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涛;赵为民;袁德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40例具有急性腹痛、不同程度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结果 4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获得诊断,漏诊2例,均为多发伤中的腹膜间位器官,确诊率95%,28例同时完成治疗,其中5例仅为置管引流,4例无需手术治疗,8例确诊后中转开腹,治疗率70%.漏诊2例,术后再次出现腹膜炎症状而开腹探查,1例出现肠粘连并发症.2例结肠肿瘤穿孔患者中转开腹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是直观、准确、安全、微创的探查手段,其适用于一般辅助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其作用不单在于明确诊断,而且兼有治疗作用,且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中转率较高.
作者:段立纪;杨云江;徐财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成L组 (右美托咪啶0.5 μg/kg)、M组 (右美托咪啶1.0 μg/kg)、C组(咪唑安定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 ml右旋美托咪啶,L组0.5 μg/kg,M组1.0 μg/kg,输注时间为20 min; C组全麻诱导时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0.05 mg/kg.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1)、全麻诱导前 (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 min (T5) 各时点的心率(HR)、有创血压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较,输注右美托嘧啶后全麻诱导前L组、M组患者HR 、SBP 、DBP均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三组患者的SBP、DBP、HR均降至低(与基础值比较,P<0.05); 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M组出现4 例窦性心动过缓(<52次/min),3 例低血压(SBP下降> 40%);L组出现1 例窦性心动过缓;C组出现1 例低血压,2 例窦性心动过速.气管插管后即刻三组患者血压、心率有不同程度上升;C组HR、SBP、DBP与插管前L组、M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L组、M组与插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3 min,C组血压、心率与气管插管后即刻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与插管前相比仍明显升高(P<0.05).L组、M组血压、心率与插管后即刻、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术前输注右美托咪啶可减少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0.5 μg/kg右美托咪啶可能更适合冠心病患者.
作者:张清;严赟;马思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七胶囊临床用药剂量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89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高、低剂量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日服3次,4周为1个周期,共服用3个周期,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高、低剂量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疗效与用药剂量大小成正相关.高剂量组中医证候临床基本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93.3%;低剂量组中医证候临床基本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80.0%.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残程度改善率为93.3%,低剂量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检查结果 表明,黄七胶囊有缩小或消除脑梗死病灶的作用,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 表明,黄七胶囊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变状态的作用,并能延长出、凝血时间,具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又无出血等不良反应,无论是高剂量组还是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个别患者出现恶心、皮肤过敏、便秘等情况,但无剂量相关,与药物无必然联系,三组皆无肝、肾功能等损害,亦无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黄七胶囊对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有较好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对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病灶治疗效果良好,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的作用,并能延长出、凝血时间,具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又无出血等不良反应,其疗效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且本品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炳谦;杜鹏;张琪琳;闵天劳;伍仟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集102例女性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02例女性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培养,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63例(61.76%),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6例(5.88%),UU/MH同时阳性33例(32.35%).药敏结果:单纯UU、MH感染以及UU/MH混合感染都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本地区女性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混合感染次之,单纯MH感染低;临床治疗应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子宫切除术后布托啡诺镇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术前15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术前15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分别记录术后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24 h布托啡诺用量.结果 术后4、8、12 h ﹙VAS﹚Ⅰ组均低于Ⅱ组(P<0.05),术后Ⅰ组的布托啡诺用量[(5.7±0.5)mg]低于Ⅱ组[(6.0±0.5)mg](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子宫切除手术超前镇痛能减少术后布托啡诺用量,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秦怀峰;刘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症患者去除部分软骨终板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 对照组72例单纯髓核摘除,取突出侧剥离骶棘肌暴露出棘突和椎板,在不损伤椎小关节的前提下,开窗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侧推硬膜囊显露后纵韧带和突出或脱出的髓核,实验组75例在髓核摘除后用刮匙刮除部分软骨终板直到有刮出松质骨为止.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随访,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结果 单纯髓核摘除术患者(对照组)的总体改善率相比于伴软骨终板者(实验组)相对较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体优良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87.5%.动力位X线片检查的椎间盘高度率和椎间盘夹角值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椎间盘夹角>10°的患者,对照组29.7%,实验组仅为11.9%.结论 髓核摘除加软骨终板刮除者脊柱稳定性较单纯髓核摘除者腰稳定.
作者:石新;管兴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H2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22细胞;采用5、10、20 μmol/L 亚硒酸钠处理H22 细胞6、12、24 h 后,用MTT 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H2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MTT 法结果 显示:亚硒酸钠诱导培养H22细胞6、12、24 h后,随浓度增加,吸光值逐渐降低,作用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16.7%、28.6%、52.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亚硒酸钠作用24 h后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和S期细胞增加,在细胞周期G1前期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峰.实验各组凋亡率分别为2.81%、6.12%、26.90%,较对照组(0.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亚硒酸亚硒酸钠能抑制H2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作者:王斐然;朱昌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瑞舒伐他汀钙10 mg/次,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MT、血清hs-CRP含量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hs-CRP含量,减轻血管炎性反应,稳定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杨占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防治作用.方法 收集支气管哮喘患儿106例,随即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缓解后两组均按GINA方案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组加维生素D 15万U肌肉注射,每月1次,连续3个月,120 d后随访.结果 治疗组有效51例,无效5例,有效率91.1%;对照组有效38例,无效12例,有效率7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高峰流量(PEFR)的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D应用能促进婴幼儿呼吸高峰流量(PEFR)明显提高,有助于防治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作.
