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健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患者96例进行研究,抽签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施加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3.28±1.75)分、(34.36±1.7)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疼痛反应.
作者:勾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四肢骨折患者早期阶段应用外固定手段进行急救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5年-2018年间收治四肢骨折急救患者38例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硬币法将其每组19例分为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对应内、外固定手术方案治疗.对组间治疗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对比以归纳外固定术于此类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结果:在骨折愈合优良率方面,内固定组优良率68.4% (13/19),外固定组优良率89.5% (17/1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急救时选择外固定手术方案,不但能够让患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固定状态,同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钱金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科学家长期以来认为血流在癌症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斑马鱼和人类中测试这种假说的研究证实,循环血流会影响肿瘤细胞在脉管系统中停滞并排出体内的位置,在那里它们可以形成转移.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采用针对性安全管理模式对中药房内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进行管理的临床价值,并总结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方法:选在我院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药物管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同意模式中药房安全管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安全管理.结果:研究组用药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7%,高于对照组的85.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安全管理模式对中药房内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进行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聂慧海;吴永林;刘少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观察患者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给予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全面护理,能降低患者感染及不良瓦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王玉;张颖;王丹;李鑫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首先,统计并分析298例子2010年5月~2018年5月近十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其中有15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对其加以治疗,14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措施.将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A组,未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其次,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并对A、B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PANSS)、椎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血压下降、便秘、口干以及总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根据数据得出,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差异比较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患的椎体外系反应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可以得出,相对于之前未联合苯海索使用的药物治疗措施来说,抗精神病药与苯海索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病患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减轻了治疗给病患身体带来负担与威胁,促进了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
作者:张鑫;罗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观察组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采用埃索荚拉唑治疗胃溃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价值更高.
作者:梅灵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于骨折患者放射吴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的原始诊断资料,在接诊过程中的诊断结果.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得知,比较常见的误诊部位是患者的手、足和盆骨等位置,而漏诊部位比较常见的是患者的肋骨以及脊柱骨等位置.结论:在进行骨折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医师的业务能力等进行有效的提升,将误诊和漏诊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作者:曹小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被随机分配至两组,联合治疗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和特布他林进行联合治疗,常规治疗组患儿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53.57%)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37.50%)和总有效率(83.93%),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向静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本院在2017年2月-12月期间,门诊共开具的用药处方300份,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与措施,并抽取本院2016年2月-12月期间未实施处方评价的门诊处方300份,将两组进行划分,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在处方点评实施后,两组用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数量,以及观察用药处方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在进行处方点评前,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8.3%,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处方点评后,各个用药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施处方点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用药处方的质量提高,并且对于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优质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小龙;唐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手术室是医院医疗行为的核心,对手术室无菌间管理进行优化,探讨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无菌间管理中利用精益工具并建立工作流程,做好醒目标识,实施5S管理,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无菌间精益管理使护士准备手术器械平均缩短5分钟,手术室无菌间能够清晰优化,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精益管理促进了手术室无菌间规范化管理,通过目视管理、水蜘蛛、5S等精益管理工具针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找到流程上的改善,有效优化,提高效率,确保了手术质量,树立了团队文化.
作者:林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呈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很多研究表明NK细胞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NK细胞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已深入到各个阶段,包括分子、细胞水平,以及对乳腺癌的检测和治疗.探究NK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就NK细胞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李云超;杨保强;王有凯;韩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利用微信群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0月我中心实施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手术近视患者107例(2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利用微信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视力和屈光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均对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微信群这个非面对面、及时沟通的平台和途径,医护人员能够对各个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作及时的反馈,增进医护患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并增强患者满意度.
作者:田俊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江阴璜土医院收治的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至4年,平均随访时同为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0 ~ 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3.4周.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徐震宇;丁文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将病理诊断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评价其在保乳法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7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病理诊断在选择保乳法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7例患者选择保乳法30例(81.08%),5例(13.51%)选择乳腺癌根治术,2例(5.41%)患者选择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本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8.11%,多为年龄较轻的患者,死亡率为2.70%.结论:病理诊断在乳腺癌保乳法治疗选择中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罗廷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急救用时,研究组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的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致死率为8.1%、致残率为3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急救时间,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28天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可靠.
作者:王学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监督监测体制不断变革和面临严峻的职业病防控形势,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体系相继构建并不断完善,如何实现持续性建设与发展,以及和安监部门、社保机构的密切合作,是其在实现职能作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职业病防控水平提高以及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游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评价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瘫痪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采取超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Ⅲ级、Ⅴ级发生率51.85%、12.96%高于对照组21.48%、1.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袁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上述相应治疗后均随访1年(随访成功率100.0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27.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患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有利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学峰;陈鹏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