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杰
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其并发症多,大部分病人无法重新站立,终死于各种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器械的改进及手术的进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至全髋置换术成为可能.这些老年病人手术后能重新站立行走,生活自理,为家庭、社会减少了许多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有一点,老年病人心肺肝肾功能代偿有限且多有合并症,术中出血相对较多,病人能否耐受手术和麻醉,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手术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作者:袁瑞侠;高志秋;满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P-选择素(P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CHD患者10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7例,心肌梗死组(AMI)33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清APN、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APN和sPs水平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50.371、63.656,q=9.204、11.058,P<0.01),且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SAP、UAP、AMI三组血清sPs水平依次升高.CHD患者血清APN与sPs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3,P<0.01).结论 CHD患者存在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及sPs水平显著升高,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水平变化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检测血清APN和sPs水平可作为观察CHD患者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及随访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李金怀;韩斌;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9年6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本组37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3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5例行回横结肠吻合术;16 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中行Ⅰ期切除肠吻合12 例,4 例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 重视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博;王彬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根据结直肠原发癌灶的部位不同,肝转移的发生率也不同,一般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的肝转移率发生率高.外科手术是肝转移的重要治疗方法,同时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1],约50%~60%的结直肠患者终发生肝转移,同时伴有肝转移的约占其中的20%~30%.
作者:汪海平;熊茂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对4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腹腔镜探查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其中腹腔结核24例;腹腔恶性肿瘤16例,11例为转移性腺癌,5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硬化2例.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作者:安兆峰;韩彦华;杨丽超;张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 通过对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且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冷祯文;徐醒;张刚;吴文春;凌华钢;许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用颅骨外固定牵引器探索一种便捷实用的牵引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收集颧眶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例,术前摄颅颌骨三维CT,利用软件测量分析颧眶复合体移位情况.在颅骨上固定颅骨外固定牵引器并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将骨折段持续牵引复位.术后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操作简单,固定稳固,术后患者面型及功能恢复好.结论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便捷实用,实现了微创、快速牵引复位与持续牵引复位固定相结合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目的.
作者:洪碧波;孙维平;龚建明;陆一新;俞丽华;龚超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方法 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使患儿早日康复.结果 86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核黄疸的发生.结论 蓝光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智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内镜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在内镜下治疗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10 000)进行黏膜下注射,随后用高频电刀切除病灶,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创面出血,且治疗效果确切,试验组和对照组无出血率分别为89.39%和92.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黏膜下注射后有8例心率增快、5例血压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的内镜治疗中单纯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黏膜下注射液,既能有效预防穿孔,又能减少出血,尚可避免肾上腺素的并发症,可以取代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作者:唐兴俊;叶芳;陈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爆发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异氟醚、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同时对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 /kg.观察术后1 h(T1)、2 h(T2)、4 h(T3)、6 h(T4)、12 h(T5)、24 h(T6)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 、心率(HR)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数值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结果 T1、T2 、T3 、T5 时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T4 、T6时VAS评分低于C组(P<0.05),而各时点S组SpO2、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1 μg /kg舒芬太尼能够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爆发痛和痛觉过敏,镇痛效果良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无呼吸抑制发生,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安全、灵活、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付群;陈永权;金孝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HBV-DNA载量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IFN-γ、IL-4和IL-10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IFN-γ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290,P<0.01);IL-4和IL-10水平与HBV-DNA载量正相关(r=0.320,r=0.352,P<0.05).结论 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与HBV-DNA复制密切相关.
作者:禹福科;郭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规范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2408例剖宫产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39.31%.2408例剖宫产指征顺位为:胎儿宫内窘迫(23.13%),社会因素(20.06%),难产(18.02%),臀位(12.00%),妊娠合并症并发症(10.00%),瘢痕子宫(8.85%),其他因素(7.56%).结论剖宫产率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花更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82例和对照组(醒脑静组)8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邓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记录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T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耐量增加,由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缺血相关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并能减少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由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 d口服泮托拉唑胶囊40 mg+阿莫林胶囊1000 mg,每日2次口服,后5 d改为泮托拉唑4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呋喃唑酮100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结束后再行泮托拉唑40 mg,每日1次口服7 d;对照组(42例)采用经典三联疗法:泮托拉唑40 mg+阿莫林胶囊10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每日2次,口服7 d,疗程结束后,再给予泮托拉唑40 mg,每日1次,口服10 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4周后各检查1次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Giemsa染色.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78.6%)(χ2=6.221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10 d新序贯疗法Hp根除率高于传统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并无增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兵;胡景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辅助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 将157例早期异位妊娠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两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率(治愈率)、病灶包块吸收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毒素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血时间A组较B组短(P<0.05),治疗中及治疗后的各种不良反应A组均较B组少且轻.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治疗效果可靠,缩短了出血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秀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1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7 min,术后疼痛13例,阴囊水肿46例,切口感染3例,复发3例.结论 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适合于老年腹股沟疝特别是复发疝的治疗.
作者:刘洪涛;孙德利;张春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甘露醇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156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89例)和甘露醇组(67例),两种试剂均采用口服清洁肠道.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切口愈合状况(有感染者行培养加药敏).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状况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要优于甘露醇组,能更快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雪茹;贺德;谢丛江;金玉珍;黎惠娟;练慧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9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以实性密集低回声为主,边界不规则,呈蟹足样或有明显毛刺状,可见有砂砾样钙化.32例以混合回声为主,可有液性或混合性暗区,暗区周边不光滑.95个病例中,术前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6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1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66.3%.结论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高频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龙;谢景华;吴晓钟;高雄辉;刘鸿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孕栓宫腔给药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于剖宫产中缝合子宫切口前放置1 mg卡孕栓于宫腔底部;对照组(50例)不放置卡孕栓.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结果 治疗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218±50)ml、(366±54)ml,对照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249±53) ml、(415±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田云;谢建端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