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竹灸加超短波及碘离子透入治疗慢性咽炎

周正荣;高建华

关键词:超短波, 离子透入疗法, 治疗, 直流电疗仪, 患者, 皮肤温, 甲状软骨, 布垫, 竹筒, 仪器, 颈部, 浸湿, 短波疗法, 橡皮布, 温开水, 耐受量, 俯卧位, 电极板, 碘化锌, 大椎穴
摘要:治法:①取银花30g,红花15g,桔梗15g,艾叶30g,用2000ml清水煮沸,将长6 cm,直径2 cm,一端留节作底的竹筒10余个在药水中煮5分钟.令患者取坐位低头或俯卧位,充分暴露后颈部,用镊子倒挟出竹筒并将筒口放在干毛巾上轻拍数下,擦干水滴,在患者督脉上风府至大椎穴距离内,置3~4个筒,5~10分钟后取下竹筒,局部可见皮肤发红、发紫,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②超短波疗法采用超短波对置法:将电极板分别置于后颈2~5椎间及颈前甲状软骨处离皮肤3~5cm的空间,开启仪器后,将剂量调至病人感皮肤温热为宜.③碘离子透入疗法采用衬垫法:将用10%碘化锌溶液浸湿的布垫接直流电疗仪阴极,置于患者颈前甲状软骨处,用温开水浸湿的布垫接直流电疗仪阳极,置于患者后颈部紧贴皮肤,布垫上方需加一层与布垫大小相同的橡皮布一块,启动仪器将电量调至患者耐受量为宜.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的现状和21世纪的任务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针灸学,在20世纪发展历程具有两个明显的时代特点,其一是针灸国际化,其二是针灸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现代化的进展又促进了针灸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21世纪的任务,将是提高全球针灸水平,实现针灸国际化与针灸现代化的目标,充分发挥针灸的特点与优势,为全人类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来说,有以下四项.

    作者:王雪苔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烧山火手法的探讨

    烧山火是针刺手法中的一种补法,它以捻转、慢提急插、三进一退作为基本操作方法.操作期间,病人可感到热气随经传递,而达到温经通脉、疏散邪气、以治痹痛.笔者运用以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肢出现皮肤欠温、肌肉松弛、行走无力等症,有着良好的效果.然而,烧山火手法亦不是很容易掌握,能否产生热感是疗效的关键.现将本人多年探索烧山火手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婴幼儿腹泻

    1 一般资料本组共治疗62例.年龄5个月~2周岁,平均1.2 周岁;病程2~10天,平均5天.2 治疗方法用JG-1型氦氖激光治疗机(功率25 mV,波长6328A)双管光导纤维照射天枢、神阙、足三里、止泻穴(位于关元穴上1寸),各8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1疗程结束后症状好转但未恢复正常者,再治疗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控制喂养次数和量,注意饮食卫生,患儿避免腹部受凉.

    作者:宋付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

    治法:先进行敏感点穴位注射,后针刺腧穴.药物:50%当归注射液2ml.取穴:合谷、内庭、尺泽、敏感点(阿是穴:患者面向椅背,骑坐椅上,将两前臂放在椅背上,上身稍向前倾,头部伏于前臂上.于身后用双拇指腹侧沿患者颈椎双侧旁开5分处,自上而下做均匀用力按压,当患者感到指压处有酸麻胀痛时,该处即为治疗用穴.敏感点多位于4~5椎旁5分处).身热者配曲池、大椎.

    作者:陈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医针灸在美国第一个州立法经过

    中国针灸医学近百年来的发展很快,水准也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疗效优良.当今西洋医学面临着2个大问题:一个是药物治疗后引起的毒害性,另一个是手术治疗后引起的后遗症.还有很多疾病,西洋医学只有诊断而没有治法的.现代的医学家极力寻找不杀伤性的、温和的新治疗方法.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医针灸终于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在西洋医学先进的美国第一个州——内华达(简称内州)就率先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的医学地位.

    作者:林声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非洲恶性疟疾致疼痛110例

    以大椎、大杼、风池、合谷、丘墟、百虫窝为主穴,治疗非洲恶性疟疾致疼痛110例.结果治愈89例,占80.9%;显效21例,占19.1%.总有效率为100%.

    作者:陈燕鸣;李研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勤奋耕耘 励精图治 竭诚奉献——纪念《中国针灸》杂志创刊20周年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中国针灸》杂志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面对着摆在我们面前的20卷、155期杂志,我们不禁浮想联翩.《中国针灸》杂志诞生在20年前那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的年代,全国人民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迎接科学的春天.20年来,这份融入了老一代针灸专家的希望与努力、承载了全国针灸同道的爱戴与期盼的杂志逐渐地发展、成熟起来,而我们所有参与过其中工作的人,也为之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作者:邓良月;刘炜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局部围刺为主治疗急性乳腺炎60例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以乳房肿痛、结块、成脓为其主要症状.近年来,笔者以局部围刺、配穴针用泻法治疗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女性;年龄小24岁,大33岁;病程短1天,长7天.60例均发生在哺乳期.

    作者:曲惠珍;吕少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斜刺天柱内关为主治疗急性胸腰椎扭伤13例

    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小17岁,大66岁;病程短0.5小时,长7天.L1~L5扭伤11例,T9~T12扭伤2例;以相应棘突疼痛为主4例,痛引少腹1例,余为单侧疼痛;X线多无明显异常,个别呈骨质增生.

