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田艳娟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分为综合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漏率(24 h 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滞度,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降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达到良好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佳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整理新县人民医院7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酒肝胶囊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硫普罗宁口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体征及肝部彩超检查,记录结果.结果 治疗组康复效果及检查指标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过程中使用酒肝胶囊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和肝功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邬泽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治疗30例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起病3 h内的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50 mg静脉溶栓.溶栓24 h后复查头颅CT,排除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不能耐受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1次/d,静脉滴注奥扎格雷.结果 30例患者中溶栓24 h后基本痊愈17例(56.7%),21 d显著改善4例(13.3%),无变化及恶化9例(30.0%),梗死灶内非致死性出血3例(10.0%).结论 rt-PA 50 mg静脉溶栓治疗起病3 h内心源性脑栓塞安全有效.

    作者:朱常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经典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每组各15例,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15例,影像学达解剖复位7例;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5例,优良率为53.3%.观察组15例,影像学达解剖复位11例,踝关节功能优5例,良6例,优良率为73.3%.结论 对于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战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50例门诊疑似异位妊娠后经临床病理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38例表现为一侧输卵管低回声包块,5例为一侧宫角部包块,2例仅表现为盆腔积液未发现明显包块,5例表现为盆腔内包块.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俞金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横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或刺激性、阵发性咳嗽,经积极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咳嗽症状消失,并根据患者病情继续用药3~6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 对慢性咳嗽患者应加强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丘统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分为综合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漏率(24 h 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滞度,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降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达到良好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作者:田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24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124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镜直视下一次碎石成功115例,成功率为92.7%(115/124),上段、中段、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0.0%(16/20)、92.3%(36/39)和96.9%(63/65).手术时间15~120 min,平均45 min.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高效、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快速解除梗阻,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冯战启;毛长青;王定占;刘彦军;李纪华;高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安钢职工总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抗凝治疗,对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情好转平均时间为(4.5±2.1)d,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d;对照组病情平均好转时间为(6.9±3.7)d,平均住院时间为(12.9±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血浆纤维蛋白原及APACHEⅡ评分水平下降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患者高黏滞、高凝血栓形成前状态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缓解了患者心律失常程度,降低了治疗费用,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抽取平舆县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收诊的73例腹水培养细菌呈阳性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对培养的细菌进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同时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腹水感染细菌大肠埃希菌38例,占52.05%;肺炎克雷伯菌8例,占10.96%;表皮葡萄球菌7例,占9.59%;粪球菌7例,占9.59%;铜绿假单胞菌5例,占6.85%;结核杆菌5例,占6.85%;其他细菌3例,占4.11%.在抗药性研究过程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细菌的分布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及其他细菌较少.在药物抗性方面,几种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倪付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常用于解决难产的手术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增加.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亦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剖宫产术中易出现早期产后出血,往往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齐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微创手术进展

    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普查,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发展至中晚期.自1941年吴英恺在国内完成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术以来,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上世纪80年代旨在减少食管癌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Cushieri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引入到食管癌手术中,揭开了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的序幕.食管癌微创手术发展2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汤挺;于在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常规组88例,给予氟西汀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2.7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对胃肠兴奋、抑制的双向运动和内脏自主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并减缓了患者的症状,对其康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吴永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中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20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0%,病死率为20%.结论 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配合非手术治疗是提高SAP治疗的关键.

    作者:马贯成;张彦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常因患者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气管内插管麻醉后呼吸道及咽部水肿、胃肠减压刺激咽部以及卧位不利于气管内分泌物的排出等原因而使黏稠的痰液阻塞呼吸道,易发生低氧血症,对机体各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患者,腹部手术后排痰不畅,加之禁食时间长,术后高分解代谢致负氮平衡,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或因肺部感染后,剧烈咳嗽发生切口裂开、血肿、切口疝等.为加强预防和护理,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05年至2009年对102例腹部行大手术的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疾病84例的诊治

    目的 探讨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形式疾病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钢职工总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眩晕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84例中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45例,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32例,其他原因眩晕7例.结论 周围性眩晕较常见,发生率高,愈后佳;中枢性眩晕病情凶险,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易发生猝死等严重后果.

    作者:段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6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予以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优14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为86.2%.结论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使跟骨正常的力学关系得到恢复,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包祥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在V型斜视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三种术式在V型斜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04例V型斜视患者分别予以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三种术式术后患者的下斜肌功能情况、V型斜视情况及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三种术式术后患者之间的下斜肌功能改善情况及V型斜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眼科医师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术式,从而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HOXA10及白血病抑制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了行IVF/ICSI-ET者59例,其中21例临床妊娠者作为妊娠组,38例未妊娠者作为非妊娠组,于前1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取内膜,应用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 mRNA水平分别为1.12±0.32和0.9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水平分别为0.68±0.12和0.6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作者:马彩辉;张清学;李予;王文军;麦美琪;杨冬梓;陈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和分析

    目的 探讨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和实验研究,观察联合化疗对高危MDS的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联合化疗方案对31例高危MDS患者进行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疗效.结果 31例高危MDS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12例(38.7%),该1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9例未缓解者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期感染,少数出现肝功能异常和心肌损害.结论 联合化疗对高危MDS患者有一定疗效,需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张云普;吴书一;刘文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与氨茶碱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索茶碱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动脉氧分压及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方面优于氨茶碱组,在发生不良反应方面低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氨茶碱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陈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