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水沟穴治疗尾骶疼痛120例

徐顺增

关键词:针刺, 水沟穴, 治疗方法, 疼痛, 现报道如下, 效果不佳, 现代医学, 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 尾骶部, 软组织, 治愈, 疗效, 疾病, 挫伤, 不平
摘要:尾骶即现代医学称为尾椎的部位.尾骶疼痛主要是指尾骶部的骨或软组织因跌打挫伤或急性损伤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损伤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他原因如风、寒、湿或久坐凹凸不平处等引起的尾骶疼痛极少.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10多年来采用针刺水沟穴治疗尾骶疼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临床研究的思路

    针灸医学是我们祖先为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已成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我们作为针灸学的发祥地,肩负着挖掘、整理、提高的历史使命.因此,科学而冷静的思考针灸学本身的自然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规范和方案,将对于本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的<针灸临床研究规范>,这对于规范和提高我国针灸临床研究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就针灸临床研究的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作者:杜元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刺血加拔罐治疗痛经55例

    笔者自1994年来运用刺血加拔罐治疗痛经55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加隔药纱灸治疗慢性咽炎40例

    选用鱼腥草、核酪注射液穴注天突,为穴位注射组;选用当归注射液浸湿纱布于天突、人迎并用艾条灸,为隔药纱灸组;两种方法合用为观察组.7日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有效率分别为70.0%,62.5%,92.5%.前两组间比较,P>0.05,前两组与观察组比较,0.005<P<0.01.

    作者:周佐涛;林晓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6例临床观察

    将传统针刺疗法结合电针,并借鉴西医的相关知识辅助取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6例,获满意疗效.鉴于腰椎生理前凸和腰椎棘突形状的生理差异给取穴带来的困难,笔者选择了与常规(俯伏位、俯卧位)不同的体位--腰椎穿刺体位,借助于腰椎过屈位时增大的棘突间隙来辅助准确定取腰部华佗夹脊穴.此外,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也为本组阿是穴的取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笔者认为,取穴准确是本组治疗获效显著的关键.

    作者:郗海铭;席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口面部异常运动案

    自发性口面部异常运动症多见于老年人,青壮年较少发病.临床表现为舌、下半面部与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闭眼或抚按口周并不减轻症状;除口唇部不自主运动外,可伴肢体齿轮样强直、静坐不能.确切病因病理基础不详,药物尚无好的疗效,治疗的f临床报道也较少.笔者针刺治愈本病1例,兹将临床体会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雷买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耳穴对中老年人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观察了78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中老年人,用耳穴治疗时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的主要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耳穴具有提高中老年人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的作用.提示:补肾健脾化瘀耳穴确有抗老延寿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邢伟莺;吕明庄;贺志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CT定位下风池穴安全针刺角度初步研究

    本文初步研究了风池穴CT定位下拟刺向3个方向(鼻尖、对侧内眦和对侧眼球)的安全进针空间角度和危险角度.结果刺向对侧眼球危险性大,将伤及延髓;刺向鼻尖方向危险性小,只会伤及椎动脉;刺向对侧眼内眦时,将伤及椎动脉,少数可损伤延髓.

    作者:方继良;王映辉;张民;凌继华;黄石玺;邵淑娟;乐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贴穴针刺治疗慢性咽炎64例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关节止痛膏(以下简称止痛膏)贴穴结合针刺治疗慢性咽炎64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王瑞友;钱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针刺为主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36例临床观察

    采用电针头穴与体穴相结合的醒神开窍针法为主,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36例,结果成功促醒31例,好转1例,无效4例.表明醒神开窍针法可激活脑干网状觉醒系统,解除大脑皮层的抑制状态,促进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恢复.

    作者:王升旭;洪军;邓爱文;康维礼;贺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针刺水沟穴治疗尾骶疼痛120例

    尾骶即现代医学称为尾椎的部位.尾骶疼痛主要是指尾骶部的骨或软组织因跌打挫伤或急性损伤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损伤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他原因如风、寒、湿或久坐凹凸不平处等引起的尾骶疼痛极少.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10多年来采用针刺水沟穴治疗尾骶疼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顺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期肩痛30例

    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中风病人在后期会出现肩关节下垂并伴有关节活动时的剧烈疼痛,局部肌肉萎缩,影响了上肢的功能锻炼和恢复.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滞针法配合扬刺治疗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豫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针灸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将1990年以来关于针灸抗衰老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主要文献报道归纳整理,分为调节免疫功能、抗自由基损伤、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调整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调控衰老基因6个方面,并作了简要评述,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戴国华;张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针刺对肝动脉血流的影响

    依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经络理论,应用彩色超声多谱勒诊断仪,对35例正常人及异常组对照,在针刺肝脏体表穴位时,监测针刺前后肝动脉血流变化.结果显示,针刺会使多数人肝血流量增加,其机理针刺可以使动脉管径增宽,血流速度加快,加强肝内代谢,从而改善肝脏的功能.

    作者:赛西亚;王勇强;段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电针刺激对心脏手术病人心肌缺血的调节作用

    2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人随机分为针麻组、针刺加全麻组和全麻组,测定转流前、停心肺转流和停心肺转流1小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①组Ⅰ、组Ⅱ停转流后1小时SOD较转流前明显增高,组ⅢSOD较转流前明显下降,MDA显著增加;②三组CK-MB,停转流1小时均较转流前明显增加,组Ⅲ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组Ⅰ和组Ⅱ.结论:针刺增加机体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轻缺血对心肌的损伤.

    作者:王祥瑞;郁勤燕;孙大金;杭燕南;许灿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案

    夏×,女,11岁,学生.初诊日期,1998年2月4日.其母代诉:阵发性抽搐20分钟.患者因胃脘痛、腹胀、呕吐和厌食5日于当日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胃炎.给服胃复安10 mg,半小时后即出现阵发性抽搐,急送本院抢救.查体:体温37℃,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9.5 kPa.患者两眼上翻凝视,头向左上方后仰,颈项强直,手足抽搐,阵发性加剧,每次抽搐1~2分钟.两侧瞳孔等大,心肺肝脾未见异常,间歇期尚能言语.既往无癫痫史,也无家族史,2月前也曾服胃复安后出现抽搐,但未疑及是胃复安所致.笔者急用安定注射液1ml(5 mg)分别注入患者两内关穴,用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0.5 mg)分别注入两足三里穴,针后患者抽搐立即停止,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作者:温木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宫颈糜烂10例

    笔者自1997年5月~1998年9月运用针刺治疗宫颈糜烂1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辨证耳压治疗老年性便秘58例

    便秘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除单纯性便秘外,常伴发于一些疾病过程中.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耳压治疗老年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忆平;李琪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痉挛性斜颈案

    张×,男,9岁,银川人.平素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父母疼爱有加,从未打骂.半年前因贪玩忘写作业之事被家长打骂后,在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根部出现一大枣大小肿物,且头部不自主地向右偏斜,在当地医院注射内毒素等药物后,颈部肿物变小,但头部不自主右偏仍不见好转,并明显伴有失眠、健忘、易惊悸等症状,于1998年8月3日来我院脑内科诊治.

    作者:谢肄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同名经对应取穴为主治疗肩周炎26例

    笔者自1993年7月~1998年12月采用同名经对应取穴法为主治疗肩周炎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静;张永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40例

    笔者近年来以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病人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郭志伟;陈汉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