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王葳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诊治的胃癌患者55例,观察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5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25.5±25.9)min,术中出血量(187.8±22.1)min,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14.35±3.5)枚,术后住院时间(8.9±0.7)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27±0.21)d,手术并发症: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切除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术式,基本达到了胃癌手术操作规范要求,但仍需大样本观察研究.
作者:胡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48例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30 mg,2次/d;大剂量组47例给予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150 mg/次,1次/d,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小剂量组(7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与小剂量组比较(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能够提高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史西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超选择性的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15例,其中单发结石5例,多发结石10例;位于肾下盏7例,中盏6例,上盏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单纯肾段以下小动脉损伤6例,伴有假性动脉瘤7例,合并动静脉瘘3例;2例未显示出血灶.于出血后10 h~2周行肾动脉造影后,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结果 1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6例单纯肾段以下小动脉损伤,用明胶海绵一次栓塞成功,伴有假性动脉瘤和合并动静脉瘘者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联合栓塞,2例未显示出血灶患者用明胶海绵预防性栓塞;15例肾出血患者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14例,成功率为93.3%,1例行二次栓塞止血成功.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成功率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学刚;黄晓云;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干眼症的诊断及诊治要点.方法对眼科门诊95例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干眼症中常见的是干性角膜炎,其次是长期局部眼用药、沙眼、眼干燥综合征.结论详细的病史和临床检查是诊断干眼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据.
作者:胡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收集血清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三组(对照组、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细胞Bcl-2 mRNA、Bax mRNA表达.结果 MTT: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细胞活性明显提高;AO染色:对照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脓毒症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辛伐他汀干预组可见少量细胞凋亡;RT-PCR: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Bax mRNA高表达(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高表达(P<0.05),Bax mRNA低表达(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谭思;彭忠田;符晖;欧阳兵;刘京;赵美芬;陈川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肺炎患儿不同疾病时期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 (SP-A)的水平,探讨其在判断肺损伤病情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儿童、普通肺炎及和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清SP-A水平,同时记录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深度(FiO2)]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并进行比较,并行血清SP-A与PaO2/FiO2及PCIS相关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组较对照两组血清中SP-A水平升高,而PaO2/FiO2和PCIS值下降(P均<0.05),恢复期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A水平与氧合指数及PCI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573(P均<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P-A的水平反映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或可作为创伤较小的临床检测指标.
作者:蒋丰智;肖成伟;陈彭亮;张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及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黏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而致.本病冬、春季多见.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局麻药利多卡因混合用于骶管内麻醉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需要在骶管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肛肠疾病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D组:1.5%利多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1 μg/kg,L组:1.5%利多卡因20 ml.记录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D组与L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麻醉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MAP在给药后15、30、60 min明显下降(P<0.05),HR在给药后5 min后所有时间点D组都比L组明显减慢(P<0.05).D组有6例患者心动过缓,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右美托咪定1 μg/kg与局麻药伍用于骶管内是安全可靠的,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但需注意其减慢心率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英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PCO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应用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58例,单用达因-35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A、B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T、LH、LH/FSH明显下降(P<0.05),腰臀比和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是治疗PCOS的佳选择.
作者:肖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合并精神障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脑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46例合并精神障碍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7.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X线片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平均住院(31.55±14.90)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46例中优38例,良5例,优良率达95.65%.结论合并精神障碍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护理,能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并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柴志勇;李宝军;徐海涛;吴克;吴向阳;刘志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治疗颅脑外伤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方法 30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颅内高压患者给予开颅减压术治疗后,其中15例给予3%高渗盐水脱水减压治疗,另15例术后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治疗,监测两组颅内压(ICP)下降幅度、起效时间及有效降压时间.结果 与脱水药物治疗前比较,使用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后颅内压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下降ICP的幅度、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渗盐水的降压持续时间长于20%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均可显著降低颅内压,但3%高渗盐水的有效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梁春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胸腹水中恶性肿瘤细胞,探讨其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抽取胸腹水730例立即送检,取沉渣涂片2~4张,HE染色制片,镜检.结果 在730例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中检出恶性肿瘤细胞136例,其中腺癌124例(91.2%),鳞癌4例,未分化癌4例,淋巴瘤2例,恶性间皮瘤1例,肉瘤1例.结论 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准确,其恶性肿瘤细胞大多为腺癌,主要来源于肺、卵巢及胃肠道.
作者:张惠娟;魏新设;张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行无创通气的AECOPD并肺性脑病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通气前及通气后2、12及24 h 后的血气分析变化,观察患者的治疗转归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通气前比较,通气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降低(P<0.01),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升高(P<0.01),pH 值升高(P<0.01).结论 无创通气对AECOPD并肺性脑病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清毅;程江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对宫外早早孕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平素月经规律,现停经40 d以内,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阳性,有轻微腹痛或剧烈腹痛的20例患者做阴道超声检查.使用仪器GE-LOGIQ-7,GE-LOGIQ-3,探头频率7.5 MHz,腹部探头频率3.5 MHz.结果 20例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盆腔内找到混合性回声包块及其内囊性无回声区.结论 阴道超声对宫外早早孕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月荣;王兆瑞;庞韩英;徐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人工流产的优势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台安县恩良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500例妇女,随机分成超导组与传统组,每组250例,其中超导组在超声引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传统组采用普通的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镇痛效果方面超导组有效率高于传统组,且在发生流产综合征或者子宫穿孔以及流产不全的几率方面超导组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 超声引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致输尿管损伤7例患者,2例术中及时中转开腹行D-J管置入、输尿管吻合术,5例膀胱镜下行输尿管D-J管置入.结果 7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患者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肾功能异常、输尿管狭窄或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损伤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手术及膀胱镜下行输尿管D-J管置入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蒋小兰;刘甲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瘢痕创伤愈合是人体组织修复的自然过程,瘢痕组织是伤口愈合阶段,在凝血、炎症以及组织重塑等因素干扰下形成的结果[1],是正常的伤口愈合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瘢痕在创伤后6个月逐渐平复且接近正常皮肤.但在许多临床情况以及患者体质的影响下,瘢痕过度增生,导致畸形,容易造成器官功能和形态的损毁[2].
作者:田卓;刘巍敏;汤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恩良医院收治的100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常规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疗效.结果 实验组经过治疗后尿量较对照组增多,体质量下降和水肿消退时间比对照组较早;实验组经过治疗对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出现好转,且比对照组缓解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之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未出现异常.结论 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agfit EX-400及EX-600磁性附着体为46例患者制作全口覆盖义齿共66副,在76颗基牙成功安置,统一在安装磁性附着体前后对患者主观满意度做调查问卷及对患者进行义齿咀嚼效率测试,并观察其患者基牙牙根、牙周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对66副磁性附着体使用1~2年后均表达满意疗效,咀嚼效率明显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未发生脱位、翘起,未见基牙松动、根尖炎、牙周炎及根面板脱落.结论 通过对所有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后的疗效统计可知,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全口覆盖义齿的功能,是临床口腔修复的首选.
作者:余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62例,其中生存组42例,死亡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并发症及D-二聚体,筛选出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卡方检验显示,主动脉反流、心包填塞、休克、意识障碍及D-二聚体值升高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包填塞、休克、D-二聚体升高是影响Stanford A型AD急性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心包填塞、休克、D-二聚体明显升高是死亡高危患者,应积极介入治疗.
作者:金小岩;施旖旎;龙会宝;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