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剑;石通;陈洁
目的 观察眼台植入同时行唇黏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治疗眼球萎缩或缺如合并结膜囊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眼窝凹陷并结膜囊狭窄患者行眼台植入同时唇黏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后随访观察移植唇黏膜成活、眼台稳定性及外观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7年,移植唇黏膜全部成活,佩戴义眼后活动良好,外观满意,仅1例眼台排斥暴露取出,其余均稳定.结论 眼台植入同时行唇黏膜移植治疗眼窝凹陷并结膜囊狭窄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作者:陈素英;刘刚;刘现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60例临床小儿肾病综合征重症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呋塞米利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加呋塞米利尿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水肿缓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在回访调查当中,治疗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临床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在基础治疗上配合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呋塞米利尿较短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秀云;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氧气雾化吸入在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理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同步使用干扰素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干扰素氧气雾化吸入进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双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华法林在预防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栓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108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及常规治疗护理,对患者的房颤并发栓塞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栓塞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预防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房颤栓塞时,给予患者华法林进行常规护理治疗使INR波动于1.5~2.5,可减少患者的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度和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国产疝补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观察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定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使用国产疝补片,对照组20例使用进口同类产品.两组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疝补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修补材料,可适用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无张力修补.
作者:石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用改良小夹板镶嵌中药膏剂的方法比较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65例(石膏固定102例、小夹板固定63例)和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的116例用改良小夹板镶嵌养筋正骨膏复位固定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小夹板的方法早期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与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远期效果一样(P>0.05).结论 改良小夹板镶嵌养筋正骨膏治疗科雷氏骨折比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的早期疗效较好,能尽快减轻症状,使骨痂提前形成,减少后期并发症,这一方法有推广意义.
作者:杨豪会;方书敬;杨宗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GBS诊断标准的3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M1,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GM1治疗组在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GM1治疗儿童GBS安全有效.
作者:曾庆鹏;任磊;马宗良;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老年人和140例中青年经结肠镜检查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依次为:结直肠癌(38.9%)、肠息肉(19.1%)、肛门肛周病变(17.6%)、溃疡性结肠炎(13.2%)、缺血性肠炎(4.4%);中青年组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溃疡性结肠炎(30.7%)、肛周病变(22.1%)、肠息肉(20.0%)、结直肠癌(17.8%)、缺血性结肠炎(1.4%).结论 结直肠癌、肠息肉、肛门肛周病变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三大病因.纤维结肠镜是诊断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国庆;陈桂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将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Bassini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低复发率等优点.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整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使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和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或严重不良反应等.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裴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临床过程中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狭窄防治效果.方法 整理120例使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患者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及常规胃食管吻合术进行术后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吻合口恢复情况良好,在回访2年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结论 在使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吻合口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改良胃食管吻合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永京;李波;闫付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问题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近5年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汇总研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治疗.结果 病毒心肌炎导致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发生率高,给予合理治疗能使早搏消失或减少.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早期监护、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子宫内膜癌由于没有简便的早期筛查方法,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或多合并其他较严重的内科疾病,不宜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65.4%[1],但单纯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不能消除照射野外亚临床病灶[2],导致放疗后复发与转移.随着化疗进展,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上广泛被用于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为证实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昕;郭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的特点.方法 对1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3 d的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的测定数据.结果 164例重症患儿脑脊液细胞数、分类、生化在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个别患儿细胞数、脑脊液糖、蛋白定量明显升高.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尤其对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表现的患儿应及早行脑脊液检查,此检查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有意义.
作者:杨跃杰;任英杰;姚雪花;杨晓霞;张丽淑;张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长期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生存率,并对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26例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5.6%、16.8%,3例生存超过5年;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腹膜扩散、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肝转移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前两者是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在H1/H2P0患者中,根治性手术、孤立性肝转移灶、无远处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转移、腹膜扩散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改善H1/H2P0胃癌患者的预后,应进行包括转移性肝癌在内的根治性手术.
作者:修乘波;修成浩;杨中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海水淹溺后体内生化指标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海水淹溺后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分析27例海水淹溺患者体内的相关生化指标数值,特别是心肌酶谱、肝功能、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变化等.结果 27例海水淹溺的患者,除1例淹溺致肺水肿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内生化指标明显变化外,其他的患者血生化指标基本正常,与文献报道有较大出入.结论 淹溺时间短、年龄轻、检查时间早等因素对体内各项生化指标影响相对较大,合并ARDS者预后较差.
作者:仲崇翔;廖日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胱抑素C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肌酐检测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2~3期患者80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治疗16 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结果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6 周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这些肾功能损害指标中胱抑素C水平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有很好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C能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万震;李素珍;楚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50例和芬太尼(F)组50例.F组先静脉滴注芬太尼2 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以2~3 mg/(kg·h)持续泵入.R组先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 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瑞芬太尼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丙泊酚以2~3 mg/(kg·min)持续泵入.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皱眉或肢动R组明显少于F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很好地满足宫腔镜手术的需要.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济宁市骨伤医院治疗的MM 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23例)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完成治疗21例;单纯化疗组22例单纯应用化疗治疗.结果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发生1次骨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4.1%、4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单纯化疗组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比例分别为9.2%、16.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单纯化疗组发生高钙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44%、17.1%,二者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为乏力、纳差、便秘及肾功能损害.治疗骨骼疼痛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为80.9%,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唑来膦酸盐可减少MM患者骨病变的发生率,促进骨质愈合,减轻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少,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唐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过程中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因素,并对造成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前来平舆县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形成患者脑膨出的发生机制.结果 在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存活,其中恢复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性昏迷3例;死亡35例.患者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迟发性颅内血肿、广泛性挫裂伤是促使脑膨出的主要形成机制.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形成原因进行对应的防治措施,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
作者:田登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