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星;杨佳丽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HBV-DNA载量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IFN-γ、IL-4和IL-10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IFN-γ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290,P<0.01);IL-4和IL-10水平与HBV-DNA载量正相关(r=0.320,r=0.352,P<0.05).结论 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与HBV-DNA复制密切相关.
作者:禹福科;郭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34例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肠瘘34例,其中多发瘘3例,肠内瘘4例,肠瘘以末端回肠瘘(16例)、回结肠瘘(13例)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13例,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7例.结果 术后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糖皮质激素者复发率为15.2%,低于未服药物者的32.4%;复发时间为21~67个月,明显长于未服药者的4~12个月.结论 CD合并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作者:李铁良;刘敏;李凯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成人恶性脑型疟疾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成人恶性脑型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成人恶性脑型疟疾患者均有非洲工作或生活史,同时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头昏头痛,意识障碍,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累及两系以上血象异常,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外周血涂片均找到恶性疟原虫;予以青蒿琥酯等治疗患者痊愈,其中1例出院后因未服用伯安喹而引起复燃,再次治疗有效.结论 成人恶性脑型疟疾在我国多为输入性感染,临床易误诊,有必要反复血涂片找疟原虫以便于确诊;该病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及时有效抗疟疾治疗病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作者:吕金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婴幼儿外伤后脑梗死好发于单侧基底节区,CT病灶多呈类似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区,占位效应不严重或不明显,本组均痊愈.结论 头外伤史明确,但较轻,多为偏瘫或单瘫.基底节区供血的动脉易受损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婴幼儿自主神经功能不健全是其主要发生机制.应尽早给予钙通道阻滞剂、神经营养剂、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小剂量脱水剂和激素,配合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白国书;李国建;王景波;吕然博;冯会宾;宋彦涛;陈慧峰;王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加异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应用多西他赛加异环磷酰胺方案治疗39例晚期NSCLC.结果 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7例,总有效率51%,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多西他赛加异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张金凤;靳双周;岳冬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特点,为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 将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按年龄分成青、中年组(12~59岁)和老年组(60~78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通过胃镜检查,比较胃镜结果及病理特点,并对各年龄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青、中年组胃癌患者男女比率为2.11:1,老年组为3.3:1;各年龄段胃窦的发病率都占较高比例,青、中年组胃窦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贲门发病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病理类型看,各年龄组高、中分化型腺癌的检出率都较高,在青、中年组发现恶性程度较高的未分化癌.结论 不同年龄段胃癌的发病情况各具特点,应早检查、早诊断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黎雪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稳定后,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使用剂量、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低血糖发生率小.
作者:张青立;王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82例和对照组(醒脑静组)8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邓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增生,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1].同样宫颈癌也存在血管生成[2],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 水平及mRNA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及评估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志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住我院2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青霉素(华北制药厂)及左氧氟沙星(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入选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30~80岁.有发热、咳嗽、咳痰史,且治疗前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CAP,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作者:陈巧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辅助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 将157例早期异位妊娠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两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率(治愈率)、病灶包块吸收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毒素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血时间A组较B组短(P<0.05),治疗中及治疗后的各种不良反应A组均较B组少且轻.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治疗效果可靠,缩短了出血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秀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诊疗、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断为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1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在肾功能衰竭早期即做出诊断,给予积极治疗,8例治愈,2例死亡;其中6例为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全部治愈;4例为少尿型肾功能衰竭,2例治愈,2例死亡.8例在肾功能衰竭晚期诊断,7例死亡.结论 对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治疗可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张云玲;李丽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救治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阳江市人民医院8年间收治的21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21患者实施产科基础抢救的同时,使用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械通气等治疗,19例效果良好,2例死亡.结论 及早诊断,祛除病因,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在产科 DIC急救中有重要意义;肝素、CRRT、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周敦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18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42例并发高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45 mmol/L)者作为研究组,其余138例不伴高钠血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死亡34例,病死率81.0%;对照组死亡31例,病死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不并发高钠血症者,且与血清钠离子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曹节勤;许俊;吴冬;杨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甘露醇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156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89例)和甘露醇组(67例),两种试剂均采用口服清洁肠道.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切口愈合状况(有感染者行培养加药敏).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状况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要优于甘露醇组,能更快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雪茹;贺德;谢丛江;金玉珍;黎惠娟;练慧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角状钢板行麦氏截骨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自制角状钢板行麦氏截骨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31例.结果 术后随访16~66个月,平均28个月.按Harris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16%),良21例(68%),差5例(16%),总优良率为84%.发生骨不愈合3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头晚期塌陷1例.结论 自制角状钢板行麦氏截骨适宜对关节功能及肢体外形要求不高,并渴望继续从事体力劳动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作者:庞贵春;叶颂霖;刘海亮;邹尔标;张瑞常;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在经PCI冠状动脉病变中约占15%~16%,一直是心脏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操作技术复杂,容易引起再狭窄甚至闭塞[1].近年来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支架植入术即刻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尤其是药物支架显著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2-3].目前对于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的总结了50例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以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肖丽梅;钱宝堂;谷青;周秀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川芎清脑颗粒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组60例(治疗组)和单用西比灵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 g/次,3次/d,口服;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比灵(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与西比灵合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国荣;梁接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60例,其中内镜治疗(内镜组)80例,24 h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保守或外科治疗(对照组)80例.结果 保守治疗组和内镜介入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治疗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是一种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志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其并发症多,大部分病人无法重新站立,终死于各种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器械的改进及手术的进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至全髋置换术成为可能.这些老年病人手术后能重新站立行走,生活自理,为家庭、社会减少了许多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有一点,老年病人心肺肝肾功能代偿有限且多有合并症,术中出血相对较多,病人能否耐受手术和麻醉,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手术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作者:袁瑞侠;高志秋;满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