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郑伟伟

关键词:优质护患沟通技巧, 输液, 应用效果, 门诊
摘要:目的:优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原理把所有患者等分为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患沟通技巧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沟通技巧掌握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有效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加强护患沟通效果,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明显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脾胃虚弱证胃溃疡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证胃溃疡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68例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等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疾病控制率为97.0%,优于对照组,x2=5.875,P<0.05.结论:对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晓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方医院诊治的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口服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血瘀症候积分和血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病,能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改善中医症状、改善血流变学指标.

    作者:任新卫;王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瘫痪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采取超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Ⅲ级、Ⅴ级发生率51.85%、12.96%高于对照组21.48%、1.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袁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因图谱研究将癌症重新“归类”/新研究确认110个基因与乳腺癌风险相关/DNA“甲基化指纹”鉴定出91种肿瘤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探究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方式.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后共出现复发病例13例,术后复发率为13.0%,术后复发原因主要包括手术适应症执行不够严格、分支未完全结扎、结扎后未及时切断、血管痉挛、误扎腹壁静脉以及阻塞性病变等.对所有术后复发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精索高位结扎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为100.0%.结论:引起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手术适应症执行不够严格、分支未完全结扎、结扎后未及时切断、血管痉挛、误扎腹壁静脉以及阻塞性病变等,在对术后复发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腹腔镜下精索高位结扎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郎建;刘嘉;王磊;曾冬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孕期炎症与婴儿大脑发育紧密相关

    根据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与机器学习技术,发现母亲孕期炎症与其新生儿的大脑组织方式和婴儿两岁时的工作记忆表现紧密相关.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在围术期采用FTS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d、3d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术后3d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1d、3d的CRP、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结论:在围术期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不都哈力克;买买提艾力·赛来;阿布都伟力·玉苏甫;库尔斑尼沙·亚合甫;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观察手术室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手术室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7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87%、79.4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疲劳感知评分分别为(6.25±1.0)分、(11.0±1.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手术患者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桂梅;郑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患者96例进行研究,抽签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施加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3.28±1.75)分、(34.36±1.7)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疼痛反应.

    作者:勾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及酚妥拉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对照组78.38%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及酚妥拉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满意,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熊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自拟清热养血汤应用于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促进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自拟清热养血汤在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促进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治疗患者作为样本,对其进行随机数字分组,观察组人数45例,对照组人数45例,两组患者全都采用肛瘘挂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检测结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湿热下注型肛瘘术治疗患者,其术后的创面疼痛情况以及愈合情况等是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表现因素,通过自拟清热养血汤的应用,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有明显改善.

    作者:罗琪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观察组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采用埃索荚拉唑治疗胃溃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价值更高.

    作者:梅灵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2017年盱眙县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盱眙县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盱眙县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革兰阳性菌占据比例为29.80%,革兰阴性菌占据比例为65.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在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是81.69%以及46.97%.相比较,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流行播散对临床病人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作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9例,输尿管癌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 11例、G2及G3 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 17例、G2及G3 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癌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癌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癌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舰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癌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癌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癌,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作者:蒋仕春;辛宇鹏;王耀东;袁光亚;向敏;祝凡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PDCA循环在病理技术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理技术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病理科技术室规章制度、病理技术人员、标本收集、危化品管理、档案资料进行质控管理和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病理技术工作质量有无改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病理技术各项工作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理技术质控中能有效提高病理技术工作的质量.

    作者:赵剑萍;高冬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流影响肿瘤细胞转移

    科学家长期以来认为血流在癌症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斑马鱼和人类中测试这种假说的研究证实,循环血流会影响肿瘤细胞在脉管系统中停滞并排出体内的位置,在那里它们可以形成转移.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蒲地蓝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08例分析

    目的:观察蒲地蓝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54例患者,采用蒲地蓝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有54例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血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程度及消退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指标(I L-6、CRP、PCT)下降至正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蒲地蓝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案疗效非常显著,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蒋银;刘荣;顾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避孕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人工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方面产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出我站接收并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女性患者为对象,依据术后健康指导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组,各组149例.对比组给予术后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给予PAC服务指导.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年有效避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占比率、坚持使用正确避孕措施的占比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1年内再次出现意外妊娠的患者占比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PAC服务能提升人工流产术后女性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有助提高有效避孕率,减少患者重复流产几率.

    作者:杨枝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和探讨外固定术在四肢骨折急救和早期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了解四肢骨折患者早期阶段应用外固定手段进行急救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5年-2018年间收治四肢骨折急救患者38例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硬币法将其每组19例分为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对应内、外固定手术方案治疗.对组间治疗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对比以归纳外固定术于此类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结果:在骨折愈合优良率方面,内固定组优良率68.4% (13/19),外固定组优良率89.5% (17/1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急救时选择外固定手术方案,不但能够让患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固定状态,同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钱金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被随机分配至两组,联合治疗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和特布他林进行联合治疗,常规治疗组患儿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53.57%)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37.50%)和总有效率(83.93%),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向静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