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

严浩翔

关键词:梅花针叩刺, 罐治疗,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 大小适, 出血点, 瘀血, 吸出, 局部, 火罐
摘要:治疗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消毒过的梅花针叩击患处.有微小出血点时选用大小适度的火罐拔15分钟,可吸出20~30ml的瘀血,然后揩净.3日1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发泡灸在急重症中的运用

    灸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中发泡灸由于其火力猛,有镇痛、回厥、苏醒病人的作用,故对突发的元气暴脱、亡阳休克、仓猝之间针药难及的急症宜.兹举病例,以供参考.

    作者:盛生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以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为主治疗截瘫疗效观察

    根据脊髓病损的机理,采用交替取穴法深刺华佗夹脊穴、背俞穴为主治疗截瘫50例,同时与取四肢穴治疗对照观察,结果,在肢体功能改善、大小便及肢体皮肤感觉水平下移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米建平;蒙昌荣;李建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足底痛概况

    足底痛包括跖痛和跟底痛.足横弓劳损,足跟脂肪纤维垫部分缩退,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及平跖足等均可引起足底痛.其疼痛多为刺痛或灼痛,常波及两踝,不能久立或远行,局部无明显红肿.足底痛属中医骨痹范畴,多由于人体气血不足,肾经气虚,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或足部肌腠受到扭转、跌扑等外伤,致筋脉损伤,而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碍.近年来,文献报道针灸治疗足底痛疗效显著,且方法多样,现综述如下.

    作者:魏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夹脊穴治疗不自主摇头症10例

    笔者在运用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时,其中有1例伴有不自主摇头症,注意力越集中,头摇越甚.在其颈椎病治愈后,不自主摇头症亦豁然而愈.于是分析不自主摇头症的病因,可能跟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小脑功能障碍有关,以后沿用夹脊穴治疗不自主摇头症1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张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风湿性脑病案

    梁××,男,14岁,学生,1997年7月24日初诊.家长代诉:颜面、肢体不自主抽动3年,伴右侧肢体乏力1年半.查:神疲,面色萎黄,消瘦,对答切题,右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增强,腱反射增强,右巴氏征(+),骨盆倾斜,约向右前方旋转30度.

    作者:梁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穴位注射疗法浅论

    对穴位注射临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穴位注射疗法的定义、辨证取穴原则、穴位注射用药原则、临床操作规范化及展望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加强对穴位注射疗法的机理研究,对其操作方法应加以规范,以有利于这一方法走向世界.

    作者:成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穴位注射治疗阴吹病12例疗效观察

    阴吹以妇人阴道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者为主症,多见于经产体弱妇女,因临床症状不甚亟急,加之碍于羞涩,其就诊者较少.笔者自1997年3月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阴吹病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宏恩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智力低下儿童40例临床观察

    针刺四神聪、百会、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治疗40例智力低下儿童,总有效率为82.5%,而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9.4%,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作者:王连基;齐瑞;代梅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59例疗效观察

    将115例黄褐斑患者按59:56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即针刺加耳穴贴压法治疗组59例,采用针刺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肺俞等主穴加耳穴贴压内分泌、丘脑、卵巢、子宫、肝、肾等穴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内服维生素E、C,外涂复方维甲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余蕾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源性眼病案

    宋×,男,48岁,初诊日期:1999年1月16日.主诉:头晕、视物模糊,伴右上肢麻木10天.刻下见:头晕、恶心,严重时站立不稳,视物有上下波动感,活动后加重,伴右上肢麻木.查体C4、C5椎间隙压痛,臂丛牵拉、击顶试验均(+),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CT示:C3~C6椎体骨质增生,经颅多普勒示:椎动脉供血不足.

    作者:徐立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截根治疗乳腺增生症64例临床体会

    截根治疗乳房病民间流传颇广,我们对此疗法进行了整理、研究,在取穴和操作上加以改进,消除了原取穴不够准确、消毒不严、创口易感染之弊.20余年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肯定.现将1997年以来治疗乳腺增生症64例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造坤;李俊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火针加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

    治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中粗火针,密刺法,即每隔0.5 cm刺一针,火针要烧至白亮疾刺疾出,要求直刺,深度要穿透皮损部位的皮肤(皮损部皮肤一般较硬,火针穿透皮损时有落空感,若皮损部皮肤不硬,火针刺入0.5 cm即可).而后拔罐,留罐3~5分钟,可拔出少量血液,要控制出血量每次多不要超过10ml.隔3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勿食辛热刺激性食物,针刺后3日内局部勿着水,以防感染.

    作者:殷风新;宋淑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治疗频度的疗效观察

    将90例面瘫病人按初诊次序随机分组,统一采用相同的针灸治疗手段,观察不同治疗频度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疗效无差异(P>0.50).提示:面瘫的针灸治疗可改变每日1次的常规方法,适当减少针灸治疗频率.

    作者:李应时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点刺至阴穴治疗前列腺增生20例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点刺至阴穴的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中,年龄小50岁,大69岁;病程短1年,长达10余年.患者均有夜尿次数增多及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如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射程缩短等.B超检查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大并排除肿瘤,一般都经过药物或其他治疗,因效果不显而来我院针灸科治疗.

    作者:饶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38例

    眼外肌麻痹主要表现为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和精神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笔者10年来针刺治疗后天性、水平位眼外肌麻痹38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明;温峰云;李丽霞;宋永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刺药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TDP照射加梅花针叩刺及醋液外擦治疗神经性皮炎/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性皮炎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耳甲丘疹与胆石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结完整的196例胆石症患者耳甲丘疹检查资料,对耳甲丘疹与胆石症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探讨.以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郭后,肉眼观察丘疹在耳甲部具体区域,然后标识于耳谱中,并注明耳甲丘疹的大小、数目、形状、色泽、硬度及一般项目等.再以B超或CT对照验证.196例耳甲丘疹者经B超或CT确诊为肝胆系结石179例,符合率为91.3%.以耳甲丘疹诊断胆石症简便、快捷、准确,丰富了中医诊断学内容.

    作者:章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

    治疗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消毒过的梅花针叩击患处.有微小出血点时选用大小适度的火罐拔15分钟,可吸出20~30ml的瘀血,然后揩净.3日1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

    作者:严浩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纤维胃镜检查的体会

    纤维胃镜检查时,患者往往有明显不适感,如呼吸停顿、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咳嗽、呼吸不畅等,给纤维胃镜检查带来困难.本试验采用针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长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辞书学与针灸推拿辞书的编纂

    针推辞书在整个辞书领域中属于专科性辞书,而针推辞书中又有针推的专科辞书(如针灸经络腧穴辞典、临床针灸辞典、针灸医籍辞典等)、专题辞书、专人辞书(如皇甫谧辞典,可收<甲乙经>及其所有著作词目)、专书辞书(如<甲乙经辞典>、<灵枢辞典>之类)等专性辞书和针推的综合辞书.截止目前,针推辞书的编纂在取得相当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对这些不足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作者:李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