适用于非输卵管异位妊娠或绒毛膜癌等,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及研究.
作者:章晓洁;王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近些年来,关于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在预防该疾病的成效方面却并未取得显著进步,呼吸道传染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深入探讨该疾病的传播方式、流行特点、症状表现和预防控制策略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本文中,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具体特点展开论述,进而归纳出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作者:茶兴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本文从介绍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着手,详细论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专业团队建设与试验管理等方面内容,突出领导重视、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软硬件配备等在建设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过程的重要性.
作者:文婷婷;陈健;陆益民;陈亚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超声区分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是代谢性疾病还是炎性疾病,以提高超声的鉴别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甲状腺炎性及甲状腺代谢性疾病93人,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27人,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病)21人,甲状腺功能减退14人,甲状腺功能亢进31人,与同时期就诊的正常甲状腺45人,单纯性甲状腺肿14人对比,分析其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图像,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代谢性甲状腺疾病,炎性甲状腺疾病有特有的超声表现.结论: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可以区分常见甲状腺弥漫性疾病.
作者:邹宝;臧雅勤;陈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均留置导尿管,其中有17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83例未发生尿路感染,总结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与相关的护理策略.结果:年龄较大、导尿管留置时间长与尿道口消毒护理未彻底、膀胱冲洗为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四个因素均为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避免膀胱冲洗,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并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消毒,以此来预防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丽波;王君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心理护理以及生命体征护理等,总抢救成功率为81.2%.结论:给予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素碧;吴玉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美国一项新研究说,高剂量手机辐射可导致雄性大鼠心脏出现恶性肿瘤,但研究人员强调这些大鼠接受的辐射剂量远高于人们日常使用手机时所接触到的,因此相关结果不能直接推广到人类.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讨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麻醉中不同滴定终点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取自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以来我院进行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 U G O R)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进行麻醉,对照组的诱导终点定为患者的MOAA/S评分(警觉/镇静)达到1分,而观察组的则将Ramsay镇静评分到达4分的视为诱导终点.比较两组患者的△SBP、△MAP、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在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的△SBP、△MAP全部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相应的数值,且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 U G O R)麻醉中不同滴定终点的麻醉效果亦不同,其中,以Ramsay镇静评分到达4分作为诱导终点的麻醉效果明显,有效的减轻了麻醉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刺激,病人的恢复预后情况较好,患者的满意程度高,可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3能显著修复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心血管系统损伤.鉴于晒太阳时身体会自动产生D3,因此专家建议,心血管系统损伤病患可多晒太阳或服用D3补充剂.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将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分组研究,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治疗后炎性因子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指标差异对比:A组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水平相比B组明显更低(P<0.0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相比B组69.44%明显更高(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盛峰华;丁卓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深入分析运用PDCA循环法对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现实意义.方法:筛选20例MDROs患者,2017年为运用P D C A循环法前,我院从2018年1月起运用P D C A循环法,加强管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问题,并将2017年—2018年期间的医院感染防控成效、护理人员处理能力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于2018年,未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运用后的感染防控成效明显优于运用前(P<0.05);运用后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处理能力高于运用前(P<0.05).结论:运用P D C A循环法对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成效可观,可有效控制与防治院内感染,对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英国《自然》杂志在线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物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病理特征,而今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可预测它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并有望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前预警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