    作者:吴卫华;袁丽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耳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及海马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VD)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与bcl-2、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制备VD大鼠模型,针刺脑、肾耳穴后,作免疫组化、行为学测试及图像分析.结果:耳针治疗后VD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增加,特别是bcl-2明显增加,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正相关.结论:耳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可能是通过针刺调控细胞凋亡,达到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雪朝;吕明庄;蒋乃昌;贺志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火针治疗炎性外痔26例

    笔者在1998年6月至2000年4月期间,临床采用火针治疗炎性外痔26例,发现疗效肯定,且愈合快、痛苦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小32岁,大68岁;病程短1天,长5天.

    作者:邢守平;武润爱;安改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无创痛穴疗学——未来的针灸医学

    首先论述了无创痛穴疗学的定义内涵以及发展这门医学的目的意义.根据古今文献和当代针灸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证了无创痛穴疗学已是针灸学中一门新兴分支前沿学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预测未来的针灸医学将可能是无创痛穴疗学.

    作者:魏稼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人体常用穴位解剖学多媒体研究

    基于目前尚无理想的穴位解剖多媒体教材的现状,应用实体标本来展示层次及断面结构,将穴位解剖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合在一起.应用本系统能清楚地观察到针刺时所经过的各种组织结构,对于针灸教学、临床治疗及科研都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海东;严振国;余安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药竹灸加超短波及碘离子透入治疗慢性咽炎

    治法:①取银花30g,红花15g,桔梗15g,艾叶30g,用2000ml清水煮沸,将长6 cm,直径2 cm,一端留节作底的竹筒10余个在药水中煮5分钟.令患者取坐位低头或俯卧位,充分暴露后颈部,用镊子倒挟出竹筒并将筒口放在干毛巾上轻拍数下,擦干水滴,在患者督脉上风府至大椎穴距离内,置3~4个筒,5~10分钟后取下竹筒,局部可见皮肤发红、发紫,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②超短波疗法采用超短波对置法:将电极板分别置于后颈2~5椎间及颈前甲状软骨处离皮肤3~5cm的空间,开启仪器后,将剂量调至病人感皮肤温热为宜.③碘离子透入疗法采用衬垫法:将用10%碘化锌溶液浸湿的布垫接直流电疗仪阴极,置于患者颈前甲状软骨处,用温开水浸湿的布垫接直流电疗仪阳极,置于患者后颈部紧贴皮肤,布垫上方需加一层与布垫大小相同的橡皮布一块,启动仪器将电量调至患者耐受量为宜.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作者:周正荣;高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针刺三阴交穴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尿潴留又称尿闭,是指膀胱内大量尿液不能随意排出的一种常见症状.临床上根据原因可大体分为3类:(1)反射性尿潴留;(2)神经支配障碍性尿潴留;(3)阻塞性尿潴留.脑血管意外后由于神经系统不同程度损害,常伴随急性尿潴留,临床上常用插导尿管来被动治疗,不仅不能主动解除神经支配障碍,且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因此,尽快解决脑血管病意外后尿潴留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课题.几年来,我院中风科以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采用针刺双侧三阴交穴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芬棠;刘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药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治疗方法:将山豆根、威灵仙各50g,煎煮30分钟,过滤,取5 cm×3 cm和4 cm×3 cm垫子浸泡2分钟,温度控制在45~50℃,分别置于天容和廉泉穴区,双侧天容可轮换使用,然后接点送电疗机,选择直流电,电流量以整个咽喉部麻木感及紧缩感和舒适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25分钟.5~10次为一疗程.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火针点刺治疗慢性咽炎

    取穴:廉泉、天突、扶突、咽后壁增生的淋巴滤泡或扩张的小血管.操作:令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下颌上抬,充分暴露前颈部,将所取穴位准确做出标记,常规消毒,点燃酒精灯,将一支细火针烧至通红,速刺廉泉穴,针尖应斜向舌根部;刺天突穴,针尖略向斜下;刺扶突穴,垂直进针.针刺以上3穴,均要速刺疾出,深度在0.3~0.4寸之间,而后在各穴周围点刺2~3针,深度约为0.2寸.刺咽后壁增生的淋巴滤泡或扩张的小血管,嘱患者张大嘴,用压舌板压舌前三分之二处,并发出啊音,以充分暴露咽部,用平头火针烙烫1~2处即可.深度不超过0.1寸.隔日治疗1次.10次一疗程.

    作者:关健美;关胜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综合灸疗法治疗痹证150例

    采用灸盒灸肾俞、关元穴区和温针灸输穴、郄穴为主,配合局部痛点小艾炷隔姜灸及毛刺加艾条悬灸治疗痹证150例,经1~10个疗程,显效105例,好转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3%.结论:综合灸疗法适合于各种痹证,标本兼治,对迅速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疗效满意.

    作者:沈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国针灸》创刊前后二、三事

    《中国针灸》于1981年8月创刊,至今年8月已满20周年了.20年来本刊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为我国针灸学术水平的提高,为我国针灸保健事业的发展,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为国内外针灸学术的交流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领导的关怀、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以及本刊编辑部全体同志的无私奉献.

    作者:王本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配合大椎放血治疗慢性咽炎

    治疗方法:①耳穴取肺、肝、神门、咽喉、交感等穴.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0.5cm×0.5 cm胶布上,然后用耳穴探针分别在所选的穴区探得疼痛敏感点,再将粘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依次贴在上述穴位上,每次贴一侧耳穴.每日揉按上述诸穴2~3次,每次每穴揉按1分钟,以穴周围产生灼热感为佳,每5日左右耳换贴1次.②取大椎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然后挤出8~10滴血,再以干棉球压迫针孔,胶布固定.上述方法每5日1次,6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作者:杨保勇;马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