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分析

杨琦

关键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莫沙必利, 功能性便秘
摘要: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420 mg,每日2次,餐后服用;同时应用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4~8周.对照组100例应用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4~8周.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状态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61%,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头晕和转氨酶轻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象因素与开封地区农村居民阑尾疾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阑尾疾病的发病特征和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逐年追踪并对开封市2008年至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就诊患者中患阑尾疾病的农村居民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再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阑尾疾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蒸发量、风速和温差等8项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阑尾疾病的发病率与蒸发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阑尾疾病的发病与高蒸发量有关.

    作者:李惠;田葱;徐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整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使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和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或严重不良反应等.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裴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栓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华法林在预防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栓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108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及常规治疗护理,对患者的房颤并发栓塞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栓塞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预防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房颤栓塞时,给予患者华法林进行常规护理治疗使INR波动于1.5~2.5,可减少患者的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度和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目的 分析并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ECOPD重症患者45例,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5例患者中存在口咽干燥者9例,存在恐惧心理者30例,发生胃胀气者24例,存在排痰障碍者7例,发生罩压迫者28例.结论 对AECOPD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对其防范工作不可轻视.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针吸活检术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吸活检术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ltra2Cut型18-20 G软组织切割活检针在螺旋CT引导下穿刺218例肺周围病变患者.结果 218例肺穿刺活检,经病理诊断明确200例,诊断率为91.7%.术后气胸15例、肺出血7例均治愈.结论 肺部肿块针吸活检术安全、经济、准确率高、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惠娟;魏新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Ivor Lewis术)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靖江市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6例腹腔镜Ivor Lewi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有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其余患者均成功完成整个手术.采用手术用时186.8 min,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8.35枚.1例术后出现胸腔出血及房颤,再次剖胸探查证实为肋间动脉出血.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腹腔迟发性脏器损伤及继发性出血.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3.7±1.0) d,下床活动时间为(1.6±0.6) d.结论 腹腔镜Ivor Lewis手术具有局部微创、恢复较快等优点,可行性好.术后重点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和观察,通过观察引流物的变化和体征的改变,及时判断分析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并尽早处理,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患者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朱红娟;刘君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腺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胃腺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组织学特殊类型胃癌,是罕见的胃恶性肿瘤,常伴有腹痛、上腹不适、返酸、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恶病质,晚期常伴有肝脏、腹腔转移等.临床上胃腺鳞癌病例比较少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患者,胃镜活检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腺鳞癌,伴有肝脏转移.患者因经济原因保守治疗半个月后出院,电话随访3个月后死亡.本研究主要探讨胃腺鳞癌并结合文献作一复习.

    作者:黄更珍;贺国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倍频532nm激光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变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倍频532 nm激光光凝预防性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变性或干性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充分散瞳,用+90D前置镜、间接眼底镜和三面镜检查眼底,发现周边视网膜变性或干性裂孔97例,应用倍频532 nm激光光凝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周边视网膜变性或干性裂孔激光光凝及视网膜脱离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0.1±2.2)个月.95例(97.94%)患者周边视网膜变性或干性裂孔激光封闭良好,激光斑形成明显,2例(2.06%)患者发生明显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法激光治疗,行巩膜外冷凝及外垫压手术封闭裂孔,视网膜脱离复位.结论 倍频532 nm激光光凝预防性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变性和干性裂孔安全有效、方便经济,能够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作者:赵宪孟;宋志刚;韩二营;李月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牙齿重度磨耗咬(牙合)重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牙齿重度磨耗咬(牙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0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安阳市口腔医院口腔科治疗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咬(牙合)重建术治疗和术后6个月的随防,统计和分析手术取得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面部外形得到了明显改善,恢复了面下1/3垂直距离,恢复了鼻唇沟正常深度.咀嚼功能正常,提高了咀嚼效率.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已逐渐适应各种不适症状,并在1个月内恢复了咀嚼功能.其中8例患者在咬(牙合)重建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后接受了永久性修复体.经过平均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基牙牙周、牙体一切正常,牙龈恢复正常,无压迫症状,关节处无不适症状.结论 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者进行咬(牙合)重建和修复治疗可改善患者面部美观和功能的恢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沙滢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致气腹1例

    患者,男,67岁.因腹胀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于2011年11月9日入院.患者有2年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史,曾多次住院行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等治疗好转出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掌阳性,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隆起,未见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周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在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60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3.3%)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带息肉摘除后使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林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3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358例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产总有效率为93.8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少,宫颈软化程度高,术中无须扩张宫颈,1次清宫成功率高,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结论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显著,手术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心红;丁子奇;张艳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癌由于没有简便的早期筛查方法,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或多合并其他较严重的内科疾病,不宜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65.4%[1],但单纯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不能消除照射野外亚临床病灶[2],导致放疗后复发与转移.随着化疗进展,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上广泛被用于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为证实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昕;郭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

    目的 研究在临床过程中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狭窄防治效果.方法 整理120例使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患者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及常规胃食管吻合术进行术后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吻合口恢复情况良好,在回访2年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结论 在使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吻合口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改良胃食管吻合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永京;李波;闫付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新进展

    糖尿病(DM)是全球性的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年杨文英教授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人群的患病比例达到9.7%[1].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民生健康问题,它不但困扰着广大糖尿病患者,同时也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糖尿病分为1型、2型、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有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发生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

    作者:温飞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地佐辛对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用药时间点地佐辛对全身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拟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术前给药组(P)和术后给药组(C),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10 min和术毕停镇痛药前10 min按0.1 mg/kg静脉滴注地佐辛,行喉罩插入全身静脉麻醉.观察术后2、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采用布氏评分BCS)和镇静评分(Ramesy);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需要给予镇痛药物的量及时间点.结果 P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P组术后8、12、24 h疼痛评分(VAS)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P组术后各时点舒适度评分及镇静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且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

    作者:谢雨逸孜;陈永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癌肝转移72例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长期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生存率,并对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26例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5.6%、16.8%,3例生存超过5年;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腹膜扩散、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肝转移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前两者是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在H1/H2P0患者中,根治性手术、孤立性肝转移灶、无远处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转移、腹膜扩散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改善H1/H2P0胃癌患者的预后,应进行包括转移性肝癌在内的根治性手术.

    作者:修乘波;修成浩;杨中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乡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实行硬膜外麻醉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对照组(36例)采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Ramsay 法对两组的镇静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顺行性遗忘和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压、SpO2、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阻滞手术中的辅助用药,小剂量分次给药,镇静和遗忘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呼吸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手足口病164例脑脊液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的特点.方法 对1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3 d的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的测定数据.结果 164例重症患儿脑脊液细胞数、分类、生化在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个别患儿细胞数、脑脊液糖、蛋白定量明显升高.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尤其对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表现的患儿应及早行脑脊液检查,此检查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有意义.

    作者:杨跃杰;任英杰;姚雪花;杨晓霞;张丽淑;张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92例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70岁患者发病率为60.57%,慢性肾小球肾炎占原发疾病的55.21%,糖尿病肾病占原发疾病的21.47%.结论 发病年龄集中在中老年患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为主要原发疾病,故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重视,加强原发疾病的控制及监测,减少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韩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