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姬明丽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郑州市第三人民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118例和未合并原发性肝癌的病程≥10年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分析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分数、饮酒分数、一级亲属肝癌病史、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史、e抗原阳性、HBV DNA 104~ 105、HBV DNA 105 ~106、HBV DNA 106~ 107、HBVDNA>107 copies/ml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P<0.05或<0.01).结论 一级亲属肝癌病史、HBeAg阳性、HBV DNA>104 copies/ml、吸烟、饮酒、糖尿病、酒精性脂肪肝、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是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慢性心力衰患者,将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为慢性心力衰竭伴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和病毒分布、构成情况.结果 108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129次,排除两组患者痰培养过程中的标本污染情况,共培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占45.96%,革兰阳性菌63株,占31.31%,真菌44株,占22.73% . 观察组营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慢性心力衰竭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且慢性心力衰竭伴呼吸道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小骨窗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9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小骨窗手术治疗组(研究组)和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小骨窗手术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 小骨窗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松;杨丰忠;陈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 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d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患者死亡.手术时间为(119.62±43.26) min,术前腹腔积血量(1469.35±186.32) ml,术中出血量(336.62±27.63) ml,回输自体血(813.06±65.29)ml,住院时间为(11.26±1.09)d;术前和术后2 d IL-2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和术后TT、PT、APTT、FIB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 IL-6为(3084.63±625.84) pg/m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血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凝血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何新卫;赵辉;文军;陈少逸;刘兴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丙氨酶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分别为(36.32±9.51) g/L、(69.21±23.05) U/L、(37.32±12.65) U/L、(25.69±3.66)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保肝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翟学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高三尖杉脂碱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难治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征(PN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09年至2014年18例的难治性PNH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1年无效,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小剂量HA方案联合化疗和支持对症治疗,观察记录化疗前后疗效、疾病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5例于化疗后10~115 d起效,平均40 d;化疗后血红蛋白浓度为(85.4±16.9)g/L,显著高于化疗前水平(P<0.05),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游离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浓度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其中4例患者于1年内复发,15例有效患者的部分PNH克隆负荷指标出现转阴,未出现骨髓抑制和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难治性PNH患者,小剂量HA方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和耐受较高.
作者:黄文添;陆森;陆粤就;龙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小弯侧后壁局限性间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两镜联合行胃小弯侧后壁局限性间质瘤楔形切除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4~6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两镜联合经小弯侧胃后壁旋转术是治疗胃小弯后壁局限性间质瘤的成功术式.
作者:吴长安;赵三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治疗.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6例(15%),有效12例(30%),无效22例(55%),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上肢机器人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使得大脑神经结构发生可属性的改变,提高患者的上肢及手部活动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大限度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自由行走.
作者:吕盛;李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用于监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各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和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预测指标.方法 选择异位妊娠病例120例,不限制血清β-hCG值、孕酮值,排除出血性休克者均予药物保守治疗.统一药物保守治疗方案,甲氨蝶呤2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d;随机选择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共3d)、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口服,每天1次,共2d)及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第1、4、7、11、14天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β-hCG值、孕酮值.结果 β-hCG值能反映治疗结局及住院天数的预测性;第4~7天孕酮变化较孕酮第1~4天的变化更有意义.结论 动态观察β-hCG值、孕酮能加强异位妊娠结果的预测.
作者:汤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不同治疗模式在肝素抗凝条件下,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与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于信宜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CRRT治疗患者中抽样选取68例均分为两组,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条件下,34例给予CVVH模式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给予CVVHD模式治疗(试验组),比较其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由(205.47±69.50)×109/L降至(173.73±57.53)×109/L,而对照组血小板则由(197.11±70.07)×109/L降至(82.61 ±15.44)×109/L,二者相比,对照组血小板下降趋势较试验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抗凝条件下,CVVH治疗模式对血小板的影响较CVVHD大.
作者:梁秋波;梁伟健;朱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0例胃静脉曲张患者均实施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套扎点数4 ~ 12 (6.2±0.1)点;注射组织胶1 ~3(1.7±0.2)ml;GOV1型患者显效25例,有效13例,总显效率为65.79%,明显高于GOV2型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10例上腹部不适,2例低热,16例有胸痛表现,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内镜下组织胶联合套扎术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疗效显著,再出血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林任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阳县中医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将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一时期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以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其次是冠心病和吸烟.结论 脑血栓形成患者主要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也取决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异常.
作者:申树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一清胶囊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60例给予一清胶囊饭后口服2粒,3次/d,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2次/d,共4周;一清胶囊组60例,单纯口服一清胶囊;过氧苯甲酰组60例,单纯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用法用量及治疗时间均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28天进行随访观察,记录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一清胶囊组及过氧本甲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3.33%、46.67%;治疗第28天,联合治疗组、一清胶囊组及过氧本甲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7%、56.67%.治疗2周和4周后过氧本甲酰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和一清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一清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一清胶囊组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过氧本甲酰组有2例患者出现面部红斑刺痛及脱皮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可见1例面部红斑刺痛及脱皮等不良反应,1例出现轻度腹泻症状;一清胶囊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结论 一清胶囊单用或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效果优于单用过氧苯甲酰凝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芦桂青;刘艳;富志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后期指导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监测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HBV-DNA、HBeAg转阴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率(73.30%)明显高于对照组(46.70%),治疗组患者HBeAg转阴率(38.30%)明显高于对照组(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更好,见效更快,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抑制病毒再继续复制,在临床上应用更多,更值得推广.
作者:申长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激素联合霉酚酸酯与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小剂量激素联合霉酚酸酯与雷公藤多苷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深入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激素联合霉酚酸酯与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蒋淑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婴幼儿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几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指标为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 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潮气呼吸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婴幼儿肺炎患儿通气功能情况,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周波;袁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急性脑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改善脑代谢与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发病4.5h内静脉滴注尿激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11.0%,对照组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缺血可发挥明显积极作用,与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相比效果得到强化,安全性高.
作者:李明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住院需行三孔VATS治疗的患者49例,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者,术后未见血胸、胸膜感染并发症.手术时间35.5 ~69.3(51.2±14.3)min,术中出血量7.6~21.1(14.3±6.7)ml,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155.5 ~567.7(311.2±185.3)ml,术后1 d VAS评分1.5~4.9(3.2±1.3)分,术后拔管时间2.9~6.1 (4.4±1.8)d,住院时间6.5~9.0(7.5±2.0)d;术后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三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胸外科疾病具有微创、患者恢复快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峰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肾病及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东莞市桥头医院收治的梗阻性肾病患者97例,其中36例合并肾功能衰竭,记为A组;选取慢性肾炎患者91例,34例合并肾衰功能竭,记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梗阻性肾病及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结果 A组Scr为(587.63±121.06) μmol/L,低于B组的(986.24±241.53) μmol/L,Hb、GFR分别为(93.35±12.05)g/L、(19.63±8.85) ml/min,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5岁、用药依从性低、梗阻时间≥6周是梗阻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合并高血压、用药依从性低是慢性肾炎致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较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快;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可能与高血压、年龄、用药依从性有关,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与年龄、用药依从性、梗阻时间有关.
作者:陈丽兰;陈国强;杨涛;魏九金;雷海优;龙木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