作者:李华亭;田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应用唑来磷酸钠治疗后进行疗效分析,评定止痛效果、影像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唑来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治疗疗效评估有效率为73.7%,影像学评价有效率为66.7%,血清磷酸酶评价有效率为86.0%.结论 唑来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效.
作者:常占国;徐全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中男183例,女139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6.7±2.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312例(100%),发热253例(81.1%),气促63例(20.2%),喘息82例(26.3%),胸痛24例(7.7%),肺外表现92例(29.5%);肺部有阳性体征133例(42.6%);血白细胞数正常149例(47.8%),轻度增高132例(42.3%);中性粒细胞数正常178例(57.5%),轻度升高82例(26.3%);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216例(69.2%);胸片肺实质阴影179例(57.3%),肺不张52例(16.7%);84例行胸部CT,表现为大片浸润影34例(40.5%),斑片状影21例(25.0%),肺不张11例(13.0%);76例行肺通气功能,52例(68.4%)有轻中度受损,多为小气道功能改变; 36例行支气管舒张试验,5例阳性(13.8%);40例支气管激发试验,8例阳性(20.0%).转归:住院时间(17±4)d,出院时治愈252例(80.8%),好转57例(18.3%),死亡3例(0.9%).随访(6.3±1.3)个月,出院时胸部CT有病变的33例患儿中病变基本吸收25例,仍有8例(9.5%)肺不张,肺通气功能轻中度受损的24例患儿中21例正常,仍有6例(25.0%)轻度受损,6例肺功能轻度受损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0例阳性,21例肺功能正常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1例(4.7%)阳性.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部分患儿可有肺通气功能受损,暂时气道反应性增高,临床大多预后良好,但对重度患儿可伴有肺不张、胸腔积液、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等,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应重视定期随访,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刘蓉;余静;李艳;谢坚;何晓芸;王敏;刘亚琼;吉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好发于青壮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都采取一系列的保守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容易反复发作.外科手术虽然是一种根治的方法,但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而臭氧介入疗法,一般患者只需治疗一次即可.其具有不开刀、无痛苦、见效快,可重复操作等特点,已成为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我科目前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常需应用多种药物,且输液时间长,在抢救时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泵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经外周输液常导致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静脉炎等情况的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黏稠药物患者[1].
作者:兰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COPD急性加重期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此期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更大.笔者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中观察使用盐酸氨溴索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高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郏县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275例药物咨询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对我院门诊西药房的275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对门诊西药房的275例药物咨询情况中,对于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药物咨询相对较多,分别有56例(20.36%)、46例(16.73%)、40例(14.55%).对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物的相互作用、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咨询比例相对较高,分别有48例(17.45%)、45例(16.36%)、43例(15.64%).结论 掌握药物咨询的内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服务,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刘刚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马尔康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8年至2011年间在阿坝州妇幼保健院进行妇女病普查者的资料.结果 普查2894例,总患病率51.3%.阴道炎占首位,患病率为25.3%,细菌性阴道炎占49.2%,滴虫性阴道炎占37.3%,真菌性阴道炎占13.5%.其次为乳腺疾病(15.7%)、子宫肌瘤(11.6%)和宫颈炎(7.4%).结论 已婚妇女易受各种妇女病困扰,应进一步加强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提高妇女卫生保健意识,促进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马兴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 用自制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结果 68例中显效44例,痊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结论 自制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乳突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的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即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脉麻醉组(B组).观察切皮前,切皮即刻,切皮后1、5 min,磨电钻即刻及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术后VAS评分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MAP、HR在切皮前1 min,切皮即刻,切皮后1、5 min和磨电钻即刻及术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磨电钻后5 min MAP、HR及术后1、4、1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
作者:徐四七;王胜斌;居霞;肖敬波;胡胜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害的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观察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肾内科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例,对其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23~72岁,平均46岁;原发病酒精中毒3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急性病毒感染2例,脑血管意外1例,重症蜂窝织炎1例,有机磷中毒1例,剧烈运动1例,他汀类和贝特类降脂药合用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于驱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碱化尿液、尽早进行血液净化等治疗.12例患者中有3例一般内科治疗后痊愈,9例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8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例),9例患者中7例脱离透析(其中6例肾功能完全恢复,1例血肌酐在200 μmol/L 左右),1例因病情危重在透析3次后放弃、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①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害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②血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及持续时间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预后成正相关.③患者的临床转归与原发病、年龄、及有否其他严重并发症有关.④患病早期应积极补充血容量,使患者有足够的尿量,碱化尿液,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张华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将9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48 h再出血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止血时间为(18±3)h,输血量为(1.02±0.13)U,48 h再出血率为3.7%,总有效率为97.8%,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35%,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可有效缓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