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
胃腺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组织学特殊类型胃癌,是罕见的胃恶性肿瘤,常伴有腹痛、上腹不适、返酸、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恶病质,晚期常伴有肝脏、腹腔转移等.临床上胃腺鳞癌病例比较少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患者,胃镜活检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腺鳞癌,伴有肝脏转移.患者因经济原因保守治疗半个月后出院,电话随访3个月后死亡.本研究主要探讨胃腺鳞癌并结合文献作一复习.
作者:黄更珍;贺国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超声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使患者5年以上生存率显著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高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选择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外科术后留观我科的患者62例,其中心胸外科术后25例,腹部外科术后37例.62例患者中12例(占19.4%)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12例患者中心胸外科术后患者8例(占67%),腹部外科术后患者4例(占33%).将1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余5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评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等因素.结果 研究组高龄 (>65岁)、长期吸烟(吸烟指数>4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FEV1/FVC<0.7)、体外循环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长期吸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体外循环等是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褚明永;周杰;杜盼盼;祝经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瘢痕部位妊娠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 对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做超声检查.结果 8例剖宫产妊娠患者中5例经阴超彩色多普勒检查,3例经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孕囊与膀胱之间可见一层厚薄不等的子宫肌层,厚度在2~6 mm,宫腔内无孕囊回声.结论 经阴超或经腹彩色多普勒诊断剖宫产瘢痕早期妊娠具有独特性.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级别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入选96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功能I级22例,Ⅱ级24例,Ⅲ级26例,Ⅳ级24例及20例对照组患者,测定血浆中BNP含量及心脏彩超查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 LgBNP浓度在对照组、心衰组、心功能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为(1.60±0.23)pg/ml、(2.82±0.15)pg/ml、(2.02±0.13)pg/ml、(2.85±0.28)pg/ml、(3.25±0.76)pg/ml、(4.25±0.47)pg/ml.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BNP逐渐增高,BNP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负相关,二者联合可以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宋爱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自身抗体(Ox-LDLAb)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及调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患者139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9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60例为健康组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和Ox-LDLAb进行检测.结果 三组治疗前Ox-LDL、Ox-LDL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Ox-LDL、Ox-LDLAb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说明血浆Ox-LDL、Ox-LDLA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系;通过短期调脂治疗有效降低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自身抗体,减少了冠脉痉挛的发生,减少了由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急性事件发生.
作者:李怀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50例和芬太尼(F)组50例.F组先静脉滴注芬太尼2 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以2~3 mg/(kg·h)持续泵入.R组先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 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瑞芬太尼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丙泊酚以2~3 mg/(kg·min)持续泵入.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皱眉或肢动R组明显少于F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很好地满足宫腔镜手术的需要.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8例29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根据舟骨、副舟骨的形态、大小、胫后肌腱功能等因素,分别采用单纯副舟骨切除术和副舟骨切除联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术,随访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副舟骨消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均较显著,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26足,明显缓解3足,2例扁平足塌陷减轻.结论 在术前及术中,根据患者足舟骨及副舟骨、胫后肌腱功能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术后至关重要.
作者:龚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82岁,因间歇性尿道口滴血1年入院.既往16年前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诊断右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行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术,术后2年再次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诊断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并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恢复可.查体:左下腹见回肠代膀胱造瘘口,外接尿袋,尿色清,无明显肉眼血尿;阴茎腹侧部见一大小约2 cm×3 cm肿物,表面欠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尿道口可见陈旧性瘀血滴出,尿道探子依次探查至后尿道而不能进入.盆腔CT未见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胸部X线片及腹部超声未见肿瘤远处转移灶.尿道镜检因肿瘤出血而无法进行.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尿道内一大小约2.5 cm×3 cm菜花样肿物,表面溃破,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切除部分肿物送检快送病理,回报为尿道恶性肿瘤,决定行全尿道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诊断:尿道移行上皮细胞癌.
作者:胡小剑;石通;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膝关节经常承载体重负重的负荷,所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常见,主要症状为疼痛、关节交锁和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作者采用痛点阻滞疗法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继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酒精中毒后头痛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8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3例,治疗组应用醒脑静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应用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清醒后头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在减轻急性酒精中毒后头痛方面明显优于纳洛酮,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赵立安;武巧月;赵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病死率已居首位.胃癌的预后直接与诊断的分期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既特异又敏感的胃癌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等传统的TM也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将与胃癌相关的新型TM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季善云;冯义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69岁,因四肢关节疼痛、肿胀6 d入院.6 d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双手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和肩关节严重,活动后疼痛明显,活动障碍,伴全身乏力、酸痛,无发热、盗汗、咳嗽、咳痰.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余,血糖高达15 mmol/L,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达美康等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在11 mmol/L左右.入院查体:体温:35.6 ℃;心率:66次/min;血压: 12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营养一般.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听诊肠鸣音正常.
作者:王彦昌;冯继兵;于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用改良小夹板镶嵌中药膏剂的方法比较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65例(石膏固定102例、小夹板固定63例)和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的116例用改良小夹板镶嵌养筋正骨膏复位固定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小夹板的方法早期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与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远期效果一样(P>0.05).结论 改良小夹板镶嵌养筋正骨膏治疗科雷氏骨折比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的早期疗效较好,能尽快减轻症状,使骨痂提前形成,减少后期并发症,这一方法有推广意义.
作者:杨豪会;方书敬;杨宗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不同用药时间点地佐辛对全身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拟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术前给药组(P)和术后给药组(C),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10 min和术毕停镇痛药前10 min按0.1 mg/kg静脉滴注地佐辛,行喉罩插入全身静脉麻醉.观察术后2、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采用布氏评分BCS)和镇静评分(Ramesy);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需要给予镇痛药物的量及时间点.结果 P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P组术后8、12、24 h疼痛评分(VAS)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P组术后各时点舒适度评分及镇静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且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
作者:谢雨逸孜;陈永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358例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产总有效率为93.8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少,宫颈软化程度高,术中无须扩张宫颈,1次清宫成功率高,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结论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显著,手术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心红;丁子奇;张艳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整理信阳市中心医院29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49例,单纯冠心病组1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在临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当中,合并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明显增高(P均<0.05),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降低(P<0.01),患者的3支病变较多(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弥漫病变比例较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性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注意和防治处理.
作者:陈昭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国产疝补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观察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定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使用国产疝补片,对照组20例使用进口同类产品.两组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疝补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修补材料,可适用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无张力修补.
作者:石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非脱垂子宫病变手术治疗的佳方式.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9例非脱垂子宫病变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术41例和经腹子宫全切手术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脱垂子宫病变患者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平均手术时间(103±17)min,术后疼痛、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较经腹行子宫全切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微、无手术瘢痕、腹腔干扰少、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李素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在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60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3.3%)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带息肉摘除后使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林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