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观察

朱爱洪

关键词:中药自拟方, 循环驱动仪, 骨科创伤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n=59)给予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对照组(n=59)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科创伤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椎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安全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185份,对其中发现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不合理用药43份(占23.2%),主要表现为超适应症、溶媒选择不当、剂量过大、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我院临床中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现象,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相关知识宣传、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意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嘉陵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初产妇,样本选取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之间,按照助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100例产妇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其中联合组产妇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并将其作为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联合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指标均优异于常规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联合组产妇护理满意率较高,且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可改善产妇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为有效护理方案.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手外伤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有所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术中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减轻手术疼痛,有效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掌跖脓疱病伴前胸壁综合征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伴前胸壁综合征临床特征及CT表现,提高影像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PP伴前胸壁综合征相关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复习.结果:患者双手、双足脓疱伴瘙痒10余年反复迁延不愈,后出现双侧胸锁关节疼痛,胸部CT示双侧第一肋胸关节处见骨质破坏,证实为PPP伴前胸壁综合征.结论:PPP伴前胸壁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任荣荣;张淇惠;乔飞;宋娟;李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现状进行观察,探讨中医护理在肛肠病术后疼痛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肛肠病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结论:中医护理,能够从内而外,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提高肛肠病术后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丁丽丽;刘丽媛;吴翠英;冯遵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陈明岭教授基于寒温互透法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探讨陈明岭教授从寒温互透法论治湿热挟血热型白疕的思路,认为本病病机以湿热内生,郁而发热,入于血分,湿热与血热胶着而外发于肌表.治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以寒温互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作者:兰艳;余倩颖;陈明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补中益气汤在心血管病患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心血管病患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诊所门诊接诊的70例心血管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接受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海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5月51例在我院接受四肢骨关节骨折诊治的患者,共计73处骨折,所有患者首先接受X线平片检查,然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将扫描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处理,依据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三维成像以及表面阴影显示等重建技术获取多方位病变区图像.结果:51例患者中骨折部位共计73处,X线平片检出53处,检出率为72.60%,VRT检出73处骨折,检出率为100%,SSD检出71处骨折,检出率为97.26%,MPR检出69处骨折,检出率为94.52%,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四肢骨关节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摄影平片,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具有诊断准确率高且无创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福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于我院检验科进行实践学习的70名实习生,随机将所选实习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名实习生采用传统方法带教,研究组35名实习生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带教,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为71.43%,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可以使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实习生也更加认可和满意此种实践带教方式,教学效果更佳.

    作者:米永华;黎洋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84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是(6.05±1.15)次/d、对照组(14.63±2.78)次/d;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2.15±0.41)min、对照组(4.92±1.38)min;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6.43±2.87)分、对照组(79.54±3.56)分;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2±0.13)d、对照组(4.53±1.31)d(P< 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建议采用.

    作者:谭晶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在高血压性眩晕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合并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内科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通过对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药物和对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穴位贴敷涌泉穴联合走罐游走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每天观察记录治疗后血压及眩晕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81.5%,两组差异明显P< 0.05,具有可比性,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合并药物治疗高血压性眩晕效果显著.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涌泉穴联合走罐游走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有平肝潜阳、疏通经络气血、活血改善循环之功效,使患者气血调和、症状改善,并能缩短病程,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会萍;高亚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医“和法”治疗常见胃肠病的临床实践

    目的:消化内科疾病的类型大多是慢性功能性肠胃紊乱疾病,目前临床西医治疗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为主,但临床应用发现,西医的治疗方法的不能彻底治愈胃肠疾病.《金匮要略》之中的“和法”治疗方法,创立了许多有效的“和法”方剂,用中药对疾病进行治疗在胃肠病治疗中临床疗效理想,本研究为研究“和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实践效果,总结中医“和法”的临床经验,和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现研究报告如下: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患者随机抽取176例,观察组(n=88例)对照组(n=88)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分布两组患者的主要疾病类型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分析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胃肠病的治愈率稍低于对照组的.讨论:中医治疗,是对气机的调理,不同于西药的治疗是致力于主要病症.调和了脏腑气机在治疗胃肠疾病时能从根本上对疾病有一个治疗作用.且通过临床疗效可以看出,与西医的治疗效果是差不多甚至更好一些,且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中医“和法”治疗胃肠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更进一步的的研究运用在临床治疗.

    作者:刘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对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使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5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穴位温针治疗;两组为观察组,使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42%和67.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使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整体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伍中荣;刘玉筠;黎杰;杨泽林;黎明;曹颖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盐酸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舍曲林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治疗前后予以HAMD、UPDRS和ADL量表进行评估,并统计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HAMD、UPDR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UPDRS、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评分下降,干预组治疗后HAMD、UPDR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舍曲林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同时可以协同帕金森药物缓解帕金森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豪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接受相同的护理疗程1个月.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2% (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65.62%).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 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方琼;夏翠云;张洋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依匹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匹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来我院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0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依匹斯汀片治疗(A组),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B组),依匹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C组),疗程均为4周,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69.5%、B组为73.7%、C组为94.7%;治疗期间A组169例、B组173例、C组102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头晕症状,均可耐受;治愈者停药后15天内复发A组67例、B组72例、C组0例.结论:依匹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晶晶;李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科学家解析疱疹病毒与老年痴呆关系

    由于阿尔茨海默氏症进展缓慢,以及收集脑组织样本存在困难,人们对其病因了解仍不透彻.但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报告称,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3个不同的大脑数据库,发现人类疱疹病毒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更丰富,可能影响遗传网络协调,这些网络被认为与该疾病有关.这项研究支持了一种有争议的假设,即疱疹病毒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并为相关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途径.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疗效

    目的: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全髋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各39例;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髋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半髋组对比(P<0.05),但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比(P>0.05);随访3月、6月、12月后,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结论: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效果较为确切.

    作者:蒋波;李弈;何军慧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医用大麻不一定能减轻慢性非癌性疼痛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英国《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报告称,医用大麻不一定能减轻慢性非癌性疼痛.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吗啡等,主要用于治疗疼痛,但反复使用易使人成瘾.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使用医用大麻来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但医用大麻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只是一种猜测,医学界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新型移动换药车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报道一款新型移动换药车的制作和应用.方法:新型换药车在换药车下方同时安装了四个小垃圾桶,分别放置污染器械,污染包布、治疗巾,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在换药车的底部对应每一个垃圾桶设置了脚踏.结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更多便利;换药操作者可避免在换药过程中为扔垃圾而触碰垃圾桶盖,造成手污染,同时能保证在换药过程中垃圾桶盖持续盖好达到院感要求.结论:在使用中,新型移动换药车,提高了换药时的工作效率.

    作者:蒋雯雯;温娟;李维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