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Chiari1型畸形

乔鹏;戴刚;高剑锋

关键词:Chiari 1型畸形, 治疗, 小骨窗显微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Chiari 1型畸形的手术治疗有效方法.方法对12例经手术治疗的Chiari畸形1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术后感觉、运动症状均有改善.术后随访超过半年者均行MRI检查示并存脊髓空洞较术前塌陷或缩小,1例消失.症状均无加重.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Chiari 1型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板栗壳水提物对缺氧小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研究板栗壳的提取方法以及板栗壳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为板栗壳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水提法制备板栗壳水提物,各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板栗壳水提物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记录存活时间并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力、丙二醛(MDA) 含量的变化.观察板栗壳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结果 板栗壳水提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实验中用药小鼠血清 SOD活力上升、MDA含量下降(均P<0.01);且与用药剂量呈相关性.结论 板栗壳水提物能清除自由基,有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作用.

    作者:许卫军;张红霞;吴长忠;许卫峰;吴晓宁;岑章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青蒿琥酯对肿瘤细胞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青蒿琥酯对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青蒿琥酯处理K562细胞72 h,倒置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检测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表达变化.结果 倒置光显微镜观察到青蒿琥酯处理的K562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核分裂相减少,细胞密度下降,漂浮细胞增多.RT-PCR检测结果显示DNA-PK表达下调.结论 青蒿琥酯可通过下调K562细胞DNA-PK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发挥其抗癌作用.

    作者:赵恺;肖迎平;姚丽;陈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中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20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0%,病死率为20%.结论 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配合非手术治疗是提高SAP治疗的关键.

    作者:马贯成;张彦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感染42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发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年来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8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中,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80例产妇中有42例(3.6%)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10个变量中有6个与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高血压病、糖尿病、体型肥胖、双胎、胎膜早破以及急症剖宫产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冯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合并血脂增高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合并血脂增高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酒精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血脂有无增高分为血脂增高组(Ⅰ组)和血脂正常组(Ⅱ组).分别观察血清淀粉酶(AM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体质量指数,治疗后转归及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与Ⅱ组比较,TG、CHO、ALT、AST、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体质量指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重症比例、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高血脂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较重,治疗后易复发.

    作者:樊继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PGE1)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静脉注射,2次/d,15 d为 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23.3%,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轻.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正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鄂州二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获得性肺炎患者110例,将其按照分组法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55例,高剂量组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 mg,低剂量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 mg.治疗结束后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11%和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显效时间分别为(3.1±1.3)d和 (4.3±2.0)d,两组的疗程分别为(7.1±2.6)d和(10.4±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鲁俊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与氨茶碱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索茶碱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动脉氧分压及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方面优于氨茶碱组,在发生不良反应方面低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氨茶碱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陈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乳糜漏16例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术后并发乳糜漏16例中9例行保守治疗,7例行再次手术(打开手术切口,找到漏口,结扎、缝扎或局部胸大肌皮瓣填塞).结果 术后并发乳糜漏16例中9例经保守治疗治愈,7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的乳糜漏术中应加强预防,术后早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处理.

    作者:邹华伟;纪淑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切口都达到一期愈合,没有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对20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其中优15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100.0%.结论 对于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作者:马继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纳美芬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身体状况、饮酒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昏迷期分别给予纳洛酮0.8 mg、1.2 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静脉滴注,严重者需重复用药;治疗组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昏迷期分别给予纳美芬0.1 mg、0.2 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意识恢复、语言能力、共济失调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2 h和5 h内,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美芬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疗效显著,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瓮秀云;徐林刚;朱帅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典传统式与新式剖宫产后再次手术腹腔粘连状况分析

    目的 再次手术论证新式剖宫产的可行性,提高对新式剖宫产的认识.方法 对两种术式128例再次剖宫产手术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粘连部位、手术时间的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及粘连的部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程度与手术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适用于所有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且并发症低于传统式下腹纵切口剖宫产术.

    作者:谷松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常因患者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气管内插管麻醉后呼吸道及咽部水肿、胃肠减压刺激咽部以及卧位不利于气管内分泌物的排出等原因而使黏稠的痰液阻塞呼吸道,易发生低氧血症,对机体各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患者,腹部手术后排痰不畅,加之禁食时间长,术后高分解代谢致负氮平衡,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或因肺部感染后,剧烈咳嗽发生切口裂开、血肿、切口疝等.为加强预防和护理,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05年至2009年对102例腹部行大手术的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与大肠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大肠癌患者肠黏膜标本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的表达在不同TNM的分期组、有无浆膜浸润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X2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其表达增加提示大肠癌有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作者:钟华;廖爱军;刘迪群;姚育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医院分离KPN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产ESBLs菌株采用双纸片协同实验测定并经CLSI确证试验确认.结果 13年中KPN和产ESBLs KPN的分离率为18.7%和75.3%,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远高于非产ESBLs菌株.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对产ESBLs KPN敏感率高外,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结论医院应加强对产ESBLs菌株的监控,防止多药耐药菌的传播.碳青霉烯类是治疗产ESBLs KPN有效的药物.

    作者:万忠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分别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及用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32.97%,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8%、6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周广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现状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其主管穿过肛提肌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口的肛管直肠瘘.据相关文献报告高位复杂性肛瘘发生率约占全部肛肠病例的5%~10%[1].由于部位深,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许多满意的疗效.因此本报道就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现状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刘光普;唐学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介入栓塞与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方法,其中介入栓塞组51例,腹腔镜组42例,对比研究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随访观察精液质量改善及有无复发等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精液质量改善及复发例数情况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创伤小、复发率低,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作者:王乾;孙敏;李梅;王英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控制,住院2~3周后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做好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百草枯中毒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治愈存活,占28.9%;院内死亡20例,病死率为52.6%;7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后出院,占18.4%.结论 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可以导致多脏器损害,早期积极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杨素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