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泊三醇外涂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菊梅

关键词:银屑病, 卡泊三醇外涂软膏, 激光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针对银屑病患者的医治中采用卡泊三醇医治的疗效展开探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银屑病患者170例,从中挑选85例患者运用激光治疗为参照组,余下85例患者采取激光治疗联合卡泊三醇外涂软膏治疗为研究组.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的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并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性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分析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IVAP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IVAP组、采用PICC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PICC组;对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维护时间、带管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VAP组导管维护时间显著短于PICC组(P<0.05),IVAP组带管舒适度显著优于PICC组(P<0.05);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结论:与PICC相比,将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带管舒适度,缩短导管维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红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MSM人群HIV/AIDS基线CD4水平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MSM人群中HIV/AIDS患者的基线CD4细胞对艾滋病抗病毒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362例MSM人群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CD4<500/μl患者设为对照组,CD4≥500/μl者设为观察组.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记录CD4、病毒载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病毒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基线CD4恢复到正常人CD4的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恢复正常CD4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病毒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基线CD4值不同的MSM人群HIV/AIDS患者中,CD4≥500/μl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D4<500/μl者,但是抗病毒治疗效果大致相同.

    作者:段元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例以四肢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结节病

    目的:通过1例结节病的诊治,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结节病患者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61岁女性,主因发现四肢皮肤结节半年,肺部结节1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款,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可见散在大小不等对称性红色皮下结节,表面光滑,轻微隆起,质硬.大约3 x 3cm.胸部HRCT示:“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部分融合;双肺胸膜下多发网格影,双肺散在大小不等结节影.”免疫全套:ANA可疑阳性,ANCA阴性;肺功能:FEV1/FVC 76.79%,弥散功能正常.心脏彩超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EUBS-TBNA检查:各级管腔通畅;刷片未查见抗酸杆菌及恶性细胞;7组淋巴结活检查见少许上皮样内芽肿;六胺银(-);未查见抗酸杆菌及结核杆菌DNA片段;特殊染色未查见真菌感染.皮肤活检示:纤维脂肪组织中查见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炎,部分结节有融合.六胺银(-);未查见抗酸杆菌及结核杆菌DNA片段.确诊后开始服用泼尼松20mg每日一次.治疗半年患者四肢皮肤结节完全消失,复查胸部CT示:双肺散在大小不等结节影及纵隔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结论结节病是波及多系统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发生于肺门纵隔的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淋巴瘤及转移肿瘤,早期获得病理学可以提高诊断率,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唐霞;黄万秀;蒋莉莉;金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中医病症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中医病症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观察其中医病症特征.结果: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为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型.

    作者:张瑞卿;何玉仁;郭永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层次分析法对抗抑郁药物进行风险效益研讨

    抗抑郁药物为治疗抑郁疾病的主要方式.寻找一种适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少、经济性强的抗抑郁药物,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于抗抑郁药物开展相关评价以及从优选择,不仅仅能明确相同药物的优劣情况,进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在此同时,此类方式也为明确病患对于治疗方案效益评价指标偏向权重合适的方式.决策者既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病患,所以说,决策分析法能更好的考虑到病患风险态度以及价值偏好,方便决策者的比较以及判断,有助于权衡利弊.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揭阳空港经济区育龄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回顾空港经济区2013-2017年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新生儿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2017年间在我中心自愿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7200对共14000例育龄夫妇为研究对象,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000例中属于高风险人群2492人,发生率17.8%.其中女性高风险1668人,阳性率66.9%,男性高风险824人,阳性率33.1%.结论:空港经济区计划妊娠的夫妇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对孕龄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悦芬;魏佳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金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对比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接收的14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72h存活率(98.61%)明显高于对照组(86.30%),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1%)明显低于对照组(12.33%),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补液法,采用亚休克疗法能够有效提高院前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钟兵;卢应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手术室是医院医疗行为的核心,对手术室无菌间管理进行优化,探讨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无菌间管理中利用精益工具并建立工作流程,做好醒目标识,实施5S管理,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无菌间精益管理使护士准备手术器械平均缩短5分钟,手术室无菌间能够清晰优化,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精益管理促进了手术室无菌间规范化管理,通过目视管理、水蜘蛛、5S等精益管理工具针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找到流程上的改善,有效优化,提高效率,确保了手术质量,树立了团队文化.

    作者:林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业卫生体系建设及发展分析

    随着监督监测体制不断变革和面临严峻的职业病防控形势,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体系相继构建并不断完善,如何实现持续性建设与发展,以及和安监部门、社保机构的密切合作,是其在实现职能作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职业病防控水平提高以及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游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介入中心1340例经股动脉路径穿刺的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0例使用血管缝合器(血管缝合组),1050例使用徒手压迫法止血(徒手压迫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和制动总时间.结果:血管缝合组和徒手压迫组在止血成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缝合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总时间明显短于徒手压迫组(P<0.05).结论: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经股动脉穿刺的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止血中安全、有效,与徒手压迫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总时间.

    作者:殷建瑞;张文胜;杨新光;梁建峰;姬云翔;曾思铭;张世峰;龙友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使用情况调查

    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首先,统计并分析298例子2010年5月~2018年5月近十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其中有15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对其加以治疗,14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措施.将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A组,未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其次,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并对A、B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PANSS)、椎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血压下降、便秘、口干以及总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根据数据得出,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差异比较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患的椎体外系反应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可以得出,相对于之前未联合苯海索使用的药物治疗措施来说,抗精神病药与苯海索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病患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减轻了治疗给病患身体带来负担与威胁,促进了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

    作者:张鑫;罗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析社区全科医生对中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对策与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中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对策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的8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社区普通医生常规干预)与观察组(40例,给予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121.82士4.93)mmHg、舒张压(73.25±5.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38.25±4.34、89.53±5.84)mmH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中老年高血压综合防治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雯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梗塞急性期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梗塞急性期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SCL-90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且SCL-90评分及NIHSS评分均更低,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晓会;李福军;张玉;王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跟腱外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6月选取14例跟腱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跟腱外露患者,应用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缺损修复,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患者对疗效满意.结论:应用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单,皮瓣内携带穿支血管、血供可靠,术后恢复较快,减少了患者痛苦,适用于足跟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伴跟腱外露患者.

    作者:付荣刚;殷秀清;张曦;邹登龙;宋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9例,输尿管癌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 11例、G2及G3 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 17例、G2及G3 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癌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癌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癌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舰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癌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癌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癌,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作者:蒋仕春;辛宇鹏;王耀东;袁光亚;向敏;祝凡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观察组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采用埃索荚拉唑治疗胃溃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价值更高.

    作者:梅灵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曹宝国主任医师治疗皮肤黑变病验案1则

    皮肤黑变病属于祖国医学“黧黑斑”的范畴.西医对皮肤黑变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特色,且收效甚佳.曹宝国主任医师以“有诸内必形于外”整体现念为指导,以中医八纲、脏腑辨证为基本,认为病因病机在于肾脏虚衰,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瘀阻络,临床以补肾疏肝、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恒;刘小桂;高洁;曹宝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3月一2018年0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确诊,并根据临床分度,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15)以及重度组(n=11),对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T1WI、T2WI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为800s/mm2,对不同序列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总结分析,患者采用T1WI+T2W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79.31%),低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阳性检出率(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共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共检出病灶89个,其中T1WI+ T2WI序列病灶检出率为69.66% (62/8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病灶检出率为91.01% (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应用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飞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28天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可靠.

    作者:王学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