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兰
流式细胞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本文以大量文献资料作为基础,对当前该技术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再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论述,包括其工作设备、原理、技术流程等,后以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作为对象进行分析,为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必要参考.
作者:张丽丽;杨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利用微信群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0月我中心实施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手术近视患者107例(2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利用微信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视力和屈光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均对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微信群这个非面对面、及时沟通的平台和途径,医护人员能够对各个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作及时的反馈,增进医护患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并增强患者满意度.
作者:田俊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切除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基于治疗方式将54例胆囊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7)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n=27)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排便功能异常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两个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有利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江;代海峰;田海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3月一2018年0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确诊,并根据临床分度,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15)以及重度组(n=11),对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T1WI、T2WI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为800s/mm2,对不同序列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总结分析,患者采用T1WI+T2W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79.31%),低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阳性检出率(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共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共检出病灶89个,其中T1WI+ T2WI序列病灶检出率为69.66% (62/8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病灶检出率为91.01% (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应用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飞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114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完善报管治疗后给予CAD/CAM高嵌体修复治疗,给予为期6个月随访,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CAD/CAM高嵌体修复114颗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成功率达到98.25%,其中1例出现修复体脱落,1例出现修复体折裂.患者对修复体颜色、外形及舒适度满意度分别为93.75%、92.50%、97.50%.结论: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映辉;汤晨;徐云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对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共9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疗效及手术实施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手术疼痛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内的疗效更佳显著,患者的手输出血量、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柴幼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无痛人流术后观察室运用音乐疗法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5月2日到2018年5月31中随机选择15天在门诊无痛人流观察室中使用音乐疗法为观察组726例;另外15天不放任何音乐,为对照组7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入室后30min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无痛人流观察室运用音乐疗法具有镇痛、镇静作用,有利于提高人流术后患者的恢复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娇娇;袁亚苹;张盼盼;杨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被随机分配至两组,联合治疗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和特布他林进行联合治疗,常规治疗组患儿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53.57%)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37.50%)和总有效率(83.93%),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向静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社区98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随访,观察组增加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2.76士8.48)mmHg、舒张压为(92.35±5.42)mmHg,研究组患者分别为(133.54±7.72)mmHg、(83.19士5.21)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75.51%(37/49),研究组为91.84%(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改善其血压水平,进而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广泛提倡和推广.
作者:许凤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进行健康评估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镇25户失独家庭进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健康干预计划,比较失独家庭人员干预前与干预后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期6个月).结果:干预后失独家庭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获得了提高.结论: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的健康评估及评估后的干预非常有效.
作者:高彩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中医病症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观察其中医病症特征.结果: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为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型.
作者:张瑞卿;何玉仁;郭永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病患哪个应用价值更高,方便治疗更多妇科病患者.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检查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检查报告研究.结果:通过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盆腔积液、妇科炎症、卵巢疾病、子宫肌瘤四大疾病的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符合度与准确率99.16%高于腹部超声检查70.83%.结论:终数值对比得知,阴道超声病症确认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谢庆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比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诊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FNA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史瑞芬;丘雪梅;张文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江阴璜土医院收治的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至4年,平均随访时同为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0 ~ 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3.4周.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徐震宇;丁文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于骨折患者放射吴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的原始诊断资料,在接诊过程中的诊断结果.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得知,比较常见的误诊部位是患者的手、足和盆骨等位置,而漏诊部位比较常见的是患者的肋骨以及脊柱骨等位置.结论:在进行骨折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医师的业务能力等进行有效的提升,将误诊和漏诊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作者:曹小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比分析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IVAP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IVAP组、采用PICC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PICC组;对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维护时间、带管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VAP组导管维护时间显著短于PICC组(P<0.05),IVAP组带管舒适度显著优于PICC组(P<0.05);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结论:与PICC相比,将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带管舒适度,缩短导管维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红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本院在2017年2月-12月期间,门诊共开具的用药处方300份,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与措施,并抽取本院2016年2月-12月期间未实施处方评价的门诊处方300份,将两组进行划分,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在处方点评实施后,两组用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数量,以及观察用药处方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在进行处方点评前,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8.3%,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处方点评后,各个用药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施处方点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用药处方的质量提高,并且对于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优质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小龙;唐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6月选取14例跟腱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跟腱外露患者,应用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缺损修复,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患者对疗效满意.结论:应用足跟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单,皮瓣内携带穿支血管、血供可靠,术后恢复较快,减少了患者痛苦,适用于足跟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伴跟腱外露患者.
作者:付荣刚;殷秀清;张曦;邹登龙;宋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全身麻醉时,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临床路径.方法:介绍我院麻醉护士进行剖宫产全身麻醉前、中及拔管时的护理配合路径.结果:麻醉护士按标准流程做好麻醉前准备、麻醉时的配合,能提高护理与麻醉配合默契,加快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麻醉药物进入胎盘时间,降低麻醉药对新生儿影响.结论:全身麻醉剖宫产的麻醉护理配合临床路径有利于保证产妇的安全、新生儿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袁亚苹;魏娇娇;张盼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呈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很多研究表明NK细胞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NK细胞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已深入到各个阶段,包括分子、细胞水平,以及对乳腺癌的检测和治疗.探究NK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就NK细胞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李云超;杨保强;王有凯;韩萌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