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运动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杜艳芳

关键词:偏瘫, 运动训练, 康复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处方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2017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n=40)、观察者(n=4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强化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处方,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IS、ADL、FM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处方可以提升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分析保守手术、切除输卵管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目的:比较切除输卵管手术、保守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切除输卵管手术,观察组选择保守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与切除输卵管手术相比,选择保守手术可以显著地缓解抑郁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周腊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耗材采购与管理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医院耗材管理作为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管理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持续与稳定发展,要求医院能够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来进行该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促进医院耗材采购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丁伟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药熏蒸对重度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重度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为我科门诊病历,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均为Ⅳ级、V级.将入选病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额外采用中药熏蒸疗法.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及关节量角器对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重度痉挛型脑瘫患儿能降低肌张力,增加其关节活动度.

    作者:彭春艳;赵斌;高晶;薛晶晶;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纳入的4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观察放疗前后β-CTX、PINP变化.结果:放疗前β-CTX、PINP水平高于放疗后(P<0.05);治疗有效者放疗后β-CTX、PINP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无效者放疗前后β-CTX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放疗后PINP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β-CTX、PINP水平明显降低,并在评估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成为判断疾病进展的主要指标.

    作者:马晓丽;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抢救患者中,抢救成功15例,成功率为12.50%.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年龄<50岁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的;非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脏骤停时间≤ 4min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脏骤停时间>4min;心脏骤停时间≤5min除颤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脏骤停时间> 5min除颤或未除颤患者;心脏骤停时间>15min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非常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较多,患者年龄较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骤停开始复苏时间、除颤时间等均是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切实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常云仙;丁岳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厌食症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异功散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 (25/26),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6% (22/26)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更优(P<0.05).结论: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较单独使用中成药效果较好.

    作者:杨菁华;杨淑娟;孙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孕初期饮食不良可能影响胎儿脑部发育/睡多睡少都不好/一些常用药物可增加抑郁风险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陈明岭教授基于寒温互透法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探讨陈明岭教授从寒温互透法论治湿热挟血热型白疕的思路,认为本病病机以湿热内生,郁而发热,入于血分,湿热与血热胶着而外发于肌表.治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以寒温互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作者:兰艳;余倩颖;陈明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每组60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Hcy、Cys-C,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AP组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cy和Cys-C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一致,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临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掌跖脓疱病伴前胸壁综合征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伴前胸壁综合征临床特征及CT表现,提高影像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PP伴前胸壁综合征相关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复习.结果:患者双手、双足脓疱伴瘙痒10余年反复迁延不愈,后出现双侧胸锁关节疼痛,胸部CT示双侧第一肋胸关节处见骨质破坏,证实为PPP伴前胸壁综合征.结论:PPP伴前胸壁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任荣荣;张淇惠;乔飞;宋娟;李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初产妇,样本选取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之间,按照助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100例产妇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其中联合组产妇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并将其作为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联合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指标均优异于常规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联合组产妇护理满意率较高,且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可改善产妇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为有效护理方案.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手外伤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有所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术中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减轻手术疼痛,有效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分别对患者落实对应的护理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SMILE术与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SMILE术34例(68眼),FS-LASIK术34例(68眼),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及视觉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均不低于术前佳矫正视力,SMILE组术后3月及6月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优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FS-LASIK组较SMILE组更偏向近视化.FS-LASIK组术后早期1例(2眼)欠矫,术后6月有1例(2眼)屈光回退.术后3月及6月,FS-LASIK组夜间眩光、干眼评分较SMIL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术和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SMILE术术后视力恢复更稳定、视觉生活质量更好.

    作者:潘珊珊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选择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研究人员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根据组间观察数据分析可得,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及其血肌酐指标均超出正常值范围,相较于对照组健康人员,其指标水平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为临床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对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使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5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穴位温针治疗;两组为观察组,使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42%和67.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使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整体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伍中荣;刘玉筠;黎杰;杨泽林;黎明;曹颖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分析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7年7月,医院共开展院前急救44例,常规护理.2017年8月-2018年7月,医院共开展院前急救49例,针对口咽通气管的应用,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结果:改进后,气道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转为气管插管率低于改进前,口咽通气管使用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SpO2上升到90%时间、开放气道时间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应用口咽通气管、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充分发挥其价值,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谢君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在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一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使用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谭超平;罗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盐酸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舍曲林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治疗前后予以HAMD、UPDRS和ADL量表进行评估,并统计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HAMD、UPDR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UPDRS、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评分下降,干预组治疗后HAMD、UPDR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舍曲林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同时可以协同帕金森药物缓解帕金森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豪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n=59)给予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对照组(n=59)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椎广.

    作者:朱爱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