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耗材采购与管理方面的应用

丁伟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医院耗材采购, 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医院耗材管理作为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管理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持续与稳定发展,要求医院能够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来进行该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促进医院耗材采购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74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中医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与实验组(3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3个月后CA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保全鸿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疗效

    目的: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全髋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各39例;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髋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半髋组对比(P<0.05),但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比(P>0.05);随访3月、6月、12月后,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结论: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效果较为确切.

    作者:蒋波;李弈;何军慧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分别对患者落实对应的护理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标准化病人在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前指导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术术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6年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予个别指导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017年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60例为实验组,予标准化病人指导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于术后第一天、出院时、术后3月评估疼痛,出院时进行疗效评定及满意度测评.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实验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7.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实验组为91.4,对照组8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用于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前指导,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英;袁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和胃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一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4例患者为距离末次出血24h内接受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24例为末次出血24h以上接受的胃镜检查和常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胃镜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确诊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急诊胃镜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良好的效果,且急诊胃镜下止血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志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于我院检验科进行实践学习的70名实习生,随机将所选实习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名实习生采用传统方法带教,研究组35名实习生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带教,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为71.43%,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可以使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实习生也更加认可和满意此种实践带教方式,教学效果更佳.

    作者:米永华;黎洋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新型移动换药车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报道一款新型移动换药车的制作和应用.方法:新型换药车在换药车下方同时安装了四个小垃圾桶,分别放置污染器械,污染包布、治疗巾,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在换药车的底部对应每一个垃圾桶设置了脚踏.结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更多便利;换药操作者可避免在换药过程中为扔垃圾而触碰垃圾桶盖,造成手污染,同时能保证在换药过程中垃圾桶盖持续盖好达到院感要求.结论:在使用中,新型移动换药车,提高了换药时的工作效率.

    作者:蒋雯雯;温娟;李维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80例骨伤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GQOL-74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骨伤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手外伤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有所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术中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减轻手术疼痛,有效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科学家解析疱疹病毒与老年痴呆关系

    由于阿尔茨海默氏症进展缓慢,以及收集脑组织样本存在困难,人们对其病因了解仍不透彻.但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报告称,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3个不同的大脑数据库,发现人类疱疹病毒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更丰富,可能影响遗传网络协调,这些网络被认为与该疾病有关.这项研究支持了一种有争议的假设,即疱疹病毒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并为相关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途径.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消瘦患者急性阑尾炎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通过对比消瘦患者小切口开腹阑尾切除术(0A)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效果,总结消瘦患者小切口(0A)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4月-2018年4月1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相关资料,其中70例消瘦患者行OA,62例患者行LA,比较急性阑尾炎患者OA与LA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OA组医疗费用LA组较低(P<0.05).两组间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患者LA比较,消瘦患者小切口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曾涛;钟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剖宫产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在术后连续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d,观察组产妇在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呋辛.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血清TNF-α、CRP、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高体温和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前30min对产妇静脉滴注头孢呋辛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产妇术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加用雷尼替丁治疗,试验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关键问题与措施分析

    分级诊疗是临床根据疾病的轻重缓解与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疾病治疗措施,逐步实现由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分级诊疗制度包涵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等,总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群众自愿、创新机体等,以此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而解决医患矛盾,实现新医改目的.本文针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分级诊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一份参考.

    作者:马忱;苏杨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耗材采购与管理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医院耗材管理作为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管理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持续与稳定发展,要求医院能够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来进行该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促进医院耗材采购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丁伟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药熏蒸对重度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重度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为我科门诊病历,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均为Ⅳ级、V级.将入选病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额外采用中药熏蒸疗法.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及关节量角器对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重度痉挛型脑瘫患儿能降低肌张力,增加其关节活动度.

    作者:彭春艳;赵斌;高晶;薛晶晶;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抢救患者中,抢救成功15例,成功率为12.50%.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年龄<50岁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的;非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脏骤停时间≤ 4min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脏骤停时间>4min;心脏骤停时间≤5min除颤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脏骤停时间> 5min除颤或未除颤患者;心脏骤停时间>15min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非常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较多,患者年龄较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骤停开始复苏时间、除颤时间等均是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切实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常云仙;丁岳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8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各患者不同的入院时间分组,住院时间在3d ~ 5d内为A组,住院时间为超过5d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变化及危险因素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的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DIC发生率显著(2.94%)低于B组(29.41%).结果显示,APACHEⅡ、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DIC发生率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APACHEⅡ、乳酸水平、DIC发生率与其呈正相关,平均动脉压与其呈负相关.结论:通过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缩短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田威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赵国定治疗心律失常经验精华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种类繁多.心律失常可以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但有一些特别是持续的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本病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临床常见的类型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仲”、“脉结代”等范畴.我院赵国定主任医师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心血管疾病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经验,善用经方,师古而不拘泥,提出“培士之本,以养心颐”的观点,注重痰瘀交阻,调理脾胃,创院内制剂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

    作者:任建素;叶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SMILE术与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SMILE术34例(68眼),FS-LASIK术34例(68眼),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及视觉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均不低于术前佳矫正视力,SMILE组术后3月及6月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优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FS-LASIK组较SMILE组更偏向近视化.FS-LASIK组术后早期1例(2眼)欠矫,术后6月有1例(2眼)屈光回退.术后3月及6月,FS-LASIK组夜间眩光、干眼评分较SMIL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术和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SMILE术术后视力恢复更稳定、视觉生活质量更好.

    作者:潘珊珊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