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赵国定治疗心律失常经验精华

任建素;叶明

关键词:
摘要: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种类繁多.心律失常可以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但有一些特别是持续的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本病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临床常见的类型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仲”、“脉结代”等范畴.我院赵国定主任医师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心血管疾病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经验,善用经方,师古而不拘泥,提出“培士之本,以养心颐”的观点,注重痰瘀交阻,调理脾胃,创院内制剂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小结节超微血流成像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小结节超微血流成像(SMI)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对乳腺小结节(大径≤1.0cm)进行超微血流成像检查,选取随访到确切病理结果的102个小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超微血流成像的血管形态分布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在SMI模式下,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内部血管走行自然、粗细均匀、分布均匀,部分结节周边见环绕型血管;恶性结节常表现为内部血管走行不规则,粗大扭曲,分布不均匀,周边可见毛刺样、放射状血管及穿支血管;恶性组的结节内血管形态增粗扭曲、结节内血管分布不均匀、结节周围血管形态毛刺状、放射状的比例均较良性组明显要高(P<0.05),同时,良性组中SMI检出的血管数明显少于恶性组(P<0.05).结论:乳腺小结节超微血流成像特征与病理良恶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参照乳腺小结节血管形态分布特征,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作者:许松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科学家解析疱疹病毒与老年痴呆关系

    由于阿尔茨海默氏症进展缓慢,以及收集脑组织样本存在困难,人们对其病因了解仍不透彻.但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报告称,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3个不同的大脑数据库,发现人类疱疹病毒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更丰富,可能影响遗传网络协调,这些网络被认为与该疾病有关.这项研究支持了一种有争议的假设,即疱疹病毒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并为相关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途径.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加用雷尼替丁治疗,试验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分别对患者落实对应的护理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孕初期饮食不良可能影响胎儿脑部发育/睡多睡少都不好/一些常用药物可增加抑郁风险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SHS(肩-手综合征)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7月,于我院针灸康复医学科门诊的脑卒中后SHS患者中选取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独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传统医学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7%,两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x2=18.7714,P<0.05.结论:脑卒中后SHS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夏兆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初步探讨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学生分2~3人一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教材和教学小组提供资料准备相应内容,在理论和实验课中进行参与式教学.结果: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问卷调查和实践技能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参与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此外,参与式教学是了解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曾令雯;敖劲;李彦蓉;候达;张国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每组60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Hcy、Cys-C,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AP组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cy和Cys-C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一致,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临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皮瓣类型分为A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34例)和B组(掌背动脉岛状皮瓣,26例).两组患者均在创面处理后设计皮瓣,切取相应位置的皮瓣并移植缝合,术后常规固定和抗凝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外观、感觉功能状况.结果:A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的满意度和优良率优于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的皮瓣均成活,B组皮瓣远端坏死者3例(11.54%),两组皮瓣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皮瓣辨别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外观更佳,成活率高,适应症广泛,可有效地修复手部小面积的缺损.

    作者:蒋守念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是一种多聚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不仅催化琥珀酸盐氧化为延胡索酸,也参与呼吸链中电子转运.本文综述了SDH缺陷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继明;张亚娟;成元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在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一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使用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谭超平;罗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进行手术分析探讨.结果:在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6.67%,且对比结果明显,P< 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要密切观察术后的注意事项,以防发生感染.

    作者:李臣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本科贯彻执行早期下床活动的23名长期卧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与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终家属放弃出院外,5名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终康复出院,其余16名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终顺利出院.所有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未发生脱管事件,未发生因下床活动导致需要紧急抢救.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理机能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林珠;邓亚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手外伤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有所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术中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减轻手术疼痛,有效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无创激光治近视迈出新一步

    近视眼或许是世界上有群众基础的“绝症”.在一些东亚国家,近视眼患病率已经达到70%~90%.但人类只能矫正视力,无法根治近视.好在医学科学工作者们从未放弃“鸟枪换炮”的努力.哥伦比亚大学Sinisa Vukelic团队开发出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激光视力矫正法,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早的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于1987年应用于临床.30多年来,这一技术至少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目前先进的全飞秒激光微创手术,已经将切口缩小到了2~4毫米.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74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中医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与实验组(3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3个月后CA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保全鸿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SMILE术与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SMILE术34例(68眼),FS-LASIK术34例(68眼),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及视觉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均不低于术前佳矫正视力,SMILE组术后3月及6月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优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FS-LASIK组较SMILE组更偏向近视化.FS-LASIK组术后早期1例(2眼)欠矫,术后6月有1例(2眼)屈光回退.术后3月及6月,FS-LASIK组夜间眩光、干眼评分较SMIL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术和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SMILE术术后视力恢复更稳定、视觉生活质量更好.

    作者:潘珊珊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主要包括弥漫性肺泡炎等,但其发病原因不明,病情迁延,由肺泡损伤修复机制障碍终发展为肺纤维化.IPF的主要治疗手段仍选用传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运用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受体抑制剂、基因干细胞、肺移植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超;冯玉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肾错构瘤(RAML)住院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报告肾错构瘤(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在严亮[1]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应用于2014年1月-2018年7月住院的278例RAML患者.结果:278例RAML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有28例,评分结果均在极高风险.结论: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为临床医疗和护理提供非常实用和重要的依据,便于在临床推广.

    作者:罗建湘;苏连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赵国定治疗心律失常经验精华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种类繁多.心律失常可以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但有一些特别是持续的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本病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临床常见的类型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仲”、“脉结代”等范畴.我院赵国定主任医师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心血管疾病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经验,善用经方,师古而不拘泥,提出“培士之本,以养心颐”的观点,注重痰瘀交阻,调理脾胃,创院内制剂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

    作者:任建素;叶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