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薛东生;许惠敏

关键词: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 孟鲁斯特
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吸入布地奈德;Ⅱ组口服孟鲁司特;Ⅲ组口服酮替芬.结果 孟钽司特组68例,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9.7%;而地奈德组58例,治疗后显产3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7.6%;酮替芬组66例,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39.4%,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及酮替芬,且患儿依从性好.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与传统呼吸衰竭合剂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以氨茶碱为主的呼吸衰竭(呼衰)合剂在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95例患儿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呼吸衰竭的近期疗效.结果 纳洛酮组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率为96.1%,以氨茶碱为主组成的呼衰合剂组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以氨茶碱为主组成的呼衰合剂.

    作者:冀振旭;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部重症感染44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肺部重症感染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各种肺部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通过纤支镜向病变部位注入0.9%氯化钠灌洗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体位引流或机械辅助排痰等方法 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8.8%.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肺部重症感染患者能有效去除肺部痰液阻塞,促进气道痰液引流,感染控制快,即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医疗费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肺部重症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永兰;陈佶;王建涛;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68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至2010年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胃镜检查确诊65例,诊断率达到95.6%;68例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出血均被有效控制,病情平稳,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一般以消化性溃疡为主,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且效果显著.

    作者:盛旭翔;许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450 ml;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1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无感染、胰漏及腔内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腹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作者:吕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LIPA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SLIPA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做比较.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插管(罩)前(T0)、插管(罩)即刻(T1)、插管(罩)后5 min(T2)、气腹后15 min(T3)、拔管(罩)前(T4)、拔管(罩)即刻(T5)及拔管(罩)后5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记录拔管(罩)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T0时比较,T组T1 、T4 、T5时SBP、DBP 明显升高,HR增快,且相应时点均高于S组(P﹤0.05).②两组间SpO2 、PETCO2和Ppeak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组发生躁动、呛咳、咽痛的患者明显多于S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洪湖;刘永材;谢永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FBXW7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发病是由多种外源性致癌物的诱导和内源性的基因表达失控的结果,其中基因的异常表达包括多种癌基因的活化和/或多种抑癌基因的失活.FBXW7基因(F框/WD40域蛋白基因)又称hCDC4,是近发现的重要的抑癌基因,在人体细胞周期的进程、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缺失能引起和/或加快癌细胞增殖,不良预后增加.本文对FBXW7基因与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牛建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edpor植入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Medpor植入在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Medpor做充填材料行眶壁骨折修复术56例,术后观察4~24个月,平均7.5个月,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眼球内陷完全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20例基本矫正,8例残留内陷1~2 mm,所有患者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基本到位.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无一例填充物排异反应.术后2周复视消失36例,占64.3 %,术后3个月复视消失48例,占85.7 %,其余8例(14.3%)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为100%.结论 Medpor植入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方法 简单,疗效可靠,Medpor种植体术后无毒,无不良反应,无致敏反应,生物相容性好,无排斥反应发生,Medpor是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中为理想的填充材料.

    作者:李建明;宋晓红;田蕊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结果 再通率明显高于普通溶栓组,病死率及并发症相对降低.结论 AMI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再通率高、病死率及并发症少,且不增加继发出血发生率.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小细胞肺癌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镜下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细胞肺癌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老年,男女比例为2.33∶1,多有吸烟史,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等,影像学表现以中央型多见.纤维支气管镜表现:管内增生型占52.2%,管壁浸润型占31.1%,管腔外压型占3.3%,混合型占13.3%.纤维支气管镜钳检90例,阳性率为100%;刷检89例,阳性率为8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好发于中老年,且男性多见,多发于左肺,以管内增生型多见,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两者联合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张龙举;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ITP患者、12例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ITP)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的PAIgG、PAIgM、PAIgM水平.结果 ITP组、S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IgG、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与SITP组比较,PAIgG、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急性ITP患者PAIgG、PAIgM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根据血小板降低程度将ITP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减低组,各组间PAIgM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低程度与PAIgM有关.结论 PAIgG、PAIgM可作为ITP诊断的辅助指标,不能用于ITP和SITP的鉴别,PAIgM的升高更易加速血小板破坏.

    作者:尹亚飞;罗自勉;周新伏;雷晓宇;谭振清;刘康;刘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16.67%,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及联合组.对模型组和三治疗组给予阿霉素(5 mg/kg) 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自注射阿霉素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己酮可可碱50 mg/(kg*d)、苯那普利6 mg/(kg*d)、联合组给予己酮可可碱25 mg/(kg*d)联合苯那普利3 mg/(kg*d)灌胃,共6周.分别于给药2周、4周、6周抽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放入代谢笼留24 h尿测蛋白定量.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1),而联合组又低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P均<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作者:苏惠;张道友;杨沿浪;汪裕伟;徐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E-cadherin蛋白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E-cadherin蛋白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E-cadherin蛋白在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导管内癌组织和1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蛋白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导管内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癌中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其表达与病理分级、脉管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E-cadheri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赵卫;陈芙蓉;任宏政;王磊;樊琳蕊;陈奎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1例,并设对照组61例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 ),总有效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 (P< 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郏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5月门诊处方3031张,其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1968张(占64.9%).对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31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1968张,占64.9%.其中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处方共225张,占总病历数的7.4%,占抗生素类药物病历数的11.4%.所用抗菌药物共7类2102例次.结论 应加强对门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管理,以促进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组50例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 静脉滴注1 h,第1天和第8天;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第1、2、3天,21 d为1个周期,连用2~3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 本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21例,进展9例,总有效率为40.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和胃肠道反应,均能耐受.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患者的耐受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燕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19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与160例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通过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测定MP-IgM)确定患儿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MP-IgM阳性率,阳性率45.6%;对照组阳性198例,阳性率2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经治疗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支原体可能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的重要病原体.小儿发生支气管哮喘时常常伴发支原体感染,应加强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有效控制复发率.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在早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早产发病中的作用及CRH水平在早产预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产、早产及抗早产药物治疗前后母体血浆中CRH水平的变化.结果 分娩时足月妊娠妇女母体血浆CRH高于早产妊娠妇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妊娠母体血浆CRH值明显高于先兆早产继续妊娠母体血浆CRH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早产孕妇经治疗后继续妊娠者母体血浆CRH水平明显回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H可能是人类分娩启动的触发因子,母体血浆CRH水平不仅可能预测早产,也可能成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判断先兆早产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作者:秦彩云;王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吸入布地奈德;Ⅱ组口服孟鲁司特;Ⅲ组口服酮替芬.结果 孟钽司特组68例,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9.7%;而地奈德组58例,治疗后显产3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7.6%;酮替芬组66例,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39.4%,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及酮替芬,且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薛东生;许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择期剖宫产患者40例,均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在切腹膜时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3 mg/kg)辅助麻醉.对照组22例,在相同时点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和Apgar 评分.结果 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脐带血气分析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能满足剖宫产手术要求,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璞;常国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