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腹腔镜结直肠术后恢复的比较

陈雪茹;贺德;谢丛江;金玉珍;黎惠娟;练慧萍

关键词:肠道准备, 腹腔镜, 结直肠, 术后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甘露醇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156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89例)和甘露醇组(67例),两种试剂均采用口服清洁肠道.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切口愈合状况(有感染者行培养加药敏).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状况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要优于甘露醇组,能更快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检测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HBV-DNA载量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IFN-γ、IL-4和IL-10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IFN-γ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290,P<0.01);IL-4和IL-10水平与HBV-DNA载量正相关(r=0.320,r=0.352,P<0.05).结论 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与HBV-DNA复制密切相关.

    作者:禹福科;郭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稳定后,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使用剂量、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低血糖发生率小.

    作者:张青立;王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黄疸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日龄以<7 d居多;病因以溶血性黄疸占首位,之后依次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感染因素、母乳性、围产期等;治愈率为92.0%,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明确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黄名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手感插管疏通术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手感插管疏通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18日至2010年6月19日期间收治的12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手感插管疏通术,进行腹腔镜检术、盆腔粘连分离术、输卵管周围粘连分离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新式输卵管切开术、腹腔镜监视下输卵管手感插管通液术.结果 腹腔镜检将125例患者分为A、B、C三类.A类为轻度盆腔粘连;B类为慢性输卵管炎、中度盆腔粘连;C类为重度盆腔炎及输卵管炎.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手感插管疏通术后,输卵管完全阻塞由术前128条(52.03%)下降到75条(30.49%),部分阻塞由术前110条(44.72%)下降到86条(34.96%),完全通畅由术前8条(3.25%)上升到85条(34.5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125例术后≥6个月的97例随访者中有36例受孕,妊娠率为37.11%(36/97).34例为宫内妊娠,2例为宫外妊娠.其中A类组宫内孕为24例(60.00%),宫外孕0例;B类组宫内孕10例(33.33%),宫外孕2例(6.67%),而C类组无一例妊娠.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手感插管疏通术能直观、准确地明确输卵管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直视下通液,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和形态,因而是输卵管性不孕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黎少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1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18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其中腹腔镜手术占69.6%(128/184),184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 d,无死亡病例.结论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异位妊娠的误诊率显著减少,外科手术仍是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确诊、及时处理是提高异位妊娠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代谢指标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148例T2DM患者设为糖尿病组(DM组),并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分为三组:无肾病组55例(B组)、早期肾病组58例(C组)、临床肾病组35例(D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各组间CRP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DM组与A组相比,收缩压(SBP)、FPG、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UA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降低(P<0.05);D组与B组相比,SBP、UA升高(P<0.05),HDL-C降低(P<0.05);②B、C、D组CRP高于A组(P<0.01),C、D组CRP高于B组(P<0.01),D组CRP高于C组(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RP与BMI、SBP、TG、LDL-C、HOMA-IR、UA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相关,且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可预测DN的进展;CRP水平升高与BMI、TG、LDL-C、UA、HOMA-IR等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预测指标.

    作者:干正琦;郭如雅;周强;方立曙;俞丹璐;汤胜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残余胆囊9例报告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 通过对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且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冷祯文;徐醒;张刚;吴文春;凌华钢;许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诱发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1例

    患者, 男,66岁,农民.因阵发性胸闷1个月入院.患者自2010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伴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偶有咳嗽,咳少量黏痰,无咯血,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发作时在当地医院治疗(抗炎、平喘等),症状缓解,间断发作.4月8日来我院住院治疗,体检:体温36.7 ℃,呼吸20次/min,心率92次/min,血压157/90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颜面无水肿,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底闻及湿啰音,无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窦性心率,下壁导联出现异常Q波,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脏彩超:二尖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EF)降低,EF 22%, E/A>1;双肺CT:心影增大,双肺纹理增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心肌酶谱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王德新;李晓丽;张晓林;童楚恒;何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耐药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药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经过蒽环类、紫杉醇类、长春碱类以及铂类治疗失败后改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联合卡培他滨1250 mg/m2每日2次,第1~14天,口服,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无变化3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61.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腹泻、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但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药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可成为安全有效的解救方案.

    作者:姚丽鸽;王慧珠;朱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率的升高及手术操作不规范,造成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也是剖宫产后远期并发症之一.我院8年来共收治并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记录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T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耐量增加,由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缺血相关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并能减少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45例

    目的 探讨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中感觉恢复正常26例,明显改善10例,改善不明显9例;拇收肌、骨间肌萎缩38例,恢复正常12例,明显改善15例,改善不明显11例.爪形手畸形27例,恢复正常16例,明显改善7例,改善不明显4例.结论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是治疗中、重度尺神经卡压的佳选择,应尽早手术,彻底松解.

    作者:卢伟;赵同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在经PCI冠状动脉病变中约占15%~16%,一直是心脏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操作技术复杂,容易引起再狭窄甚至闭塞[1].近年来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支架植入术即刻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尤其是药物支架显著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2-3].目前对于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的总结了50例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以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肖丽梅;钱宝堂;谷青;周秀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颈妊娠1例分析

    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也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在异位妊娠中是比较少见而在临床上又容易被漏诊的严重疾病[1],发病率很低,占妊娠数的1∶2500~1∶18000,占异位妊娠数的1∶1000~1∶50.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的1例宫颈妊娠分析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女,32岁,自由职业,孕3产1,患者药物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及复查超声示宫颈部位可疑回声为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齐志红;陈佳权;陈桂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增生,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1].同样宫颈癌也存在血管生成[2],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 水平及mRNA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及评估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志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卡孕栓宫腔给药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卡孕栓宫腔给药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于剖宫产中缝合子宫切口前放置1 mg卡孕栓于宫腔底部;对照组(50例)不放置卡孕栓.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结果 治疗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218±50)ml、(366±54)ml,对照组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249±53) ml、(415±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田云;谢建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9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以实性密集低回声为主,边界不规则,呈蟹足样或有明显毛刺状,可见有砂砾样钙化.32例以混合回声为主,可有液性或混合性暗区,暗区周边不光滑.95个病例中,术前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6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1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66.3%.结论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高频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龙;谢景华;吴晓钟;高雄辉;刘鸿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迁延性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特点、病因,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住院并诊断为迁延性腹泻的5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喂养不当、滥用抗生素造成肠道免疫力低下等;迁延性腹泻患儿多伴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辅以支持和对症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旭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鹿瓜多肽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学分析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对于缺血坏死股骨头组织学的影响,探讨鹿瓜多肽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体质量3~4 kg,使用脂多糖及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将造模成功后的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按0.6 ml/kg肌内注射鹿瓜多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用药开始4、8、12周各选取6只动物,使用过量的戊巴比妥将动物处死,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股骨头进行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成骨细胞计数.结果 实验组成骨细胞计数在使用鹿瓜多肽4、8、12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空骨陷窝率在使用鹿瓜多肽4、8、12周显著低于对照组,鹿瓜多肽可显著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及成骨细胞的增殖.结论 鹿瓜多肽可显著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及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缺血坏死股骨头修复.

    作者:申利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腹腔镜检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对4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腹腔镜探查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其中腹腔结核24例;腹腔恶性肿瘤16例,11例为转移性腺癌,5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硬化2例.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作者:安兆峰;韩彦华;杨丽超;张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