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副舟骨疼痛综合征18例

龚印华

关键词:副舟骨疼痛综合征,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8例29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根据舟骨、副舟骨的形态、大小、胫后肌腱功能等因素,分别采用单纯副舟骨切除术和副舟骨切除联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术,随访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副舟骨消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均较显著,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26足,明显缓解3足,2例扁平足塌陷减轻.结论 在术前及术中,根据患者足舟骨及副舟骨、胫后肌腱功能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术后至关重要.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胸骨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胸骨抬举术改良后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4例儿童先天性漏斗胸患者,将患儿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17例,分别采用传统胸骨抬举术与改良胸骨抬举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13例(76.47%)、有效4例(23.5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相比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改良胸骨抬举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疗效显著提高,术式改良较为成功.

    作者:张根亭;吕玉霞;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 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剖宫产指征.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以胎儿宫内窘迫作为剖宫产指征住院分娩的560例产妇,分别从胎儿窘迫与新生儿Apgar评分关系、胎儿窘迫发生的原因来分析如何合理准确判断剖宫产指征.结果 影响胎儿窘迫的前三位因素是妊娠合并症286例(占51.1%)、脐带因素79例(占14.1%)和胎膜早破57例(占10.2%).结论 胎儿窘迫诊断应该根据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规范评判标准,才能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痛点阻滞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0例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膝关节经常承载体重负重的负荷,所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常见,主要症状为疼痛、关节交锁和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作者采用痛点阻滞疗法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继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地佐辛对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用药时间点地佐辛对全身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拟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术前给药组(P)和术后给药组(C),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10 min和术毕停镇痛药前10 min按0.1 mg/kg静脉滴注地佐辛,行喉罩插入全身静脉麻醉.观察术后2、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采用布氏评分BCS)和镇静评分(Ramesy);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需要给予镇痛药物的量及时间点.结果 P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P组术后8、12、24 h疼痛评分(VAS)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P组术后各时点舒适度评分及镇静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且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

    作者:谢雨逸孜;陈永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羊水胎粪Ⅱ~Ⅲ度感染的58例足月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剂量为7.5 mg/(kg·次),2次/d,连用5~7 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紫绀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能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韦佩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48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B组)6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采用神经缺陷评分(NDS)方法判断有无DPN.结果 B组的SUA、糖尿病病程、CRP、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A组,相关分析表明SUA与NDS评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23,P<0.01).结论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血尿酸是否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辛苏萍;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在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评估胱抑素C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肌酐检测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2~3期患者80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治疗16 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结果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6 周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这些肾功能损害指标中胱抑素C水平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有很好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C能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万震;李素珍;楚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尿路上皮多器官癌1例

    患者,男,82岁,因间歇性尿道口滴血1年入院.既往16年前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诊断右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行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术,术后2年再次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诊断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并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恢复可.查体:左下腹见回肠代膀胱造瘘口,外接尿袋,尿色清,无明显肉眼血尿;阴茎腹侧部见一大小约2 cm×3 cm肿物,表面欠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尿道口可见陈旧性瘀血滴出,尿道探子依次探查至后尿道而不能进入.盆腔CT未见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胸部X线片及腹部超声未见肿瘤远处转移灶.尿道镜检因肿瘤出血而无法进行.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尿道内一大小约2.5 cm×3 cm菜花样肿物,表面溃破,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切除部分肿物送检快送病理,回报为尿道恶性肿瘤,决定行全尿道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诊断:尿道移行上皮细胞癌.

    作者:胡小剑;石通;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RBP4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RBP4高于其他组(P<0.01),冠脉介入手术前后血清RBP4水平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RBP4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王治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致气腹1例

    患者,男,67岁.因腹胀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于2011年11月9日入院.患者有2年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史,曾多次住院行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等治疗好转出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掌阳性,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隆起,未见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周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腺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胃腺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组织学特殊类型胃癌,是罕见的胃恶性肿瘤,常伴有腹痛、上腹不适、返酸、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恶病质,晚期常伴有肝脏、腹腔转移等.临床上胃腺鳞癌病例比较少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患者,胃镜活检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腺鳞癌,伴有肝脏转移.患者因经济原因保守治疗半个月后出院,电话随访3个月后死亡.本研究主要探讨胃腺鳞癌并结合文献作一复习.

    作者:黄更珍;贺国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级别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入选96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功能I级22例,Ⅱ级24例,Ⅲ级26例,Ⅳ级24例及20例对照组患者,测定血浆中BNP含量及心脏彩超查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 LgBNP浓度在对照组、心衰组、心功能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为(1.60±0.23)pg/ml、(2.82±0.15)pg/ml、(2.02±0.13)pg/ml、(2.85±0.28)pg/ml、(3.25±0.76)pg/ml、(4.25±0.47)pg/ml.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BNP逐渐增高,BNP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负相关,二者联合可以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宋爱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420 mg,每日2次,餐后服用;同时应用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4~8周.对照组100例应用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4~8周.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状态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61%,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头晕和转氨酶轻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

    作者:杨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合并肾性贫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合并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血液透析室ESDN合并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复合维生素、促红素治疗,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加用左卡尼汀1.0 g,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以及两组临床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促红素治疗ESDN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临床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腔静脉综合征26例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对肿瘤导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肿瘤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疗,放疗用6 mV-X线,开始剂量为每次3.0~4.0 Gy,每天1次,每周5次,3~5次后改为常规分割.结果 26例患者经过治疗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2例,进展0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 放射治疗可作为恶性肿瘤伴上腔静脉综合征治疗的首选方法,放射治疗对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不良反应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郑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联合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147例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TUVP联合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残余尿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VP结合TURP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桂森;史利华;闫书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

    目的 研究在临床过程中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狭窄防治效果.方法 整理120例使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患者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及常规胃食管吻合术进行术后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吻合口恢复情况良好,在回访2年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结论 在使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吻合口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改良胃食管吻合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永京;李波;闫付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ARBs与ACEI治疗重度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

    目的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多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数患者全身状态差,血压不高或偏低,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治疗难度大.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的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在控制感染、平喘、强心、氧疗、使用安体舒通等基础上,A组加用ARBs 缬沙坦片 20~40 mg,1次/d.B组加用ACEI贝那普利片 2.5~5.0 mg,1次/d.C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1次/d,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三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AT评分、血压、心率.结果 有效率:A组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的咳嗽、低血压出现例数比B组少.经方差分析,治疗后CAT评分A组

    作者:冯曙平;谭锦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整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使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和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或严重不良反应等.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裴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修复牙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治疗牙楔状缺损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不同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到南阳市口腔医院牙科进行治疗的牙楔状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B组30例(光固化复合树脂组),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牙体修复情况.结果 经过平均1年的随防观察,A组共修复患牙38颗,修复成功26颗,成功率达68.4%;B组共修复患牙41颗,修复成功29颗,成功率达70.7%.修复失败者主要表现为充填体松动、脱落、修复体磨损、微渗漏、继发龋齿等.两组间修复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髓活力改变方面两组比较,A组优于B组;在表面磨损方面两组比较,B组却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牙楔状缺损时,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均可以取得较高的修复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秀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