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群;陈永权;金孝岠
目的 对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瘫痪进行疗效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40例男性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应用131I和ATD 两种方法治疗,随访5年,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131I治疗组20例治愈率95%,复发率5%;ATD 治疗组治愈率45%,复发率55%.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31I与ATD分别为20%和0.131I组未出现肝功能受损,发生白细胞降低1 例;ATD 组出现肝功能受损2 例,白细胞降低4例.结论 131 I治疗男性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疗效优于ATD,尽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但甲亢复发及出现其他系统损伤较ATD 治疗少.
作者:王芳;曾玉琴;李雪锋;郑波;赵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根据结直肠原发癌灶的部位不同,肝转移的发生率也不同,一般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的肝转移率发生率高.外科手术是肝转移的重要治疗方法,同时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1],约50%~60%的结直肠患者终发生肝转移,同时伴有肝转移的约占其中的20%~30%.
作者:汪海平;熊茂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对4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腹腔镜探查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其中腹腔结核24例;腹腔恶性肿瘤16例,11例为转移性腺癌,5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硬化2例.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作者:安兆峰;韩彦华;杨丽超;张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内镜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在内镜下治疗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10 000)进行黏膜下注射,随后用高频电刀切除病灶,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创面出血,且治疗效果确切,试验组和对照组无出血率分别为89.39%和92.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黏膜下注射后有8例心率增快、5例血压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的内镜治疗中单纯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黏膜下注射液,既能有效预防穿孔,又能减少出血,尚可避免肾上腺素的并发症,可以取代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作者:唐兴俊;叶芳;陈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P-选择素(P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CHD患者10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7例,心肌梗死组(AMI)33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清APN、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APN和sPs水平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50.371、63.656,q=9.204、11.058,P<0.01),且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SAP、UAP、AMI三组血清sPs水平依次升高.CHD患者血清APN与sPs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3,P<0.01).结论 CHD患者存在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及sPs水平显著升高,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水平变化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检测血清APN和sPs水平可作为观察CHD患者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及随访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李金怀;韩斌;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其并发症多,大部分病人无法重新站立,终死于各种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器械的改进及手术的进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至全髋置换术成为可能.这些老年病人手术后能重新站立行走,生活自理,为家庭、社会减少了许多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有一点,老年病人心肺肝肾功能代偿有限且多有合并症,术中出血相对较多,病人能否耐受手术和麻醉,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手术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作者:袁瑞侠;高志秋;满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观察骨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99mTc-MDP全身骨显像技术,分析15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骨显像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本实验观察1550例肺癌患者中,肺癌骨转移率为34.8%(540/1550),其中腺癌41.7%(365/876),鳞癌23.8%(114/478),未分化癌为37.1%(33/89),腺鳞癌26.1%(28/107).本组460例(85.2%)为多发性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其余88例(16.3%)呈单发者均经MRI、CT及X线平片证实为骨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胸部骨68.7%,脊柱39.3%,骨盆32.5%,四肢骨17.8%,颅骨8.8%.结论 肺癌患者早期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99mTc-MDP骨显像肺癌骨转移常见部位是胸部和脊柱,腺癌骨转移率高.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肺癌骨转移有很高灵敏度.
作者:闫淑珍;马世兴;朱家伦;贾丽;刘鹏杰;刘超;杨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角状钢板行麦氏截骨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自制角状钢板行麦氏截骨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31例.结果 术后随访16~66个月,平均28个月.按Harris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16%),良21例(68%),差5例(16%),总优良率为84%.发生骨不愈合3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头晚期塌陷1例.结论 自制角状钢板行麦氏截骨适宜对关节功能及肢体外形要求不高,并渴望继续从事体力劳动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作者:庞贵春;叶颂霖;刘海亮;邹尔标;张瑞常;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用颅骨外固定牵引器探索一种便捷实用的牵引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收集颧眶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例,术前摄颅颌骨三维CT,利用软件测量分析颧眶复合体移位情况.在颅骨上固定颅骨外固定牵引器并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将骨折段持续牵引复位.术后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操作简单,固定稳固,术后患者面型及功能恢复好.结论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便捷实用,实现了微创、快速牵引复位与持续牵引复位固定相结合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目的.
作者:洪碧波;孙维平;龚建明;陆一新;俞丽华;龚超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手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手术,超选择插管进入双侧子宫动脉及侧支供血血管,经造影证实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予以栓塞,重复造影,证实栓塞成功.结果 18例患者共栓塞子宫动脉35支,侧支供血血管共3支,栓塞成功率100%,3例患者出血逐渐停止,15例患者术后即时止血,无一例出血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UAE手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即时、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高,保留了子宫、卵巢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慧玲;王倩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148例T2DM患者设为糖尿病组(DM组),并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分为三组:无肾病组55例(B组)、早期肾病组58例(C组)、临床肾病组35例(D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各组间CRP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DM组与A组相比,收缩压(SBP)、FPG、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UA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降低(P<0.05);D组与B组相比,SBP、UA升高(P<0.05),HDL-C降低(P<0.05);②B、C、D组CRP高于A组(P<0.01),C、D组CRP高于B组(P<0.01),D组CRP高于C组(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RP与BMI、SBP、TG、LDL-C、HOMA-IR、UA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相关,且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可预测DN的进展;CRP水平升高与BMI、TG、LDL-C、UA、HOMA-IR等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预测指标.
作者:干正琦;郭如雅;周强;方立曙;俞丹璐;汤胜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方法 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使患儿早日康复.结果 86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核黄疸的发生.结论 蓝光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智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6,IL-6) 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是一种重要致炎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参与炎症损伤过程,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和加速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的作用,在急性脑出血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 我们测定了50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浩;张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诊疗原则.方法 对38例脑出血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病例做分组分析,脑耗盐综合征(CSWS)25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13例.两组依据血Na+水平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38例患者血Na+回升至正常时间短1周,长5周;8例死于呼吸衰竭、严重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脑出血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机制复杂,CSWS和SIADH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不同,需认真分析,避免误治.
作者:郭晓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胸膜腔闭式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措施。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作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胸腔内置入闭式引流术,配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6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崇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9年6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本组37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3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5例行回横结肠吻合术;16 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中行Ⅰ期切除肠吻合12 例,4 例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 重视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博;王彬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风险,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方法.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并诊断为子宫肌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和开腹治疗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33±25) min,开腹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06±1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56±34)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5±1.0)d,平均住院天数为(5.5±3.0)d;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136±1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6.0±2.5)d,平均住院天数为(10.2±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相比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对医生的要求较高,但腹腔镜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孕栓宫腔给药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于剖宫产中缝合子宫切口前放置1 mg卡孕栓于宫腔底部;对照组(50例)不放置卡孕栓.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结果 治疗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218±50)ml、(366±54)ml,对照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249±53) ml、(415±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田云;谢建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开腹组50例和腹腔镜组58例,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手术中引流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体温异常、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各观察指标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上消化道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腹壁损伤轻、脏器干扰少、腹腔冲洗方便彻底、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实用.
作者:李建华;韩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彩色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68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及宫内残留物的二维声像图及局部血流特点,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追踪记录上述病例清宫术后的所见及病理结果,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53例宫内残留物局部探及彩色血流呈低阻型动脉血流频谱,RI<1,清宫术后及病理检查为蜕膜、胎盘绒毛及陈旧血块,含有胎物成分;15例残留物局部未探及血流,清宫术及病理检查为陈旧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彩色超声是观察宫腔内腔残留物存在的简便、实用、准确的检查方法,可提供与其他宫腔内疾病鉴别的参数指标,避免盲目给药或盲目清宫,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