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吸活检术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张惠娟;魏新设

关键词:肺部占位, 肺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针吸活检术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ltra2Cut型18-20 G软组织切割活检针在螺旋CT引导下穿刺218例肺周围病变患者.结果 218例肺穿刺活检,经病理诊断明确200例,诊断率为91.7%.术后气胸15例、肺出血7例均治愈.结论 肺部肿块针吸活检术安全、经济、准确率高、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及调脂治疗对其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自身抗体(Ox-LDLAb)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及调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患者139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9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60例为健康组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和Ox-LDLAb进行检测.结果 三组治疗前Ox-LDL、Ox-LDL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Ox-LDL、Ox-LDLAb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说明血浆Ox-LDL、Ox-LDLA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系;通过短期调脂治疗有效降低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自身抗体,减少了冠脉痉挛的发生,减少了由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急性事件发生.

    作者:李怀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将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Bassini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低复发率等优点.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ARBs与ACEI治疗重度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

    目的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多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数患者全身状态差,血压不高或偏低,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治疗难度大.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的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在控制感染、平喘、强心、氧疗、使用安体舒通等基础上,A组加用ARBs 缬沙坦片 20~40 mg,1次/d.B组加用ACEI贝那普利片 2.5~5.0 mg,1次/d.C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1次/d,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三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AT评分、血压、心率.结果 有效率:A组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的咳嗽、低血压出现例数比B组少.经方差分析,治疗后CAT评分A组

    作者:冯曙平;谭锦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科术后患者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选择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外科术后留观我科的患者62例,其中心胸外科术后25例,腹部外科术后37例.62例患者中12例(占19.4%)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12例患者中心胸外科术后患者8例(占67%),腹部外科术后患者4例(占33%).将1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余5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评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等因素.结果 研究组高龄 (>65岁)、长期吸烟(吸烟指数>4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FEV1/FVC<0.7)、体外循环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长期吸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体外循环等是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褚明永;周杰;杜盼盼;祝经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持续负压引流术应用于耳廓假囊肿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耳廓假囊肿应用持续负压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长葛市人民医院初诊耳廓假囊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对各指标率的变化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7%(3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500).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7%(42/43),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9.1%(3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15).结论 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节省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应用.

    作者:岳玉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GM1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GBS诊断标准的3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M1,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GM1治疗组在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GM1治疗儿童GBS安全有效.

    作者:曾庆鹏;任磊;马宗良;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动脉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濮阳市中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 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有9例患者通过钛夹夹闭止血,3例患者通过术中电凝止血,8例患者通过中转开腹治疗止血.采用术中止血的患者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症状.经腹腔镜下探查,主要原因为胆囊动脉钛夹松脱,经再次止血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胆道及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囊动脉出血应及时处理,需要遵循压迫止血、吸尽积血后再钳夹、电凝处理,及时适时中转开腹.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任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目的 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评价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并选取其中8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排出量(SV)、射血分数(LVEF)、胸腔液体量(TFC)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后SBP、DBP、HR、CO、CI、SV、LVEF、TF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CI、SV、LVEF、TF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提高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使用方便,能及时反映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作者:雒云祥;孙莉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中毒10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对小儿急性中毒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太康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小儿急性中毒中药物中毒68例,占64.2%,乙醇中毒13例,占12.3%;食物中毒21例占20.9%;蜂刺中毒2例占1.8%;一氧化碳中毒2例占1.8%.1.5~6岁为小儿中毒的高发人群,8~14岁为乙醇中毒的高发人群,且多是有意识的主动行为.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中毒应加强认识和预防,争取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石国旭;郭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非脱垂子宫病变经阴道子宫全切术41例

    目的 总结非脱垂子宫病变手术治疗的佳方式.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9例非脱垂子宫病变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术41例和经腹子宫全切手术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脱垂子宫病变患者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平均手术时间(103±17)min,术后疼痛、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较经腹行子宫全切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微、无手术瘢痕、腹腔干扰少、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李素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高频超声诊断指标与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及价值.方法 禁食后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胃内容物的量及幽门的形态、结构,分别测量幽门外径、长度、肌层的厚度和及幽门管腔内径.分析70例经手术证实患儿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70例中68例声像图呈特征性改变,幽门管长径(22.30±2.68)mm,幽门肌厚度(4.60±0.88)mm,幽门直径(14.50±1.86)mm.以幽门肌层厚度≥4 mm为诊断标准,敏感度为71.43%;以幽门肌层厚度>3 mm为诊断标准,敏感度为97.14%.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幽门肌层厚度>3 mm为诊断标准可以大幅提高敏感度,减少漏诊,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作者:王丹;谷慧慧;费瑞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9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7例.分别采用酮替酚和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儿;B组患儿在治疗后病情出现再复发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与酮替酚比较可使患儿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提高.

    作者:冯新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腺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胃腺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组织学特殊类型胃癌,是罕见的胃恶性肿瘤,常伴有腹痛、上腹不适、返酸、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恶病质,晚期常伴有肝脏、腹腔转移等.临床上胃腺鳞癌病例比较少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患者,胃镜活检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腺鳞癌,伴有肝脏转移.患者因经济原因保守治疗半个月后出院,电话随访3个月后死亡.本研究主要探讨胃腺鳞癌并结合文献作一复习.

    作者:黄更珍;贺国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癌由于没有简便的早期筛查方法,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或多合并其他较严重的内科疾病,不宜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65.4%[1],但单纯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不能消除照射野外亚临床病灶[2],导致放疗后复发与转移.随着化疗进展,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上广泛被用于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为证实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昕;郭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疗效分析及临床病因初探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以及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并采用Bridwell评分方法对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评定,初步分析导致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结果 对63例患者按照Bridwell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其中治疗前平均为(42±12)分,治疗后平均为(80±16)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外伤及椎间盘早期退行性变可能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康复治疗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章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60例临床小儿肾病综合征重症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呋塞米利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加呋塞米利尿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水肿缓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在回访调查当中,治疗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临床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在基础治疗上配合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呋塞米利尿较短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秀云;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国产疝补片与进口同类产品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

    目的 探讨国产疝补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观察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定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使用国产疝补片,对照组20例使用进口同类产品.两组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疝补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修补材料,可适用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无张力修补.

    作者:石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预防多发性骨髓瘤骨骼病变

    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济宁市骨伤医院治疗的MM 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23例)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完成治疗21例;单纯化疗组22例单纯应用化疗治疗.结果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发生1次骨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4.1%、4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单纯化疗组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比例分别为9.2%、16.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单纯化疗组发生高钙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44%、17.1%,二者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为乏力、纳差、便秘及肾功能损害.治疗骨骼疼痛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为80.9%,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唑来膦酸盐可减少MM患者骨病变的发生率,促进骨质愈合,减轻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少,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唐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副舟骨疼痛综合征18例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8例29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根据舟骨、副舟骨的形态、大小、胫后肌腱功能等因素,分别采用单纯副舟骨切除术和副舟骨切除联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术,随访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副舟骨消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均较显著,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26足,明显缓解3足,2例扁平足塌陷减轻.结论 在术前及术中,根据患者足舟骨及副舟骨、胫后肌腱功能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术后至关重要.

    作者:龚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50例和芬太尼(F)组50例.F组先静脉滴注芬太尼2 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以2~3 mg/(kg·h)持续泵入.R组先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 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瑞芬太尼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丙泊酚以2~3 mg/(kg·min)持续泵入.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皱眉或肢动R组明显少于F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很好地满足宫腔镜手术的需要.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