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24例

冯战启;毛长青;王定占;刘彦军;李纪华;高江涛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124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镜直视下一次碎石成功115例,成功率为92.7%(115/124),上段、中段、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0.0%(16/20)、92.3%(36/39)和96.9%(63/65).手术时间15~120 min,平均45 min.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高效、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快速解除梗阻,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中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20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0%,病死率为20%.结论 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配合非手术治疗是提高SAP治疗的关键.

    作者:马贯成;张彦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佳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整理新县人民医院7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酒肝胶囊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硫普罗宁口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体征及肝部彩超检查,记录结果.结果 治疗组康复效果及检查指标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过程中使用酒肝胶囊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和肝功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邬泽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治疗30例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起病3 h内的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50 mg静脉溶栓.溶栓24 h后复查头颅CT,排除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不能耐受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1次/d,静脉滴注奥扎格雷.结果 30例患者中溶栓24 h后基本痊愈17例(56.7%),21 d显著改善4例(13.3%),无变化及恶化9例(30.0%),梗死灶内非致死性出血3例(10.0%).结论 rt-PA 50 mg静脉溶栓治疗起病3 h内心源性脑栓塞安全有效.

    作者:朱常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分为综合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漏率(24 h 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滞度,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降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达到良好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作者:田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安钢职工总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抗凝治疗,对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情好转平均时间为(4.5±2.1)d,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d;对照组病情平均好转时间为(6.9±3.7)d,平均住院时间为(12.9±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血浆纤维蛋白原及APACHEⅡ评分水平下降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患者高黏滞、高凝血栓形成前状态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缓解了患者心律失常程度,降低了治疗费用,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真菌感染致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后真菌感染致反复不干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38例乳突根治术后因真菌感染不干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合并真菌感染原因中:27例因为面神经嵴过高、窦脑膜角深凹、遗留鼓膜穿孔等原因使术腔引流不畅所致;8例因为反复应用抗生素所致;3例因为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所致.27例行手术改善术腔通风引流,25例痊愈,2例显效;其余11例经耳清洁及滴氟康唑治愈.结论 乳突根治术后术腔引流不畅、滥用抗生素是真菌感染致不干耳的重要因素,改善引流及局部滴抗真菌药可治愈.

    作者:杨东辉;梁敏志;钟兆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及双频双脉冲激光对8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进行碎石治疗.结果 80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2.5%(74/80),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6.2%(25/29),输尿管下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6.1%(49/51);碎石失败6例,其中1例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激光碎石成功患者术后除出现血尿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具有快速、安全、微创、碎石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和患者康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强;王晔龙;曹利杰;卞崔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住院早期新生儿486例临床分析

    了解我县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死亡病因,为今后降低新生儿发病率、病死率及围生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收住的486例早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肾盂切开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盂切开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取肾盂切开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其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优点进行评价.结果 56例鹿角形肾结石均较顺利碎石和取石,手术时间75~165 min,无大出血及无肾盂和肾盏黏膜撕裂;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仅1例结石复发;11例肾功能不全者恢复正常9例,2例显著改善.结论 肾盂切开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操作方法简单,手术安全,取石干净,能大限度使肾脏损伤达到微创,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万礼钧;黎剑羽;徐伟;庞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经典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每组各15例,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15例,影像学达解剖复位7例;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5例,优良率为53.3%.观察组15例,影像学达解剖复位11例,踝关节功能优5例,良6例,优良率为73.3%.结论 对于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战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抽取平舆县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收诊的73例腹水培养细菌呈阳性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对培养的细菌进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同时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腹水感染细菌大肠埃希菌38例,占52.05%;肺炎克雷伯菌8例,占10.96%;表皮葡萄球菌7例,占9.59%;粪球菌7例,占9.59%;铜绿假单胞菌5例,占6.85%;结核杆菌5例,占6.85%;其他细菌3例,占4.11%.在抗药性研究过程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细菌的分布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及其他细菌较少.在药物抗性方面,几种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倪付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青蒿琥酯对肿瘤细胞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青蒿琥酯对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青蒿琥酯处理K562细胞72 h,倒置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检测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表达变化.结果 倒置光显微镜观察到青蒿琥酯处理的K562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核分裂相减少,细胞密度下降,漂浮细胞增多.RT-PCR检测结果显示DNA-PK表达下调.结论 青蒿琥酯可通过下调K562细胞DNA-PK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发挥其抗癌作用.

    作者:赵恺;肖迎平;姚丽;陈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腹腔镜技术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及死亡病例.26例手术用时100~190 min,平均121 min;术中出血较少,无需输血.术后24 h可进食,住院5~9 d,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经过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创口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出现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快速型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随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收集的40例甲亢伴随快速型房颤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给予他巴唑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48 h内行24 h动态心电图 Holter 监测、12导联ECG检查,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方福平;刘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患者126条输卵管近段阻塞行输卵管再通术,其中输卵管间质部阻塞66例,狭部阻塞12例;单侧30例,双侧48例.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受孕率.结果 41例(79条)输卵管术后非常畅通,31例(37条)基本通畅,6例(10条)输卵管未能再通,再通率为92.3%.32例受孕,其中4例异位妊娠,受孕率为41.0%,异位妊娠率5.1 %.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史俊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ICU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鄂州二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获得性肺炎患者110例,将其按照分组法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55例,高剂量组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 mg,低剂量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 mg.治疗结束后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11%和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显效时间分别为(3.1±1.3)d和 (4.3±2.0)d,两组的疗程分别为(7.1±2.6)d和(10.4±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鲁俊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微创手术进展

    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普查,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发展至中晚期.自1941年吴英恺在国内完成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术以来,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上世纪80年代旨在减少食管癌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Cushieri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引入到食管癌手术中,揭开了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的序幕.食管癌微创手术发展2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汤挺;于在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6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予以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优14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为86.2%.结论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使跟骨正常的力学关系得到恢复,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包祥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汝南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20例患者死亡,对其一般临床指标、甲状腺旁腺激素(PTH)进行检测并分析,探查致其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存活患者的血磷(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相比,死亡患者的P[(2.40±0.38)mol/L]、hs-CRP[(3.35±1.10)mg/L]、LDL[(2.76±0.34)mmol/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患者的血钙(Ca2+)、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等指标相比,死亡患者的Ca2+[(2.11±0.15)mmol/L]、Alb[(36.76±4.24)g/L]、KT/V(1.08±0.22)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多个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3个指标(hs-CRP、LDL、KT/V)与死亡危险因素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王新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素用于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肝素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2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1例,均按小儿紫癜性肾炎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92%(34/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是治疗和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主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