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妊娠1例分析

齐志红;陈佳权;陈桂莲

关键词:宫颈妊娠, 异位妊娠, 阴道不规则流血, 药物流产术后, 临床表现, 患者, 病例报道, 妊娠中, 卵着床, 发病率, 自由, 职业, 受精, 漏诊, 颈部, 疾病, 回声, 管内, 复查, 分析
摘要: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也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在异位妊娠中是比较少见而在临床上又容易被漏诊的严重疾病[1],发病率很低,占妊娠数的1∶2500~1∶18000,占异位妊娠数的1∶1000~1∶50.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的1例宫颈妊娠分析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女,32岁,自由职业,孕3产1,患者药物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及复查超声示宫颈部位可疑回声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82例和对照组(醒脑静组)8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邓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小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钙化的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果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钼靶发现乳腺微小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就钙化形态、数目、分布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4例钼靶摄片示肿块内微小钙化26例,无肿块微小钙化8例.其中乳腺癌24例,占70%.结论 乳腺微小钙化及其形态、数目、分布特点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乳癌提供较可靠依据.

    作者:张绍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P-选择素(P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CHD患者10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7例,心肌梗死组(AMI)33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清APN、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APN和sPs水平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50.371、63.656,q=9.204、11.058,P<0.01),且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SAP、UAP、AMI三组血清sPs水平依次升高.CHD患者血清APN与sPs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3,P<0.01).结论 CHD患者存在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及sPs水平显著升高,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水平变化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检测血清APN和sPs水平可作为观察CHD患者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及随访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李金怀;韩斌;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涂阳肺结核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及中青年人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78例老年人(60~92岁)及415例中青年人(18~59岁)涂阳肺结核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发热、咯血、胸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累及双侧肺老年组168例(60.43%),中青年组170例(40.96%);累及右肺下野老年组161例(57.91%),中青年组141例(33.98%);其中以纤维化病灶为主要表现者老年组169例(60.79%),中青年组170例(40.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在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上不同于青壮年,了解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有利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曾祥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诊疗、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断为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1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在肾功能衰竭早期即做出诊断,给予积极治疗,8例治愈,2例死亡;其中6例为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全部治愈;4例为少尿型肾功能衰竭,2例治愈,2例死亡.8例在肾功能衰竭晚期诊断,7例死亡.结论 对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治疗可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张云玲;李丽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行胆囊腹腔镜术后爆发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爆发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异氟醚、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同时对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 /kg.观察术后1 h(T1)、2 h(T2)、4 h(T3)、6 h(T4)、12 h(T5)、24 h(T6)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 、心率(HR)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数值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结果 T1、T2 、T3 、T5 时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T4 、T6时VAS评分低于C组(P<0.05),而各时点S组SpO2、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1 μg /kg舒芬太尼能够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爆发痛和痛觉过敏,镇痛效果良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无呼吸抑制发生,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安全、灵活、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付群;陈永权;金孝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原则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72例(96眼)采用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提高.术中并发症:术中瞳孔缩小,前房出血,后囊破裂及虹膜色素拨散.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纤维性渗出膜,虹膜后粘连,晶体表面色素沉积,后囊浑浊等,存在眼底增殖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复明效果差.结论 糖尿病已不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术后效果受眼底病变程度的影响.

    作者:罗正才;张黎;郭军;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梗阻性结肠癌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9年6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本组37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3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5例行回横结肠吻合术;16 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中行Ⅰ期切除肠吻合12 例,4 例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 重视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博;王彬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内镜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在内镜下治疗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10 000)进行黏膜下注射,随后用高频电刀切除病灶,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创面出血,且治疗效果确切,试验组和对照组无出血率分别为89.39%和92.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黏膜下注射后有8例心率增快、5例血压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的内镜治疗中单纯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黏膜下注射液,既能有效预防穿孔,又能减少出血,尚可避免肾上腺素的并发症,可以取代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作者:唐兴俊;叶芳;陈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80例

    目的 探讨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1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7 min,术后疼痛13例,阴囊水肿46例,切口感染3例,复发3例.结论 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适合于老年腹股沟疝特别是复发疝的治疗.

    作者:刘洪涛;孙德利;张春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椎间隔合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疗效差异.方法 对68例严重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Cage融合组34例和椎间植骨组34例.比较术后两组的植骨融合率、Tail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经随防,患者均复位良好.Cage融合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部评估系统评分优良率、椎间融合率优于椎间植骨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il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优于椎间植骨.

    作者:崔建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开腹组50例和腹腔镜组58例,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手术中引流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体温异常、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各观察指标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上消化道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腹壁损伤轻、脏器干扰少、腹腔冲洗方便彻底、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实用.

    作者:李建华;韩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记录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T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耐量增加,由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缺血相关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并能减少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腹腔镜检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对4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腹腔镜探查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其中腹腔结核24例;腹腔恶性肿瘤16例,11例为转移性腺癌,5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硬化2例.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作者:安兆峰;韩彦华;杨丽超;张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定量牵引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

    目的 用颅骨外固定牵引器探索一种便捷实用的牵引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收集颧眶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例,术前摄颅颌骨三维CT,利用软件测量分析颧眶复合体移位情况.在颅骨上固定颅骨外固定牵引器并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将骨折段持续牵引复位.术后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操作简单,固定稳固,术后患者面型及功能恢复好.结论 颅骨外固定牵引器便捷实用,实现了微创、快速牵引复位与持续牵引复位固定相结合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目的.

    作者:洪碧波;孙维平;龚建明;陆一新;俞丽华;龚超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一点改进(附180例报告)

    目的 摇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节省费用的策略,以利该术式在基层医院及低收入人群中的开展.方法对我院实行标准LA术式及改良后LA术式的患者在中转开腹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在中转开腹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总住院费方面改良后LA术可节省25%左右.结论改良后LA术式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增加中转开腹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而在节省医疗费用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博;刘凤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72 h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0例确诊HIE患儿进行检查,分别于生后24 h内、生后(48±6)h、生后(72±6)h连续检测其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峰值(Vs)、舒张末期速度(Vd)、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予临床终确诊HIE的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脑血流速度的改变:生后24 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患儿的Vs、Vd均低于对照组(P<0.01﹚;轻度HIE患儿于生后(48±6)h脑血流速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HI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生后(72±6)h脑血流参数测得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有5例异常,均为重度HIE.②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生后24 h内,无论是轻度HIE,还是中、重度HIE,RI均明显升高,至生后3 d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HIE患儿早期出现显著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动态监测HIE 72 h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作为早期评价脑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凯星;杨佳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护理对策

    谵妄患者既有严重的精神症状又有原发病的症状(因身体多种隐患引起谵妄),因此,在护理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护理老年术后谵妄患者28例,总结其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护理老年术后谵妄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6~92岁,平均79岁.行开腹胆囊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肝部分切除术5例,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脾切除术3例.28例患者术前均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

    作者:牛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并发症16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开展1680例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的运用与并发症预防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本组1680例LC术,中转开腹6例,中转率4.2‰.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病例筛选及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只要重视手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余世才;齐生智;王小刚;余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黄疸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日龄以<7 d居多;病因以溶血性黄疸占首位,之后依次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感染因素、母乳性、围产期等;治愈率为92.0%,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明确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黄名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